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建大

【科技日报】北京建筑大学坚持走“科技兴校”之路

来源: 发布时间:2013-06-05 阅读次数:

字号大小




凝聚科研合力 推动事业发展
北京建筑大学党委书记 钱军

作为一所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地方建筑类高校,近年来北京建筑大学充分认识科研工作对提高学校整体办学实力的重要作用,树立“大科研”意识,实施科技兴校战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坚持思想引领作用,引导师生解放思想,树立重视科研的意识,增强科研动力。学校通过反复宣讲、政策引导、典型示范等方式,引导教师树立“教学是天职,科研是能力”的意识,自觉站在科教兴国、科研兴校的战略高度认识科研工作的重要性。

树立“大科研”意识,以开放合作姿态强化资源整合,增强科研内外合力。站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位一体、产学研结合的角度,通过构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互相促进的格局加强科研;站在拓展国际合作的角度,通过开展国际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开阔科研视野;站在教师相互协作的角度,通过组织团队式科研强化集体科研攻关能力。在此基础上紧紧抓住四个工作重点:一是构筑大平台,筑牢科研基础;二是组建大团队,汇聚攻关力量;三是争取大项目,提升科研层次;四是争取大成果,提升科研实力。

学校明确了以科研推动学校整体发展的六条战略:

第一,科研促进教学工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坚持以科研服务教学,良好的科研条件和环境有力地支持着教学,教师将科研成果以及自己的学术思想、研究方法应用到教学中,促进了创新人才的培养。

第二,科研促进学科建设,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科研基地支撑了学科发展,科研突破推动了学科上新台阶,科研积累和资源整合促进了学科群建设。

第三,科研促进社会服务,提升学校的服务力。学校注重加强校地合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校企合作,服务建筑行业发展;创办和发展好学科性公司,依托学校优势学科,发展特色产业,并以校办企业为主体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工作。

第四,科研促进师资建设,提升优秀人才的引培能力。提高引进人才和稳定人才的吸引力,激活师资队伍建设的造血功能,立足自身、使培育大师成为可能。学校实施人才“凤巢计划”,注重“筑巢生凤”,实现“引凤入巢”,促进“家凤还巢”,确保“好凤恋巢”,以至“促凤飞翔”。

第五,科研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升国际影响力。随着我校科研实力的不断增强,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带动了国际科研合作项目和国际人才培养合作项目的发展,有效地提升了学校的国际影响力。

第六,科研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的文化力。科研促进学术精神建设,不断沉淀和丰富学术精神;科研促进作风建设,形成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良好风气;科研促进制度文化建设,提高教授治学水平;科研促进学风建设,为学生成长提供肥沃的土壤。

 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建筑大学

北京建筑大学校长 朱光

北京建筑大学是北京市属高校中唯一的建筑类高等学校。近80年来,历经高工建专、中专和大学三个发展阶段。肇始于1936年的北平市立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土木工程科,在将近80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学校始终根植于城乡建设的沃土上,秉持现代“鲁班”精神,积极适应首都高等教育发展和首都城乡建设的需要,坚持“立足北京,面向全国,依托建筑业,服务城市化”,不断拓宽办学视野,不断强化学科专业建设,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服务社会能力,现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管、理、法、艺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特色鲜明的多科性高校,是北京乃至国家城乡建设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北京建筑大学坚持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之路,以第五次党代会的召开和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为契机,进一步明确了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提出了学校的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任务,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建筑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学校坚持实施“质量立校战略”,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实施“科技兴校战略”,促进整体办学水平的跃升;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集聚提升水平的第一资源;实施“开放办学战略”,大力提升办学国际化水平;实施“学科振兴计划”,打牢提升水平的学科基础;实施“服务首都计划”,履行好服务地方、服务行业的基本职能,以服务强特色,以服务促发展;实施“条件建设计划”,为建设高水平大学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首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带动下,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学校发展逐渐进入“快车道”,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学校相继取得了“新校区建设工程”、“申博工程”和“更名工程”三大标志性工程的胜利:2009年全面开工建设占地近1000亩的新校区。2011年,一期工程16万平方米竣工,3000多名师生顺利入驻,目前正在推进二期工程12万平方米的建设。新校区的建设,使学校的办学条件跃居北京市高校前列,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2012年“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与技术”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博士学位培养项目。学科评估取得良好成绩,两个学科进入全国前10名,四个学科进入全国前15名,充分展现了学校的学科实力。20134月,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为北京建筑大学。学校的总体办学水平得到显著提高,迈入了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站在创建有特色、高水平建筑大学的新起点上,全校师生员工将再次整装上阵,团结一心,向着“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有特色、高水平建筑大学”的北建大梦出发。

 
学校承担前门地区修缮政治规划综合项目

唐大明宫大角观建筑推测复原

景德镇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研究

三峡屈原祠保护工程

故宫博物院古代建筑数字化测量项目

科学研究面向首都城乡建设主战场

——北京建筑大学坚持走“科技兴校”之路

彭磊 贝裕文 高蕾

北京是中国的历史名城、文化古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确定了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发展战略,将北京发展定位为建设“世界城市”。北京建筑大学作为北京市属高校中唯一的建筑类高等学校,瞄准北京地区发展的重大需求,发挥土建类学科齐全、多学科协同、与行业联系紧密的优势,面向首都城乡建设主战场,积极开展建筑遗产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地下工程建设、城市数字化技术等具有首都城乡建设特色的科学研究,为北京市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近五年来,学校在研各类科研项目1700余项,其中国家863计划、国家重大水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世界银行项目、欧盟国际合作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54项;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技术发明奖共8项,2010年—2012年连续三年以第一主持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科技服务经费连续7年过亿。学校现已建有12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形成了几个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研究团队和研究领域。

文化传承创新

形成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与技术特色科研品牌

我国是文化遗产拥有量世界第三、亚洲第一的文化遗产大国,首都北京有着3000年建城史、850多年建都史,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塑造高品位、有特色的城市文化是北京城市建设的重要发展战略。北京建筑大学主动承担起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使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古建筑保护方面的研究,1984年与建设部建筑历史研究所联合培养古建保护方向的硕士研究生,1986年开始独立培养古建保护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是国内较早进行古建筑保护领域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高校之一。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古建保护领域发生的一系列关键性事件中,都能看到北京建筑大学建筑遗产保护科研团队的身影:中国建筑史上极富价值的应县木塔的测绘、三峡工程地面文物保护、“丝绸之路”新疆段的重点文物保护规划项目、云冈石窟保护研究、唐代大明宫遗址保护与建筑复原研究,以及北京明长城保护规划、故宫博物院建筑保护维修工程、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保护规划、“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老城区改造研究、前门地区保护更新规划与设计、旧城胡同分类保护研究等多项有北京地域特色的项目;还参与了我国首例建筑保护援外项目——柬埔寨周萨神殿保护维修工程。

来自国家文物局的统计,2011年学校承担的建筑遗产保护工程规划设计项目在国内排名第一。学校建成了“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数据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012年申报的“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与技术”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顺利通过专家评审,获得授权。

此外,学校还紧紧围绕“三个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开展北京城市文化特色研究、空间哲学研究、建筑伦理研究和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成为政府在建筑、规划、工程和管理方面的公共政策智库。“北京建筑文化研究基地”于2010年被批准为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成为北京市建筑文化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

建设“美丽首都”

成为北京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

进入新世纪,社会对建筑的文化品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业已由单一的建筑活动扩展为包括能源、环境、交通、文化等多个行业在内的系统工程,并肩负着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重要使命。

北京建筑大学紧盯国家节能减排的重大战略需求,结合学科专业优势积极开展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发挥建筑学、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专业的优势,强化学科交叉与融合,形成了“城市节水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技术与应用”、“环境政策与管理”等三个高水平研究团队,建成了“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011年,成为“十二五”重大水专项项目级别的主持单位;牵头制定了一系列国家和地方标准,其中《国家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国家节水型城市考核办法》已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采纳,并于20124月正式发布,用于全国节水型城市的考核与复查工作;编制了一批节水技术指南和技术导则,解决了再生水用于工业系统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在全国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承担多项北京市重大科技专项和多项村庄旅游产业、住宅设计的研究项目,完成50余个村庄的新农村规划编制和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任务。

开展和完成了北京市道路材料再生利用技术研究、建筑垃圾资源化在北京旧城四合院修缮应用研究等研究和实践。主持完成的“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新技术及其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项目获得2011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该项目解决了道路建设中废旧沥青混合料、废旧橡胶轮胎、钢渣、建筑垃圾等代表性固体废弃物在公路中高掺配率循环利用的关键技术难题,形成了生产线与试验示范基地,实现了固体废弃物的高效循环利用。

2012年,学校被北京市确定为“北京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目前正在进行北京市适应气候变化战略研究,以及“中国城市可持续消费”、“可持续建筑发展”、“电子废物回收利用”和“自愿协议式管理方法”等四项欧盟国际合作项目研究,并与欧洲8所大学和亚洲其他两所大学一起申请欧盟“欧亚高校城市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把低碳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内容融入到大学课堂。

开拓“城市地下空间”

率先进行城市地下工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

地下空间作为城市重要的空间资源,已成为大城市空间拓展的重要方向,北京每年地下空间的建成面积约为300万平方米,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每年新增里程达150公里以上,市政基础设施等大型地下穿越工程显著增加,急需大量建设人才和技术支撑。为此,学校率先开展地下工程方面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在土木工程专业增设了地下工程专业方向。

积极开展地下工程相关技术研究,建成了“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工程结构与新材料”两个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成果在奥林匹克公园综合交通规划、地铁4号线的防灾减灾设计、长安街大修改造的全寿命设计、北京市四元桥立交工程的施工新技术等多项重点工程项目中进行应用。

学校针对大型地下工程开挖领域的超近结构物隔离保护、风险辨识与控制、灾后结构恢复等重大技术难题,展开了长达15年的科技攻关,以确保开挖、运营以及相邻构筑物安全。主持完成的“地下工程开挖诱发灾害防控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获得2012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该研究所取得的技术成果已在“首都机场滑行道穿越工程”等国家重点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另有两项参与申报的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地下轨道交通建设和国防地下工程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打造“智慧城市”

开创城市数字化技术特色研究领域

北京自举办奥运会以来,特别是提出建设世界城市的战略目标以来,日益成为全球顶尖建筑竞技场,大规模、大体量、高层次、高标准的特大异型建筑工程不断涌现,呈现出建筑科技发展高端化趋势。

学校在国内率先将全球卫星导航、激光雷达和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等先进技术集成应用于建筑精细测量,满足日益增多的高、大、难、新工程的建设需要。先后完成了国家体育场以及国家大剧院结构安装数字激光测量、故宫博物院古代建筑数字化测量、云冈石窟三维激光扫描测绘等多个居国内领先水平的特大异型工程精密测量项目。主持完成的“特大异型工程精密测量与重构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获得201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围绕北京建设数字城市的重大技术需求,紧跟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服务高效便民的“智慧城市”发展新趋势,利用物联网技术、GIS技术与无线通讯技术,开发“降雨量实时监测预警系统”,为城市日常管理、防汛应急指挥、政府部门管理决策等提供了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其中,进行网格化城管关键技术研究,应用于城市部件突发性问题的搜索、定位和反馈,该项技术已在北京市几个城区中推广应用,提高了政府管理部门的响应速度。同时,建成了“现代城市测绘”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研究成果连续三年获得全国测绘科技奖。

推动“协同创新”

产学研合力为建筑行业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面对北京乃至全国建筑行业发展的新形势,北京建筑大学与建筑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积极联合,围绕建筑业技术创新重点发展领域,开展科技攻关,形成产学研合力,为蓬勃发展的建筑业提供充足的高层次人才储备,为建筑行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服务与支撑。

学校积极参与2011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整合校内外资源,牵头组建“北京节能减排关键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并参与“首都世界城市顺畅交通协同创新中心”和“中国爆炸冲击灾害防控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工作。

学校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建成了校内、外实习基地102个,北京高等学校校内外人才培养基地6个,基本实现了每个专业都建有产学研用一体化、相对稳定的校内外实践基地。积极探索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推进学校与行业、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培养学生。与北京建工集团合作,选派学生到海外进行工程实践,拓展国际视野,积累国际工程实践经验。2011年成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院校。

2009年学校被北京市确定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股权激励改革工作首批试点的两所高校之一,并被批准建设北京市大学科技园。同年,北京市“落实科技北京行动计划、实施高校科研成果到区县落地”的活动中,学校推荐的两个项目入选首批10个落地项目。2011年,与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政府和有关高校签署协议,联合共建京南大学科技园。

学校集聚各学科研究成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形成了建筑设计和古建保护、工程监理、古建测绘等多个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的产学研平台,先后承担和参与北京前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等重大规划、设计项目50多项,监理了国家体育馆、北京国际中心、凤凰国际传媒中心、央视新台址主楼以及北京多条地铁建设,获詹天佑奖、国家鲁班奖等各项国家奖15项,被奥组委授予“科技奥运先进集体”称号。

多年来,北京建筑大学坚持走“科技兴校”之路,为国家培养了5万多名优秀毕业生,成为“北京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技服务基地”,在北京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的重要技术和管理岗位上,该校的毕业生占70%以上,成为北京城乡建设中的骨干力量。

(本版压题照片 曹洪涛摄) 





北京建筑大学
西城校区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 邮编100044
大兴校区地址: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永源路15号 邮编102616
京ICP备案:09079300 文保网安备案:1101020003 版权所有 :北京建筑大学
版权与免责声明

微博账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