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平台

【建大·青椒】科研达人+育人先锋!他是机电姚德臣

部门: 供稿:机电学院 审核:秦立富 高蕾 发布时间:2024-03-12 阅读次数:

字号大小


BUCEA

他是攻坚克难的“科研达人”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

横纵向科研项目30余项

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

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

他是踏实低调的“育人先锋”

从业9年培养了600余名学生

其中优秀代表升入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等重点高校

他是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姚德臣教授

教师档案

姚德臣

博士研究生

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北京建筑大学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副院长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服役性能保障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获北京市属高校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获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秦驰道专项奖等荣誉称号,入选北京市轨道交通学会杰出青年人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设备智能运维分会委员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设备结构健康监测与预警分会委员。从事旋转机械监测与诊断的理论与应用研究、轨道交通关键系统状态检测装备的研发。

2015年1月入职北建大以来,姚德臣就把学校当做他扎根一线、辛勤耕耘的沃土,也是他全心全意、倾尽心血培养学生的园地。作为一名教师,他努力做好教学课程的相关工作,结合学生实际把教育理论创新融合到教学中;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姚德臣围绕城市交通系统中车辆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建立了车辆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得出了旋转机械各参量与征兆表现之间的映射关系,研制了地铁车辆关键系统动态监测评估与预警系统,在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得到应用,装车20余列,为地铁安全运营提供了保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一名导师,姚德臣非常注重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我培训能力,给每个人量身定制自我培训方案。

育人有方 做学生成长成才的专业引路人

为了提高专业教学的理论水平,姚德臣平时注重收集最新的行业信息和教育教学管理的先进经验,通过网络和书籍以及与企业人员交流,不断更新知识。在整个教学实践中,他根据学生潜质及其求学发展意愿为基础进行分类,为学生设置特色实践课程模块,尊重学生个性,因材施教、分类培养,学生在学业导师、课题导师和校外导师的协同指导下,参加定向课题调研及研究,积极参加课外创新实践活动,切实将师德师风建设与学生的成长成才有机融合。通过落实上述举措,他指导的学生先后获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北京市一等奖、北京市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特等奖等省部级奖多项。作为一名教师,姚德臣在培养学生的能力的同时更关注的是育人,通过学科竞赛,引导学生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提升专业素质,同时也促进学风建设。从业9年培养了600余名学生,其中优秀代表升入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重点高校。

勇于创新 做轨道交通领域的科技攻关者

近五年,姚德臣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横纵向科研项目20余项,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等省部级奖7项,出版专著2部,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EI收录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其中美国专利2项。

在专业领域,他围绕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车辆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问题,研究了系统各部件间的耦合关联关系,建立了旋转机械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分析了不同参量与故障对旋转机械系统动力学行为的影响,揭示了旋转机械的故障特征,为旋转机械故障辨识奠定了基础;围绕多源激扰下机械系统复合故障解耦与状态辨识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基于多模式混淆信号解耦方法,并将其方法应用于旋转部件的故障诊断中,为机械系统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研制了地铁车辆关键系统动态监测评估与预警系统,可实时监控地铁车辆关键系统运行状态,目前,该项目研究成果已经在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得到应用,装车20余列,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狠抓落实 做有组织科研的积极推动者

作为学院管理者,姚德臣积极开展有组织科研,充分发挥基金申报辅导体系作用,邀请西安交通大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沈阳建筑大学等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讲座/辅导,为院内专业教师带来科研“大餐”,实现纵向项目和科技成果奖励申报精准辅导。2023年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申报2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纵向项目,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2项。组织申报北京市自然科学进步奖、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6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3项,其中,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北京市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授权发明专利30项、国际专利1项,成果转化3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SCI/EI收录50余篇。

从教感言

从教九年,我深感荣幸和责任重大。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学生成长和未来的关键。我努力创造一个积极、包容和鼓励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我也深知教育是一个不断学习和进步的过程。我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编辑:任敏





北京建筑大学
西城校区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 邮编100044
大兴校区地址: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永源路15号 邮编102616
京ICP备案:09079300 文保网安备案:1101020003 版权所有 :北京建筑大学
版权与免责声明

微博账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