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建大

【中国科学报】阳光温暖北建大——土木学院勤工助学团队小记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3-24 阅读次数:

字号大小


     当你在实验室做实验、在图书馆学习、在食堂用餐,是否注意到有这样一个个忙碌的身影匆匆与你擦肩而过?在其他同学休息娱乐的课余时间,他们却穿梭于实验室、图书馆、食堂、心理咨询室等勤工助学岗位上……虽然工作岗位、时间、地点、内容各不相同,但他们的脸上闪耀着同样阳光的微笑,他们的服务同样热情周到。他们是北京建筑大学土木学院学生勤工助学团队的同学们。
据介绍,土木学院共有家庭经济暂时困难学生236人,他们来自全国31个省市。他们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挑起生活的重担,用自强不息的精神迎接工作和学习中的挑战,而他们的行动也如一缕缕阳光浸润着老师和同学们的心田,温暖着北建大的每一个角落。
“好帮手”和“小老师”
每周三下午,土113班的娄群都会来到土木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进行勤工助学工作,在这个固定的时间里他帮助老师整理各班交上来的奖学金申请材料、核实奖学金申请表格中每一项信息,并把所有材料按照班级、获奖类别进行分类整理……娄群很有感触地说:“这让我与陌生人对话不再紧张,让我更有条理并细心。”
123班的苏海龙至今仍然记得今年9月份迎接新生入学的场景,这是他在勤工助学岗位上参加的大型活动之一。当天他负责在土木学院新生办办理新生入学登记。他耐心地为新生们解答各种问题,并引导他们有序办理报道手续。“面对一张张稚嫩而新鲜的面孔,让我想起了一年前的我,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也让我感到了自己的成长。”苏海龙回忆道。
像娄群和苏海龙一样在土木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勤工助学的同学共有31人,他们主要负责协助老师们完成服务同学们的日常工作。在这些工作中,他们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也为老师们提供了帮助,被老师们亲切地称为“办公室里的好帮手”。
临近期末考试的结构力学课间,土118班的詹睿轩周围总是围着向他请教问题的同学,而他也会耐心解答,俨然是一位“小老师”。詹睿轩在做好勤工助学的本职工作外,还担任土118班的学习委员,并以优异的学习成绩连续两年获得综合一等奖学金。他经常为同学们解答各种学业问题,组织同学进行集体复习、为同学们梳理重点知识等;在“学生讲堂”中也经常能看到他为大家答疑解惑的身影。谈起这些,詹睿轩说:“这项工作丰富了我的青春,将会成为我大学生活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校园里的“小忙人”
1120分,下课铃声准时响起,土127班的杨罗以最快的速度收拾好书包,第一个冲向食堂。他可不是赶着吃饭才跑得这么快,而是他要赶在用餐的老师和同学们到达“学者餐厅”前换好工作服、准备好菜单。作为“食堂服务生”,杨罗同学每天利用中午下课1小时和晚餐1小时的休息时间为同学们提供点餐、上菜、收拾餐具、打扫卫生等服务。老师和同学们在食堂就餐时都能看到他们热情洋溢的笑脸,而他们遇到熟悉的同学和老师也都会主动和大家打招呼,并在就餐高峰期为同学们解决各种就餐问题。
124班的和毅在学校的大兴校区送水站勤工助学。为了满足同学们的用水需求,周一至周四他每天都要送两车水。大兴校区的学生宿舍大部分都没有电梯,要把30多桶水从一楼搬到六楼,确实辛苦,可是和毅却干得不亦乐乎。“在我看来勤工助学是一个"接地气"的工作,虽然有时要忍受别人的异样眼神,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承担、学会了面对,并且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在增长,这样的感觉真的很好!”他说。
为了把家庭经济暂时困难的同学们聚集到一起,给他们展示自我与锻炼自己的舞台,土木学院成立了“阳光互助社”,为暂时贫困学生提供生活、学习方面的帮助,帮他们了解学校的资助政策,组织开展志愿服务、爱心捐助活动以及敬老院慰问等活动,通过互相帮助、互相激励,传播一种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2013年“阳光互助社”的社长白云说:“让更多的家庭经济暂时困难的学生能够自信、阳光地过好自己的大学生活,让大家共同在北建大的大家庭里健康成长、温暖前行,这就是我们的最大心愿。”(本报通讯员  刘倩 高蕾




北京建筑大学
西城校区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 邮编100044
大兴校区地址: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永源路15号 邮编102616
京ICP备案:09079300 文保网安备案:1101020003 版权所有 :北京建筑大学
版权与免责声明

微博账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