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平台

我校师生参加“首都百万师生同上一堂党史课”网络公开课

部门:党委宣传部 供稿:任敏 章瑾 摄影:陈欣欣 审核:魏楚元 发布时间:2021-04-01 阅读次数:

字号大小


3月31日下午,“首都百万师生同上一堂党史课”网络公开课启动仪式暨首场报告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市委常委、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夏林茂出席。

本次活动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主办,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活动以“现场教学+网络直播”的形式开展,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近百万师生通过北京高校思政课高精尖创新中心直播平台和北京市学校“学习思政课”APP参与线上学习。

我校校领导姜泽廷、陈刚、李维平、李爱群、黄京红,党委常委孙景仙、孙冬梅、白莽,各二级单位党组织书记、副书记,相关党群部门负责人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学生代表80余人在大兴校区综合楼五层报告厅参加集中学习。上千名师生参与线上学习。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院)长谢春涛教授结合自身经历,聚焦“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建立新中国”“为什么能收拾好国民党的烂摊子”等重点问题,通过丰富的史料和详实的数据,全面回顾了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以广阔的历史视野和深刻的理论阐释,系统总结了“有远大理想追求”“有科学理论引领”“有选贤任能机制”“有严明纪律规定”“有自我革命精神”“有强大的领导能力”等六个方面优秀特质,科学解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一重大课题,受到师生欢迎,现场氛围热烈。

市委教育工委要求,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等重要读物,练就用唯物史观认识、分析历史问题的真本领;把党在京华大地策源、发展的历史资源优势转化为教育教学优势,将各区各校独有的党史教育素材转化为生动课堂,让党史教育有“京味儿”,有“情味儿”;在学习党史中积极投身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和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服务保障工作,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信心。

       据悉,“首都百万师生同上一堂党史课”网络公开课是面向青少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北京教育系统“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学起来”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开课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共设计8讲内容,通过网络平台提供给广大师生学习。同时,公开课还将作为本年度北京高校“形势与政策”市级示范课,供各高校参考使用。

公开课在我校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梁凯说,参加“首都百万师生同上一堂党史课”活动使我受益匪浅,专家的精彩演讲使我再次感受到了党艰难而伟大的发展历程,100年的历史,党由弱到强,领导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和历史性的飞跃。作为基层党组织学生工作负责人,我要把党史学习向深里走、向实里走,学思践悟贯通,从党史中汲取力量,推动解决工作中的新矛盾新问题,进一步增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坚定永远跟党走的思想根基。

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莫医铭说,首先,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来看,中国共产党有远大的理想追求,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历史是最有说服力的,中国人民选择跟随中国共产党是最正确的选择。其次,中国共产党有科学理论指引、有选贤任能机制、有严明纪律规矩、有自我革命精神、有强大领导能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应变局、战洪水、化危难,度过了一个个难关。我要进一步系统地学习和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一课题,并在思政课堂中更好得向学生们讲解。

城市经济与管理学院辅导员李怡说,学习党的奋斗史、建设史是明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重要依据,而深入研究、科学解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个重大命题,对于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实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伟大蓝图具有重要意义。“首都百万师生同上一堂党史课”第一讲从百年党史中梳理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帮助我们认清历史方位、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正确前进方向。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计实202班薛岳说,谢春涛教授在党史公开课中为我们讲解了中国共产党在过去一百年来所做的探索、努力和尝试,党的一百年历史,是斗争的历史、是奋斗的历史、也是充满艰辛的历史。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习党史对我们来说十分必要,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中国共产党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经历的艰辛与困难,传承坚韧与创新的精神,并将之运用在自身学习生活中,真正做到为国家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视频拍摄及制作:刘阳

编辑:高蕾





北京建筑大学
西城校区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 邮编100044
大兴校区地址: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永源路15号 邮编102616
京ICP备案:09079300 文保网安备案:1101020003 版权所有 :北京建筑大学
版权与免责声明

微博账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