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建大

频频获奖的背后——北京建筑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经验谈

部门:宣传部 供稿:温才妃 审核:孙冬梅 发布时间:2015-07-09 阅读次数:

字号大小


  走进北京建筑大学图书馆,这里正在举行该校科技节闭幕展览、“青创行动”启动仪式。现场仿若一个科技的盛会。凳子顽皮地跟着人“行走”,“超人”正在跺着双足舞蹈,看似普通的沥青路面却是治霾的利器……这些学生作品有的赏心悦目,有的低调内敛,其中有不少还获得“挑战杯”“创青春”等大赛的肯定。

  带着学生们夺得大奖的教师,以青年教师为主。据北京建筑大学团委书记朱静介绍,该校近90%的青年教师都在带领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科技活动,每年都在“挑战杯”等各类竞赛中获奖。

  那么,青年教师又是怎样把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出来的呢?

  “工坊”,酝酿创意的好去处

  “学生就好比在画一个圆圈,圆内是自己掌握的知识,而随着圆的不断扩张,学生体验了‘解’决难题的成就感,需要‘寻’的问题越来越多,进而进入一个‘寻’和‘解’不断追求‘科研之美’的良性循环里。”一番颇具科技哲学的发言,让人记住了北建大土木学院教师索智。

  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的索智,尽管来到北建大只有3年,但是已经带着学生团队冲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智慧城市”专项赛。

  谈及经验,他和同组青年教师金珊珊不约而同地提到“工坊”。“它是一个由教师牵头、酝酿创意的学生沙龙,有一定的资金支持,但不要求学生参赛,不需要认定成果,主要是为了培育低年级本科生对科研的兴趣。”索智说。

  据金珊珊介绍,“工坊”最初是由学院领导提出,由于两人任教时间不久,“和同学们的关系,更像是哥哥、姐姐和弟弟、妹妹的关系”,于是建“工坊”的任务就交给了他俩。

  “工坊”只有固定的讨论时间,并没有某一个固定场所,有时它可能只是微信上一场激烈的讨论,且在主题上不做限制。而恰恰是因为它的灵活、无上下级关系的束缚,使得一种突破惯性思维、看似不可能实现甚至可笑的点子得以保留。

  在参赛项目中,我们一直在寻找各种可供替代的环保材料作为沥青的添加剂,而这时,“我们想到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的生物有机材料是没有污染的”。土木大三学生李思童说。大胆尝试、小心求证之后,学生们证明了想法的可行性。

  在探索中难免遭遇挫折和失败,比如某个实验做出的指标规律性与理论分析相悖,是修改数据“取悦”教师,还是回头发现问题,抑或坚持“相悖”?遇到这类问题,索智给学生的答案是,“求真!”因为“在‘科研之美’的追寻中,求真从来都是第一位的。”

  朋辈传承,本科生当研究生培养

  “在金属—有机骨架(MOF)结构中引入有机生色团……”这一深奥的知识肯定引不起人们的兴趣,但是如果说“该技术可低成本、高效率利用太阳能实现有机污染物光催化降解”,即便是听了太多“高深理论”而略显疲惫的评委,也立刻会瞪大眼睛认真聆听了。

  基础学科研究的艰深枯燥是众所周知的,回忆起参加“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时的情景,北京建筑大学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陈希很是感激环境与能源学院教授王崇臣。在他的指导下,陈希所在团队设计出“12个连环扣”,通过环环相扣、由表及里的形式,将复杂的学术理论阐述得清楚明白、形象生动,最终获得了特等奖。

  陈希一入学就进入了王崇臣的“新型环境修复材料与技术”课题组。和其他课题组比起来,这个组有些另类。在该课题组,研究生指导大四学生,大四学生指导大三学生,依此类推。该机制被王教授形象地称为“朋辈传承制”。在这种机制下,所有学生都能很快熟悉基本理论与实验操作,了解课题组研究内容,掌握文献检索技巧,学习与工作效率均得到了有效提升。

  建立“导师—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低年级本科生”的组织结构,并不是教师偷懒的高招,而是行之有效的先进培养模式。“如果教师一味地灌输知识,学生厌倦的可能性会很大。倒不如激励学生在导师和学长的带领下自主学习,并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提供一个可以交流、亦师亦友的平台。”王崇臣如是说。

  通过多年实践,这种模式已初见成效。截至今年,课题组共培养本科生60人,获市级竞赛奖项十余项,获奖学金、继续深造者众多。

  和王崇臣同组工作多年的实验师王鹏深有感触地说:“我们的本科生当硕士生培养,硕士生当博士生培养,每个人的科研素质都是在实践中磨炼出来的,经得起任何考验。”

  “四大循环”,让创新创业可持续

  “挑战杯”素有科技创新创业的“奥林匹克”之称,10年前北建大机电学院副教授秦建军的学生项目首次入围全国挑战杯决赛,这是北建大的第一次,今年他的学生项目再次入围国赛。

  10年间,秦建军带着学生先后拿下了挑战杯、机械创新大赛、节能减排大赛等竞赛国家级奖励10多项。然而,他的高产并不是偶然的,而是自有一套“独门秘籍”——“四大循环”的理论。

  据秦建军介绍,第一个循环是培养科学兴趣,主力是大一、大二年级。通常他会拿一些小项目去激发学生们的科技热情,但过程也特别严格,一开始就要和工程职场无缝对接,曾有学生一年写了50多份工作日志和总结。

  第二个循环从大二下学期开始,这时候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企业所需要的项目。“学生会频繁和企业工程师进行技术交流,甚至到企业里去。”由于学生们的用心,去企业交流时常被以为是研究生,汇报过两次之后,老师基本上就成了“幕后”。

  第三个循环则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创新性的产品。“其实培养的是他们担任产品经理的素质,也有一些培养研究生的感觉了。”秦建军说。

  工程管理专业本科生贾一凡告诉记者,秦老师最经典的理论是研究产品设计的方法,“它教会我们从人的需求入手,层层考虑产品设计中的各种因素”。这一源自国外的产品设计科学,目前在国内高校少有。“由于引入了方法论,避免了学生拍脑袋的盲目创新。”秦建军说。

  而第四个循环则是要求学生开发出满足社会需要的新产品,也就是现在比较热的创新创业。小组里的毕业生和高年级学生自发组成了创业团队,目前秦建军组里有两个创业团队正在孵化,而未来他们还将行之更远。





北京建筑大学
西城校区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 邮编100044
大兴校区地址: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永源路15号 邮编102616
京ICP备案:09079300 文保网安备案:1101020003 版权所有 :北京建筑大学
版权与免责声明

微博账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