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建大

【中国科学报】课堂因实践更精彩——北京建筑大学“土木工程施工”教学改革与实践

来源: 发布时间:2013-06-05 阅读次数:

字号大小


在研究生复试时,北京建筑大学(原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教授穆静波经常遇见这样一类学生:他们专注于考研科目,却无法清楚地阐述“框架结构施工顺序”这类土木工程专业中最基本的问题。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不仅在于学生考研的功利心态,还在于国内放羊式的实践教学、实习比较多。”穆静波感慨。

正是为了提高学生上手能力,这位从教30年的老教师带领教研室的同事们摸索经验,将土木工程施工这门课程打造成为以实际工程案例为教学内容,配套编辑出版教学课件和教材,周密组织实践教学环节等一整套多方位立体式教学体系。

把重大工程案例引入课堂

“上海中心大厦基础底板连续63个小时浇了6.1万立方米混凝土,用19台泵从中心同时往外浇。这是为什么呢?”穆静波指着录像中的画面问学生,“因为混凝土凝固有时间限制,先后浇筑难以连接好,只有各条块同时浇筑,才能保证基础的整体性。”

能够聆听一堂穆静波的土木工程施工课,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可谓收益颇丰。据介绍,该课程的最大特点是紧密结合现实工程,许多重点、有特色的工程及新工艺、新方法被第一时间引入课堂。学生不仅可以观看上海第一塔、广州电视塔、新加坡金沙酒店、帆船酒店、阿布扎比斜塔等世界著名建筑的建设和施工过程,也可以看到正在施工中的望京SHGO、上海中心大厦等工程的建设情况。

拥有如此丰富的教学视频,背后的资料收集也是有高招的。“我们发动师生共同建设这门课程,当中的影像资料大多数来自教师和学生们现场拍摄,部分来自网络下载、电视录播。”穆静波说,如今,80余段现场录制和编辑制作施工录像、1400余张拍摄和搜集的优质施工照片、30余个制作施工动画已经被用于课堂教学。

他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有时学生们光看书或网络下载的照片并不能真正掌握知识,必须到现场拍摄,才能深入琢磨专业知识。

大四学生张文龙对此表示肯定。在去监理公司实习之前,他一直有个疑问,“之前在书本上学到的细碎知识,在工地都能用上吗?”直到他端着摄像机拍下了一根烂根较严重的柱子,立刻联想到课堂上老师教授的防治方法,并结合工地师傅的指点,提出了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

如今,影像多媒体已经成为该校土木工程施工课教学的必由之路。学校建成了全国首个施工仿真模拟演示室,通过三维仿真模拟演示现代化搅拌站、盾构作业等内容。他们还于2008年建成的“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网站,包含了教学课件、施工录像片段、工程案例等,方便学生学习。

落到实处的实习管理

如果说穆静波的案例教学算得上是“丰富多彩”的话,那么用“实在”一词形容他们的实习管理就再恰当不过。当全国绝大多数院校采用分散实习的方式,允许学生们自寻实习单位,最后上交实习报告时,他们早就注意到实习还缺少过程管理和中间指导。

“我们和其他院校的实习最大的区别在于采取了有限分散实习,把学生的实习点主要限定在北京市区六环以内大型建筑公司的大、中型工程项目上,以签约的实习基地优先,为的是便于任课教师实地指导。”穆静波说。

虽说参加生产实习的是学生,但比起他们,以及那些高校中电话联系、等学生上门求教的指导老师,穆静波教研室的教师们却要辛苦许多。

实习第一天,教研室的教师们就要进行“实习动员”,强调实习方法与要求、实习中的注意事项、如何回答实习手册中的思考题(共七十余道思考题,只要是实习中接触到的学生必须弄懂)等。

实习中,这些老师也毫不懈怠。去年,该专业建筑工程方向170余名学生分布在北京的90多个工地上,教研室中7名教师每人负责十多个工地。忙时,一天平均要去两三个工地上做检查指导,最远的工地在北京郊县怀柔、平谷。每个工地通常要去上一两遍。

穆静波告诉记者,教师抽查从来不事先通知学生,学生如果跟师傅外出,需要提前发短信告诉教师,否则按缺勤处理。“虽说是教师检查、监督,最主要的还是指导学生、为他们答疑解惑,与工地指导教师沟通和协调。”

穆静波教研室的实习管理与其他院校还有一处不同:在为期六周的生产实习中,进行到第四周时,学生们就要回校交流实习情况和工作内容,同学间互通有无、相互促进,同时提醒学生注意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实习结束后,每名学生还要参加小组答辩,综合实习手册上的评分,获得“良”以上的学生,才允许参加大专业的评优答辩。这就相当于一名学生至少要经历2次答辩,多的要答辩3次。换句话说,一名学生至少要做2次毕业设计答辩的预演。

让实习的观念深入人心

事实上,上述的生产实习不过是该课程实践教学中的一环。

记者了解到,从学生入学到大三上学期,该课程有认识实习及科技活动周、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的学习,让学生对工程施工产生初步的认识。大三下学期开始讲授土木工程施工专业课,同时进行施工课程设计,让学生学习施工理论与方法。大三的暑假开始,学生进行结合工程的社会实践和生产实习,提高动手能力和发现工程问题的能力。在大四的上学期结合工程实践,开始讲授高层建筑施工和地下工程施工等课程,使学生学习深层次施工理论与方法。之后的毕业设计与毕业实践,结合学生的就业去向,强化施工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将工程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始终。

“简而言之,这一教学模式就是使学生从"课堂→工地→课堂→工地",在每一次循环的过程中提高认识和能力。”穆静波说。

不只是学生的课程与实习交替进行,就连教师也在课程与工程实践中得以提高。

教研室青年教师侯敬峰告诉记者,学校规定青年教师讲课前要先在工地干上一年。“当时,我每天都要去工地和总工们一起工作,相当于在工地上又实习了一遍。回来后还要做答辩,双方导师签字才能通过。”

除此之外,青年教师每年都要跟着老教师跑工地。由于经常深入施工现场和参与工程,不但提高了科研和工程应用水平,还屡次获得教学基本功比赛一、二等奖。“这一切都得益于课堂、实践不断穿插的教学思路。”侯敬峰说。

(文/本报记者 温才妃 通讯员 高蕾





北京建筑大学
西城校区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 邮编100044
大兴校区地址: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永源路15号 邮编102616
京ICP备案:09079300 文保网安备案:1101020003 版权所有 :北京建筑大学
版权与免责声明

微博账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