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平台

突破!北建大学生荣获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一等奖

部门: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供稿:苑泉 于清 摄影:长沙理工大学 审核:车晶波 陈思源 发布时间:2023-11-01 阅读次数:

字号大小


10月25日-29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环境与土木水利学部指导,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委员会主办,长沙理工大学承办的“北投杯”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总决赛在云塘校区圆满落幕。北京建筑大学土木学院侯苏伟老师指导,学生曹垿森、黄丽虹、于清组成的学生团队经过16.5小时的现场模型制作、陈述答辩、模型加载后,最终以全场第四名的成绩首次斩获一等奖,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这是北建大学子在该项竞赛取得的最好成绩,总成绩排名也是北京赛区所有参赛高校的最高成绩。

本届大赛吸引了581所高校的1465支队伍参加,是历届以来规模最大、高校参赛面最广、参赛师生最多的一次盛会,包括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在内的118所高校、119支队伍进入总决赛。本届赛题以承受移动荷载和撞击荷载的桥梁为对象,赛题中加入部分待定参数,参赛选手需要依据抽签确定的设计参数,现场分析计算并确定制作方案。我校参赛团队制作模型《系杆斜拉》重104.35g,总承载自身230倍荷载(总荷载24kg,撞击荷载为0.5kg的钢球从0.8米高处滑落侧面撞击桥墩)。

作为北京赛区的承办校,我校已连续举办十二届北京市大学生建筑结构设计竞赛,每年吸引京津冀鲁的20余所高校、近2000余名师生参与。10月28日,我校受邀参加2023年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秘书处会议并做交流发言,学校获评“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暨分区赛优秀秘书处”荣誉称号。

土木学院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人才培养目标,深入实施“北斗领航”工程,健全“阶梯式、全覆盖”学生科创培养体系,打造科创沙龙、学霸讲堂等特色品牌,着力提升竞赛育人实效。下一阶段,学院将持续健全学科竞赛机制建设,广泛搭建平台,持续推动竞赛项目专业化、过程体系化、作品成果化,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不断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指导教师 土木学院 侯苏伟:今年是我指导结赛的第三年,在今年的备赛过程中,团队经历过加载的成功,但也经历过无数次失败、迷茫、失望,制作一个模型需要16小时,总计50多个模型见证了我和同学们的实事求是,精益求精。我们舍弃了暑假、中秋国庆假期,利用周末和平日课余,通过不断的设计、制作、加载、验证,不断优化方案,不断精进工艺。看到同学们在决赛赛场的自信与从容,看到显示屏上靠前的排名,我的内心无比欣慰与自豪。三年来的竞赛指导经历让我更加坚定了教育初心使命,也更加坚定了深耕学科竞赛,勇夺更好成绩的信心。

参赛队员 土实212班 曹垿森:本次比赛我负责计算书的撰写,通过运用软件对结构进行计算分析,不仅增强了对结构力学知识的理解,通过实际制作模型及现在加载的验证,让我更加直观地感受结构设计的魅力。竞赛的经历激励我不断学习、创新和超越自我,我也将秉持对结构设计的热忱,全力备战考研,为成为未来的规划师、设计师和建筑师继续奋斗。

参赛队员 建工222班 黄丽虹:备赛是一段艰辛而又充实的过程,通过半年的备赛训练,不仅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还使我变得更加耐心、细心,我也更加深刻认识到在团队比赛中,个人角色在团队合作中的定位与合理的分工协作至关重要。我也将把竞赛中学习到的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准备好迎接未来竞赛的新的挑战。

参赛队员 建工222班 于清:参加本次竞赛是一次深刻且难忘的经历,竞赛基于实际事件命题,锻炼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竞赛要求现场限时制作,对时间管理和抗压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在赛场上和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名校同学同台竞技,让我学习到优秀学子在面对赛题时对于结构体系更多的思考与设计,让我受益匪浅。我将以本次竞赛为契机,继续钻研提升,争取在未来赛场取得更好的成绩。

编辑:任敏





北京建筑大学
西城校区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 邮编100044
大兴校区地址: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永源路15号 邮编102616
京ICP备案:09079300 文保网安备案:1101020003 版权所有 :北京建筑大学
版权与免责声明

微博账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