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大故事

【初心·使命】坚守筑魂初心 奉献育人事业——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孙希磊教授

孙冬梅 发布时间:2019-09-06 阅读次数: 【字号: 大 中 小】

部门: 供稿:孙强 审核:孙冬梅 发布时间:2019-09-28 阅读次数:

字号大小


       编者按:“教育报国守初心,立德树人担使命。”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之际,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身边榜样,开设“初心?使命”专栏,讲述属于北建大人自己的奋斗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 培育红色文化

 

  “已经记不得修改到第几稿了,很快就要定稿交付出版社了,希望能拿出精品之作,”孙希磊教授指着桌上即将定稿的《北京红地标》一书不无感慨地说。

  《北京红地标》是2018年孙老师牵头承担的北京市委宣传部委托课题的成果。为了尽早完成这个项目,短短一年的时间,他走访了“北大红楼”到建国后的“十大建筑”等著名的历史遗址遗迹,走遍了北京各个角落,翻阅了大量史料,访谈了多位专家学者,写下了20万字的文章,几易其稿,最终形成了这本颇受专家组好评的《北京红地标》著作。

  2014年中央确定了北京“四个中心”核心功能定位,其中“文化中心”是“四个中心”定位之一。如何打造文化中心,传承中国革命文化和红色文化基因,是孙老师一直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市委书记蔡奇提出要弘扬古都文化、京味文化、红色文化和创新文化,而我们学校有建筑学科的优势,我自己对建筑、历史也很感兴趣,这个项目委托我们来做了。”2018年市委宣传部启动了这个项目,孙老师就作为专家组成员参与了前期的调研和策划工作,投身到了北京红色建筑文化的研究工作中。

  孙老师说,北京作为国家首都,是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积淀了丰富的红色内涵。从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到马克思主义传播、共产党的成立,一系列重大活动和事件,铸就了北京红色文化的基因,彰显了北京作为红色之都的底色。这本书将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和城市建筑文化结合起来,讲述红色建筑文化的历史故事,弘扬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励人们不忘革命初心,传承红色文化基因。

  近年来,孙老师逐步将研究视角瞄准了建筑文化,从建筑切入,跨学科研究建筑文化和红色文化,为保护北京历史建筑和传承建筑文化提供参考、建言献策。为此,他牵头组织“五四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学术研讨会”,召集业内知名专家,围绕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主体开展研讨,积淀学术成果。此外,还在《学习时报》《北京日报》的媒体期刊发表《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敬读》等一系列理论文章。

 

  

  孙老师办公室一角

 

  除了对红色文化做理论上的研讨,孙老师还注重实践探索和深化。早在2010年,他就作为理论导师,组织开展了“重走五四路”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至今已经9个年头了,已成为了学校实践教育的文化品牌活动。每年“五四”之际,孙老师带着青年学子和相关老师,实地参观北大红楼、走访东交民巷、踏访名人故居,为学生详细讲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挖掘相关建筑背后的故事,引导青年学子学党史、明信念、跟党走。“让学生了解历史,塑造灵魂,增长才干,培育学生的真善美。”这也是孙老师的传道“初心”。

 

  硬功夫和巧心思让思政课“活”起来 

 

  提到思想政治课,很多学生认为“太枯燥”“高大上”“靠死记硬背”,思想政治课仿佛永远是一张板着的面孔,“不接地气”。正如孙老师入职初听老教师讲《中共党史》的感觉。“老教师讲的非常认真,但是学生‘抬头率’不高,课堂秩序也不好,”孙老师感叹,“当时我在后边,如坐针毯,一点成就感也没有。”

  这件事对刚入职的孙老师触动很大,深感“挫败”之后也让他深入反思:

  思想政治课难在哪里?怎么才能上好思想政治课?

  后来,他有机会脱产到北京市委党校学习三年。学习期间,埋头苦读,潜心研究,孜孜以求。将图书馆关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相关的书籍全部进行了研读,甚至连一篇书信、一则电报、一段“批示”都不放过,有的还不止一遍。如饥似渴地博览群书,通宵达旦地用心钻研,这为他日后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奠定了很深的理论功底。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提出“八个统一”“六个要”的高屋建瓴的指导和要求。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让孙老师更加深刻认识到做好思政工作的重大意义,为进一步讲好思政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重要指导。

  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永不止步的钻研精神构成了他的“硬核功夫”。

  “在党校学习收获很大,深入学习党的思想、党的历史、党的理论是‘第一基本功’,这是讲好思政课第一前提和基础。”孙老师认为,思政课不仅仅是一门讲授党的思想理论的课程,更是一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的理论课程;思政课教师不仅仅是一名传播知识信息的教师,更是一名党的思想理论的宣传者、解释者、教育者。

  思政课课堂注重艺术和技巧,孙老师反对“照本宣科”。他说,只要老师一翻讲义,学生就不爱听了。从那时起,为了让思政课“活”起来,受到更多人的真心喜欢,他反复钻研、精进思考、不断总结,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思政课教师要具备演员的素质,会表演,要把学生带入到你的情境和状态中。三尺讲台就是老师的舞台。”孙老师总结出他的“三段式”:“导入、高潮、结尾,导入要引人入胜,高潮要跌宕迭起,结尾要画龙点睛,这就需要老师‘二度创作’”。孙老师上课很少带讲义,只有提纲。“脱稿讲”的风格已经持续了20多年。在讲到抗日战争时,讲到南京大屠杀,孙老师潸然泪下,学生也跟着潸然泪下。

 

  

  孙老师给研究生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

  

  注重现实与理论的结合,让理论“鲜活”起来,这也是孙老师授课的一大特点。他从现实导入,从现实中提出问题,从现实看理论的形成、发展,再从理论中解释现实问题,最后再回到现实,继续发展问题。把学生带入现实国情,从现实出发,进而总结凝练观点,引出所讲的理论。为了加深认识、巩固学习成果,他还组织各类主题报告会,请学生来围绕热点问题进行研究,并结合实践调研来交流深化。

  多年的一线教学经历和善于总结,形成了独特的教学理念和实践方法,受到业内的好评。孙老师多次受邀在相关论坛、报告会上,作经验介绍。

  他的讲课受到学生的喜爱。在2018年毕业生座谈会上,学生提出希望在毕业前能再听一次孙老师的课。为此,学校专门组织了“毕业前听孙希磊老师最后一堂思政课”活动。孙老师讲了一节“践行工匠精神 融入时代大潮”的课程,通过透彻的学理、鲜明的观点、生动的案例,激励学生秉承“敬业、精益、专一、创新”的“工匠精神”,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业的时代新人。“希望毕业之后还能够常回来听孙老师的课,他的课能够给我启发和能量”,机电学院车141班毕业生高梓桐讲到,“我的第一份工作是一个基层的岗位,工匠精神将指引我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扬北建大人的精神,练就真本领,服务国家,服务人民。”

 

  

  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之际,孙老师和学生谈“五四精神”

 

  听到学生对他的赞誉,孙老师非常感慨,“金杯银杯不如学生的口碑,这是对我教学的一种认可,很激动。”在学生“拔节孕穗期”,能在他们心中种下真善美的种子,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这是孙老师和广大思政课教师的最大心愿。

 

  “功夫不够,还需努力”

 

  从1996年开始,孙老师就担任院系(部)负责人。他所在的部门,名称从马列教研室、社会科学部、社会科学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文法学院,到现在从文法学院分离出来的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不断变化,他担任的职务也覆盖了党政工作。

  回望30多年的从教经历,孙老师感慨万千,“总感觉时间不够用,功夫不够,还需努力”。谦逊、温和、精进的性格让孙老师不仅在学术上深耕细作收获丰硕,也在管理服务工作中率先垂范广受赞誉。

  在这期间,尽管教学科研任务繁重,孙老师带领团队人员,认真负责,勇于担当,连续干了几场“硬仗”。制定工作方案,改革英语教学管理,提升学生英语水平。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亲自撰写本子,成功申请文法学院第一个硕士点。到了马院后,经过精心准备,成功获批一级硕士学位点,实现了多年来的梦想。

  为了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学校2016年决定开始加强通识教育,专门成立了通识教育中心。孙老师勇挑重任,具体负责中心相关工作。面对师资短缺、经费有限的问题,孙老师带领团队,走访调研、组织协调、精准策划,创造性推进通识教育工作。运行3年来,取得了显著成绩,通识课深受学生的欢迎。选课期间,很多学生因为选不上课而懊恼。孙老师用“高大尚”来形容这项工作:“高”是授课专家层次高、授课水平高,“大”是规模大,“尚”是时尚。“下一步要继续拓展课程,增加通识实践,覆盖艺术类课程。”孙老师对下一步的通识教育工作信心满满。

  孙老师经常教育学生说,“过一种学习型、探索性、奋斗型的人生”。对于学生是这样要求的,他自己也是这么做的。

 

  

 

 

 






北京建筑大学
西城校区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 邮编100044
大兴校区地址: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永源路15号 邮编102616
京ICP备案:09079300 文保网安备案:1101020003 版权所有 :北京建筑大学
版权与免责声明

微博账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