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平台

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产教融合共促绿色低碳发展”技术交流会在京举办

部门: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供稿:李海燕、刘瑾、王万鹏 摄影:泛华集团 审核:李海燕 发布时间:2022-03-24 阅读次数:

字号大小


3月18日,由北京建筑大学与泛华集团共建的“城市基础设施与建筑绿色低碳技术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在京举办技术交流会。本次会议以“产教融合共促绿色低碳发展”为主题,旨在充分发挥北京建筑大学学科、科研创新和专家资源优势与泛华集团城市发展、建设及运营优势,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助力碳达峰、碳中和重大目标实现,引领建筑行业转型升级,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副校长、中心主任李俊奇,环能学院院长、中心常务副主任李海燕,土木学院院长、中心副主任季节,环能学院、土木学院、国发院、电信学院、资产公司、科技园公司等单位相关负责人与专家教授,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绿色建筑发展处处长梁浩,泛华集团董事长、中心名誉主任杨天举,泛华集团生态发展事业群、新城建事业群、绿色建筑事业群、数字岩土事业群、区域能源事业群、数字运营中心等相关负责人出席。本次交流会以线上、线下形式召开,共计百余人参加。

765cc1d453834676a859f4f4c8399209.jpg

李俊奇指出,在国家“双碳”战略目标下,双方共同建设工程研究中心是时代所需。双方的多次交流为后续开展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一是高标准做好新型科研平台建设。工程研究中心应充分发挥校企协同、产教融合的优势,重点围绕行业急需突破的主题开展研究并实现成果转化及应用。二是紧抓重点成果的产出,如标准编制与前瞻性产品研发。双方共同选择科研项目,完成细分领域的标准编制与产品研发。三是创新运行模式。四个研究方向设置双负责人,定期交流。同时跟北京城市更新、建成遗产保护、韧性城市建设、生态环境改善、乡村振兴等行动深度结合,与已布局的实验室和“实验室+基地”的人才培养模式协同,服务北京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目标。

杨天举表示,自中心筹备以来,泛华集团高度重视、积极推进,并从定位、认知、路径、使命四个方面对中心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建议。用创新的思维,带动点线面体全面发力,进一步强化科技产业化与科技成果转化率。在认知方面,要站在项目全寿命周期角度、全产业链角度和运维角度谈城市的建设、运营等;在路径创新方面,泛华集团围绕生态文明、数字经济、新型城镇化及乡村振兴四大国家战略,以系统的认知、创新的思维、生态的构建,形成科技成果的集成创新。通过工程研究中心,聚集创新科技工作者、教授等,产生更多研究成果,有机结合产业基金等各种资本,形成官产学研融的创新集成,在全国各地打造现象级的示范项目。

6b40ebb881204abbbee0fcf0374cbe81.jpg

会上,李俊奇代表北京建筑大学为杨天举颁发了客座教授聘书,期待杨天举结合多年实践经验和理论总结,以产教融合、产学研用等方式为北建大师生传经送宝,提升行业发展。

泛华集团战略发展部总经理雷超兵介绍了泛华集团技术集成创新发展情况。李海燕介绍了工程研究中心建设进展与展望。梁浩以《建筑产业绿色低碳发展与转型升级》为题作主题演讲。

自中心正式获批以来,双方持续从组织层面、项目层面、技术层面等进行了多次交流与对接。此次技术交流,是切实推进产学研用融合,技术生态构建,技术研发转化,共促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目标的一次重要活动。

围绕中心城市基础设施与建筑绿色低碳技术需求,以聚焦建筑用能清洁高效开发与利用、环境污染物控制与碳减排、低碳路用材料研发与循环利用、温室气体智能监测技术与装备为四大重点攻关方向,环能学院王瑞祥教授和王随林教授、国发院副院长张群力教授、电信学院王佳教授、环能学院刘然彬副教授、环能学院庞小兵教授、环能学院王文亮副教授和土木学院院长季节教授分别作了交流分享。从技术、装备、标准、方案等多维度探讨,如何以学术研究结合泛华优势,创新产学研的合作模式打造优势品牌,实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建筑绿色低碳技术的关键技术突破和创新成果转化。

结合中心重点攻关的科研方向,从解决实际应用中的技术难题出发,泛华集团生态发展事业群、绿色建筑事业群、数字岩土事业群、区域能源事业群、数字运营中心等业务负责人分别从工程建设、城市建设、城市运营三个维度,结合技术研发、集成在业务中的应用及推广等作了分享。

本次技术交流会的成功举办,为城市基础设施与建筑绿色低碳技术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及建筑业绿色转型、实现双碳目标的共同使命下,共建双方将投入更多的力量推进工程研究中心建设,达成预期目标,树立典范。

编辑:高蕾





北京建筑大学
西城校区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 邮编100044
大兴校区地址: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永源路15号 邮编102616
京ICP备案:09079300 文保网安备案:1101020003 版权所有 :北京建筑大学
版权与免责声明

微博账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