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建大

王坚:用实干诠释担当 将学习进行到底

来源:中国建设报 供稿:任天辉 审核:孙冬梅 发布时间:2020-09-10 阅读次数:

字号大小


用实干诠释担当      将学习进行到底

教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巨匠,他们用双肩承载着民族腾飞的希望,传播着社会进步积蓄的能量。进入九月,迎来了开学季,很多莘莘学子进入了梦寐以求的“象牙塔”——大学校园,教师也迎来了第36个教师节。“我认为大学的教育是哲学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优秀的教师像屹立在汪洋大海中的灯塔,为求知若渴的学子指明方向,唤起他们对知识的渴望。”谈到对教育的感悟时,北京建筑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王坚这样说道。

时代的发展,离不开工匠精神。工匠之魂,存于匠心,源自师承,教学是其最直接的体现方式。在教学中,王坚致力于基础课程的创新教学,积极探索教育学、心理学等教学理论在卫星导航与定位技术、测量学等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王坚认为,教师在课堂上主要应该向学生传递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要传递思想,其次才是传递知识。”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传递的核心内容并不是知识,而是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传递创新思维。

王坚

求真务实促创新

王坚是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是北京建筑大学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学科带头人。作为一名“80后”,投身科研、致力于行业创新的王坚年纪并不算大,但他从事测绘科学与技术方向的科研教学工作已有近20年,2010年破格获得博士生导师资格,2012年破格晋升为教授。

“我的学科是测绘科学与技术,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测绘地理空间信息方面的工作,聚焦建筑群导航与位置服务定位理论、建筑新技术、产品研制、数据采集方面的科研教学工作。”王坚介绍说。2017年,他通过北京市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进入北京建筑大学工作,此后,他开始探索现有科研成果在城市及建筑领域应用研究,并拓展了一些新的科研方向,取得了相应成果。

“通过深入研究我们发现,北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对建筑领域的影响非常深远,有可能改变现有建筑设计流程、施工方式、管理信息化等各个方面,并能催生新的理论与方法。因此,我们应该对建筑新技术持续进行探索性研究。”王坚表示,他与团队致力于将室内外无缝定位技术引入建筑群导航,为建筑群人流定位、车辆疏导、应急服务等提供关键技术支持,目前,该项研究成果已在北京多条地铁线路得以推广应用。

如今,无缝定位技术可以将室外的GPS技术或优化的GPS技术与室内的多种定位技术相结合,从而达到室内外无缝定位服务要求。近年来,室内外无缝定位技术在安全服务、位置管理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满足用户全域定位的导航、应急救援等需求有着重要意义。

王坚围绕智慧城市导航与位置服务进行重点研究,聚焦多源传感器融合定位方向,深入研究了嵌入式核心定位算法。此外,他还研究建立了组合系统解算模块的优先级控制策略,提出了面向嵌入式系统的时间分片处理、融合解算模型优选、多模型交互自适应滤波技术。“基于研究的核心成果,团队研制的覆盖分米-厘米-毫米级动态高精度定位模组,为后期的产品研制及其在相关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关键技术保障,这项技术现已在某国有大型车企无人驾驶定位模块中得到应用。”王坚说。

王坚的研究方向属于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涉及测绘、建筑、信电、计算机等多个学科领域。由于测绘学科属于工程化思维,王坚在科研工作中要实现从工程思维到工程产品思维的转变,不仅具有很大的挑战性,而且在进行产品研制时,需要解决许多实际困难。比如做无人驾驶定位算法时,在模型验证可行、算法测试也通过后,到最终做成定位模组并定型产品前,还需要做上万次的测试,不断进行优化改进。

王坚在指导学生调研

锐意进取攀高峰

谈及从事测绘科学与技术方向教学研究工作对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发展的意义时,王坚表示,他从事的研究工作主要为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发展提供基础的数据采集、信息传感、数据存储、信息挖掘等,而取得理论与技术的创新只有通过产学研合作形成产品,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据王坚介绍,目前,国家对智能硬件、高端装备制造有着迫切需求,研制智能导航装备并逐步推动实施尤为重要,因此,他与团队研制了城市位置大数据信息采集、城市地铁应急定位、建筑遗产健康监测、无人驾驶定位、异形结构振动传感等多种产品,并在建筑安全、智能建造、城市交通等领域成功应用。

精细化、智能化是未来城市建设、治理的必然方向。物联网技术、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大数据技术将成为主要的技术支撑。未来,建筑设计、施工、管理都将依托新的信息技术,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监测与管理。随着数字孪生城市与城市大脑建设思路逐步清晰,在人类智慧和机器智能的共同参与下,一站式智慧政务服务、城市部件管理、生活圈建设等将出现新的形态;智慧交通、共享停车、应急救援等关键需求将发生质的变革。

随着新的测绘导航技术发展,装备小型化、导航定位装备在智能施工、智能建造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数据、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的信息化、智慧化,通过研制城市建筑大数据及服务平台,建设古建筑遗产保护大数据、建筑规划大数据、建筑能耗大数据、建筑全生命周期健康大数据、城市精细化管理大数据等系统,将为宜居城市建设提供新的途径,能够强化城市管理的科学性和前瞻性。”王坚表示。

王坚在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第八届年会暨中国北斗应用大会现场

“比起成为一名不苟言笑的老师,我更希望在生活中成为学生的朋友、在工作中成为学生的同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意识到自己的主体性,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这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王坚说,“我的任务就是给学生指明方向,为学生的成长搭建平台,给他们希望、协助他们解决困难。在我看来,每个学生都怀揣远大的梦想,我希望能够用我的所学、所知、所能,让每一个青年学生在专业领域越走越远。”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应该有远大的理想,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我希望我的学生能勤于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脚调研,用实干诠释担当,将学习进行到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王坚说道。

(文章刊载于《中国建设报》2020年9月10日06版)



编辑:李小虎





北京建筑大学
西城校区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 邮编100044
大兴校区地址: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永源路15号 邮编102616
京ICP备案:09079300 文保网安备案:1101020003 版权所有 :北京建筑大学
版权与免责声明

微博账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