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平台

北建大成功举办第六届交通基础设施和材料国际会议

部门: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供稿:韩秉烨 审核:季节 发布时间:2023-07-25 阅读次数:

字号大小


7月19日至20日,第六届交通基础设施和材料国际会议(TIM 2023)暨第二届道路工程材料循环利用新技术新成果研讨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圆满落幕。TIM会议作为交通基础设施和材料领域的国际性学术会议,以其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前沿的会议主题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70场技术报告精彩纷呈,来自国内外高校、行业设计单位、建设单位、运营管理单位的专家大咖分享了绿色和韧性交通领域最新最前沿的研究和实践成果,吸引了来自全国23个省(区、市)的近50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主旨报告会议现场

此次会议由北京建筑大学、国际华人基础设施工作者协会、中国公路学会联合主办,诸多相关领域高校、企业等单位对会议的召开给予了大力支持。本次会议以“绿色、低碳、可持续和韧性交通的新发展”为主题,设置了绿色低碳路用新材料、智慧道路与安全、道路设施长寿命与韧性提升、桥梁与隧道工程韧性提升、固废循环利用新技术五个主题论坛,同时还安排了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圆桌派,青年人才创新沙龙以及参观考察等特色活动。

在中国公路学会副秘书长刘传雷主持下,相关领导及主办方先后发表了致辞。北京建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红兵在致辞中表示,北京建筑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坚持“高水平、开放式、创新型,具有鲜明服务城市特色”的发展理念,坚持面向交通强国战略,服务首都交通发展需求,依托行业,高度重视“产学研用”协同合作,在首都北京交通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时代新征程上,学校愿与各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携起手来,聚焦国家和首都重大需求,瞄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研究与创新实践,积极发挥创新源头作用,努力为交通行业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北京建筑大学 党委常委 副校长陈红兵致辞

国际路联副主席、中国公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文杰致辞时表示,今天的会议主题代表了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几个大的方向,是业界广泛认同和关注的未来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的大趋势。未来交通基础设施要建立多功能、复合式、自修复、抗衰减、长寿命的先进材料体系,才能建成更加便捷、更加经济、更加安全、更加舒适的出行服务和运输服务系统。在新时代转型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让我们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推动我国交通科技尤其绿色交通相关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

国际路联副主席、中国公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文杰致辞

主旨报告会场分为两场,在汪浩、汪海年、黄宝山和于新主持下,杜彦良院士、孙立军教授、谭忆秋教授、陈鹏总经理、周建庭教授 徐世法教授、黄宝山教授、王旭东研究员、于新教授和伊廷华教授分别分享了他们最近的研究成果。在这些交通工程领域的领军人物的引领下,本次TIM研讨会迎来了第一个关于科技研讨的高潮,让与会人员对本次会议科学研讨关于“绿色、低碳、可持续和韧性交通的新发展”主题的认知进一步加深。

 

de7438c002c84f8597bb1b5507698e26.jpg

dde91adec9fa4e01b536a0f22476bfcb.jpg

部分主旨报告专家风采

主题论坛上,各个高校、企业的专家和学者发表了关于新材料、新技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养护、维修等相关前沿研究领域的报告,推动了青年人才创新沙龙,来自山东大学、重庆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南昌大学的34位优秀教师及学生介绍了最新前沿研究成果,在诸多高校、企业的专家和学者的积极参与下,TIM 2023在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和材料领域的知识和实践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圆桌派与会代表合影

会议最后,参会代表一行还前往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足尺路面试验环道(RIOHTrack)进行了参观考察。参会代表们在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王旭东的带领下,步行走完了全长2038米的足尺路面试验环道。该环道铺设了38种、包含世界90%以上的公路典型结构,能够完成多种公路结构全寿命周期的长期性能同时空野外定位观测和数据积累。参观时,该足尺环道加载已累计加载148个周期,行驶377万公里,累计轴载达9186万轴次。

 

参会人员参观足尺路面试验环道

本次TIM 2023研讨会为交通学科领域专家学者的最新学术成果和科研进展搭建了交流平台,促进了交通基础设施和材料领域在绿色、低碳、可持续和韧性交通方向上的长足进步同时也显著提高了北京建筑大学的行业影响力。

北京建筑大学组委会老师与志愿者合影

编辑:任敏





北京建筑大学
西城校区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 邮编100044
大兴校区地址: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永源路15号 邮编102616
京ICP备案:09079300 文保网安备案:1101020003 版权所有 :北京建筑大学
版权与免责声明

微博账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