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建大

【北京考试报】建善筑实 传承创新 ——行进北京建筑大学

来源:北京考试报 发布时间:2015-04-30 阅读次数:

字号大小


        北京,拥有3000多年建城史,800多年建都史。金碧辉煌的故宫,精巧别致的四合院,现代时尚的鸟巢和水立方……京城各式建筑异彩纷呈,仿佛凝固的艺术,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连接着古与今、中与外、现在与未来。
  分布于京城北、西、南、东、中的89所高校,其各类建筑也犹如璀璨的明珠,装扮着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其中在54所市属高校中,有一所唯一的建筑类多科型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它也是北京地区唯一土建类专业全部通过住建部专业评估的高校,国内唯一具备建筑遗产保护领域从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的高校,“国家建筑遗产保护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从这所学校走出的6万多名毕业生和1万多名在校师生,正在为古都的保护、古建的修复、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贡献绵薄之力。目前活跃在北京市建筑行业的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有七成为北建大校友。
427日,本报记者行进北京建筑大学西城校区和大兴校区,为考生和家长实地探访。在行进校园、行进课堂、行进实验室、行进图书馆、行进科研楼,并采访30多位师生后,有8个字跳入了我们的脑海:建善筑实,传承创新。这是北建大的本色,这是北建大的特色,这更是北建大人的风骨。
 
北京建筑大学建141班学生围绕作品“塔螺”讨论

培育向善之人   培养善建之才
 
  万丈高楼平地起,人才培养从德立。北建大从开学第一课起,就在教独生子女“合群”。团队合作精神与“精致的利己主义”格格不入,却与养成建筑栋梁息息相关。培育向善之人培养善建之才,是学校的办学宗旨,更是育人之本。“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杜甫的理想,更是北建大学子的情怀。
  行进建筑学院,200多名大一学生正在上设计初步课,16名教师穿插其中,一对一进行指导。课堂有点儿别样。学生不是坐在一排排的阶梯教室听老师讲课,而是围坐一张张大桌旁,或埋头制图,或三五成组小声讨论、制作模型。建筑、城市规划、风景园林、艺术设计和历史建筑保护等专业的学生一起上课。
  建筑学院大一生张蒴高中毕业于161中学,她指着4人小组共同设计的“塔螺”模型说,如果将来按照11的比例建成,可为8个人遮风挡雨,还能透光。
  高大帅气的留学生拉西木是4人之一,来自土库曼斯坦,说着一口流利的汉语。他说:“我喜欢北建大,喜欢设计课,因为这就是我的梦想啊!”建筑学院大一生曹予童的梦想是做一名现代设计师,如今的动手实践,就是在为自己筑梦。
  正在指导学生的建筑学院教师齐莹说,提升学生建筑修养,本身就是一个人格塑造的过程,是在不断“洗眼睛、磨性子、练笔力”。洗眼睛是指提高审美能力;磨性子是指磨练耐性,培养坚韧不拔的精神;练笔力是提高美术表达能力,以我手画我心。
  行进北建大大兴校区,每一座矗立的建筑都不重样,都是“活教材”,都是善建的标杆。古色古香的四合院、结构独特的“小鸟巢”……大多由建筑行业的大师设计、采用环保材料。校宣传部长孙冬梅说,学生走在校园中,看着不同大师不同的设计风格、使用的不同材料、应用的不同理念,就仿佛看到一个个“活教材”,入眼、入脑、入心。
  建筑文化柱顶部,有象征中国辉煌建筑文化成就的鲁班造像,柱身浮雕画面以中国建筑史为蓝本,自上古时起历经殷商、春秋战国、秦汉诸代直至新中国成立之初。在浩瀚的中国建筑文化长河中汲取绚烂瞬间,涵盖塔寺、宫室、运河桥梁、建筑构造、苑囿、城市规划,雕刻、家具、建筑理论,测绘,工程机械等建筑领域的辉煌成就,展现了中国建筑文化之大成,鼓励莘莘学子在建筑文化领域博采众长,勇攀高峰。
  每一面墙都会“说话”。内墙贴砖,混凝土和钢筋让学生走过路过都能“直击建筑真相”。这堵墙会告诉学生自己内部的奥秘,也方便老师实践教学。在这样的墙边,学生仿佛有了透视眼,在了解理论的同时,也联系了实际。
  富有激情的大学,充满热情的学生。在向善氛围熏陶下,北建大的学子创先争优、增长才干。2014年,全校有2700多人次分获国家、政府、企业和学校各类奖学金,获奖比例占在校生人数的30%以上。
  李金,团委学生新闻中心负责人,毕业于密云二中,现就读电信学院,上大学之前一直有些迷茫,对自己的未来也没有清晰规划。考入北建大、加入学生新闻中心后,李金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如今,他正在为出国留学做准备,希望学到国际传媒类专业知识后再回国从事新闻事业。
  第一课堂教会合作,第二课堂——社团活动培养善良品格。每年社团招新堪称“百团大战”。青年志愿者协会、红十字会等社团组织从几个人发展到数十人、数百人、数千人。近几年,北建大每年都组织北京最大规模的高招咨询会。会场,家长总会看到400多名北建大志愿者的微笑,感受到热情的服务。
  校青协会长邓诗依介绍,在去年“温暖衣冬”活动中,志愿者捐献了200多件棉衣。校红十字会学生分会会长文伟说,分会70名成员都考取了急救证,时刻准备着帮助遇到困难的人。
  骑炙车协社团有100多人,车队有20余人,倡导低碳出行,让大家在运动中锻炼身体素质和精神品质。社长任奕介绍,社团成员曾到海南岛环岛骑行,也曾到青海湖、西藏挑战极限。每当车队在各项比赛中代表学校参赛并夺得奖项时,车队成员都会荣誉感“爆棚”。任奕说,我们想让所有人知道,理工男也有兴趣爱好。“建大是一座有激情的大学,我们是有热情的学生”。

图书馆外景
 
筑就求实作风   传承优秀文化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工科见长的北建大,把求实、实训、实操作为根本,实践操作课时占全部课时的30%。老师手把手传授,师生一代代传承,培养学生踏实肯干的作风,历练极强的动手能力,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学校《注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获得2014年第七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行进建筑学院实验中心模型实验室,郎世奇老师正在指导工业设计111班张硕和林宇新等大四学生课题组的毕业课题——北京旧城传统王府建筑厅堂家具与陈设复原设计,课题内容主要是复原恭王府厅堂家具与陈设。学生边在电脑上数字化建模,边制作11的明式寿字纹圈椅。郎世奇说,明式家具以榫卯结构为主,符合人体工程学,在美学方面简约大方。学生通过学习,可以根据照片资料以数字化手法复原古典家具的原型。这种数字化复原模式具有创新性,对古代工艺的传承和文物的保护有很强的实际意义。
  行进工程实践创新中心,学生正围着老师学习各种设备的使用。从传统的车铣刨磨到先进的数控机床,再到现代化的3D打印、特种加工设备,学生都能动手操作。此外,学校还在尽着高校的责任,将古建与现代加工制造技术结合,借助本校自身的科研能力做一些基础性的研究,在提供给学生实践教育教学服务的基础上提升中心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实践教学需求。
  工程实践创新中心主任助理许东晖说,教学生实践的,大多是有多年实践经验的老师傅。有老师傅手把手传授,学生能更直观、准确地学会实际操作技巧,同时也能感受到老师傅身上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继承和发扬对工程技术的热爱与探索精神。
  行进建设工程技术展示中心,也算走进了学校“卓越工程师”计划和培养理论联系实际人才的特色建筑。学生讲解员王皙介绍,展示中心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分为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地下工程结构施工、施工机械和工具、土木工程常用检测和测量设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施工技术和装饰装修工程等8个展示区。展示中心在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施工分会高校建筑施工学科研究会第八届第一次年会上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在北建大,我们看到:求实的作风在实验室特别聘请的老师傅娴熟的“绝活”中传承,在机器人木雕的精细制作中传扬,在学生的虚心学习操作中夯实。
 
驱动科技创新   开启智慧城市

 
电线学院王佳教授在为学生讲解多层地下交通枢纽的安全设计问题

  北建大一份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近五年来学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10项,居于全国地方高校乃至部属高校前列,其中2010年、2011年、2012年连续三年以第一主持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014年以第一主持单位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科技创新使北建大如虎添翼,增强了发展后劲。
  行进北建大科研楼,步入电信学院智慧城市实验室。一个3个乒乓球案大小的智慧园区沙盘及配套系统中,有人员、设备、建筑、管理等信息数据分析,一名研究生和几名本科生正在一起研究如何让小区更加智能化。
  电信学院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负责人王佳,一位美丽清秀的女教授,参与了多层地下交通枢纽安全设计技术研究,首次提出枢纽监控中心的概念。她和团队以北京南站为例,把高铁和地铁关于安全的信息汇总到枢纽区域安全监控中心服务器来进行管理,解决了不同交通方式之间协调配合的问题,为交通枢纽的设计提供了很好的安全解决方案。
  行进测绘学院,GIS系老师郭明在弧形大显示屏前介绍,测绘学院师资90%有博士学历,仪器设备资产8000多万元。测绘学院对北京、山西、西藏等一些名胜古迹作了古建、文物扫描和测绘,对于存留世界古建遗产精确数据、利于复建具有重要意义。他指着正在调试的无人机说,它上天后,测绘事业会更高端。
  行进北建大50.1万平方米的大兴校区,学校的标志性建筑图书馆映入眼帘。这是一个高32米,边长70米的长方体。这座耗资2.5亿元、建筑面积为3.5万平方米、历时3年建成的图书馆,于201410月底正式启用。馆中有纸质藏书约152.9万册、电子图书约122万册,大型电子文献数据库共46个,使学校成为全国建筑类图书种类最为齐全的高校。图书馆信息咨询部主任郭燕萍介绍,图书馆借助了更多的数字化服务,自助打印复印、自助借还,另外书架上架标的位置安放了平板电脑,让师生轻轻一点,就可以看到整个书架的图书信息和每本图书的内容。
  馆长王锐英寄语:图书馆,像一颗夜明珠,璀璨于星光之下,她像一个百宝箱,放光在绿野之中。她更像一篇寓言,你能看到鱼群回游在湖海之滨,你能看到雁阵翱翔于蓝天之上,你能看到白云升起万象之帆、洒落万花之瓣。她还有只大眼睛含情脉脉、摄人心魄。子思曾曰:鱼乘于水,鸟乘于风,草木乘于时。吾有曰:美人乘于月,智者乘于知。
  雨过天晴,夜幕降临,我们回首北建大图书馆,菱形的钢结构框架交织缠绕着玻璃幕墙,如一艘艘帆船即将起航。图书馆的灯火静静点亮,透过钢结构的缝隙映照在人工湖的湖面上,是校园中轴线上一道别致的风景线,也是莘莘学子扬帆出征的起点。
 




北京建筑大学
西城校区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 邮编100044
大兴校区地址: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永源路15号 邮编102616
京ICP备案:09079300 文保网安备案:1101020003 版权所有 :北京建筑大学
版权与免责声明

微博账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