投稿平台

文发院/人文学院成功举办通识大讲堂第三十讲暨人文讲堂第三十四期:人人都可以成为生活的艺术家——中国生活美学导引

部门:人文学院 供稿:毕瀚文、林青 审核:秦红岭 发布时间:2024-03-26 阅读次数:

字号大小


3月24日,由文发院/人文学院主办的通识大讲堂第三十讲暨人文讲堂第三十四期如期开讲。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团荣誉委员,国际美学协会(IAA)总执委,中华美学学会副秘书长刘悦笛做“人人都可以成为生活的艺术家——中国生活美学导引”专题讲座。讲座由文发院/人文学院院长秦红岭教授主持。

刘悦笛从对“美好生活”的解析出发,提出美好生活其实是两种生活,一种是好生活,另一种是美生活。好生活是有质量的生活,美生活则是有品质的生活。中国人的生活美学,就是要用“美生活”去提升“好生活”。生活美学不只是关乎“审美生活”的学问,更是追求“美好生活”的幸福之道。他指出,“生活美学”是当今中国社会的热潮,是中国人对自身生活传统的一种复兴。他从美学的学术传统视野出发,阐述了“实践美学”向当下“生活美学”的发展历程,提出生活美学的目标,就是让人人都成为“生活的艺术家”。

刘老师将中国古典生活美学的整体图景区分为十个层次,并分别从“天之美、地之美、人之美、物之美、食之美、居之美、游之美、文之美、德之美、性之美”十个方面,解读了中国古典生活美学的智慧。通过这“十个图景”,说明中国人对审美有特别高的追求,现在我们富起来,再强起来,还会有一个更高的境界,那就是美起来的境界。

秦红岭教授在总结中表示,正如刘悦笛老师所介绍的,“生活美学”的意义在于它回答了“我们为什么要‘美地活’”、“如何能‘美地生’”这两个基本而重要的问题。中国生活美学是情感化、有温度、有烟火气的生活美学,是善与美紧密联系的美学,希望同学们能够传承中国人的生活美学智慧,成就美丽的大学生活。

讲座结束后,刘悦笛老师还就“最美小镇”评选标准、商业化与美学的冲突等问题与学生进行了深入交流。线上线下三百余人参加了讲座。





北京建筑大学
西城校区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 邮编100044
大兴校区地址: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永源路15号 邮编102616
京ICP备案:09079300 文保网安备案:1101020003 版权所有 :北京建筑大学
版权与免责声明

微博账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