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平台

【2020高招】大数据、智能+……为你创造不一样的明天!

部门:党委宣传部 供稿:电信学院 招生办公室 审核:马鸿雁 张军 高蕾 发布时间:2020-05-12 阅读次数:

字号大小


编者按: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和家长更好了解北京建筑大学及2020年高考招生专业情况,即日起,学校在官方新媒体推出“招生微传单”专栏,展示各学院风采及学科专业特色,敬请关注。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院长寄语

作为北京市高校唯一一所建筑类的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培养了大批高级专门人才,目前北京市建筑电气、计算机和自动化领域许多技术骨干是我院毕业生。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等五个本科专业,所讲授的知识内容紧密结合人工智能与“智能+”、大数据与“互联网+”、智慧城市、机器人、建筑电气节能、建筑物联网等国内外最新科学技术。建有一个国家级智慧城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两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可以为同学们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人类社会已全面进入信息时代,人工智能、区块链、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产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和作用。学院秉承办一流学科、育特色人才的理念,发展迅速;同学们必然会拥有更多实现自我的机会,解决人类未来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信息科学与电气技术领域新的挑战。我们更愿意目睹你们创造历史!热烈欢迎广大莘莘学子报考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院长 郭茂祖教授

大三学生参加与英国南威尔士大学联合培养“3+1”项目

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西门子杯”工业自动化挑战赛获得一等奖

接待美国奥本大学师生到访交流

学生参加建筑类高校多校联合毕业设计

学院简介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2020年将在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人工智能等5个本科专业招生,涉及自动化类、人工智能实验班两个招生大类。其中,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属自动化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属人工智能实验班。

学院成立于2006年,自动化是学校首批北京市特色建设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9年获批北京市一流专业。学院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学位授权点,能够招收全日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具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因而具备了“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人才培养体系。现有“机器人仿生与功能研究”、“建筑大数据智能处理方法研究”两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现有教师72人,在校本科生993人,研究生141人。拥有教授10人、博导3人,教师队伍中有省杰青、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北京市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师德标兵、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等,有北京市高水平创新团队2个。

学院现有“智慧城市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成高水平实验室20多个。率先实施与国内外知名高校联合培养本科生的“双培”和“外培”计划。学生在全国及省部级各类学科竞赛中屡创佳绩,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近年来,学院承担了一系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及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10余项。

学院正在按照学校“提质、转型、升级”的基本发展战略,向着建设国内“双一流”的目标奋进。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西城校区招生咨询电话:68322086    咨询地点:实验1号楼-311

大兴校区招生咨询电话:61209271    咨询地点:学院楼D座-512

学生在中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温暖如家 组织京外学生冬至日包饺子

全国机器人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张疆辉参加湖南卫视“天天向上”节目并展示竞赛成果

实景模拟的建筑电气智能化实验系统

自动化(自动化类)

本专业入学按“自动化类”进行大类招生。大一第二学期结束时,按照专业志愿填报顺序和综合成绩排名进入本专业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习。

北京市特色专业 \ “控制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以自动控制理论为基础,以人工智能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检测技术等为主要工具,为国家智慧城市和首都智能化建设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模拟/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电机与拖动基础,自动控制原理,检测与过程控制、嵌入式系统与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计算机通信与网络技术、建筑智能化系统、建筑供配电、人工智能技术、机器人技术等。

就业去向:主要在与人工智能、机器人、自动控制相关的智慧城市和建筑领域(机关事业、企业、科研院所等)从事研究、设计、开发和管理工作。每年均有优秀学生入选国内外名校联合培养项目和攻读硕士研究生。

参加2019年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

教育部产学研合作项目西门子教师培训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团队合作项目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拓展运动项目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类)

本专业入学按“自动化类”进行大类招生。大一第二学期结束时,按照专业志愿填报顺序和综合成绩排名进入本专业或自动化专业学习。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服务于城镇化建设,依托高新技术,培养符合电气工程领域的需要、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擅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应用型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自动控制原理、电力拖动控制系统、电力系统分析、建筑供配电、建筑照明、电梯控制技术、建筑防雷接地技术等,设置建筑供电与照明课程设计、施工管理与概预算实训、电气传动综合实训等实践环节,课程体系独具建筑电气和电力系统特色。

就业去向:本专业以强电为主,弱电为辅,强弱电相互融合,毕业生主要面向国家电网、建筑设计院、施工单位及电力系统相关行业,从事建筑电气设计、施工、科研、管理工作,也可继续攻读国内外电气工程学科的硕士学位。

承办第九届中国国际建筑电气节能技术论坛

   

在校企合作单位北京升华电梯有限公司实习

学生参加瑞萨超级MCU模型车大赛

学生课外活动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从事建筑电气和智能化领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监理和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工程能力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主修课程除基础课程外,还包括智能建筑环境学、建筑供配电与电气安全、建筑照明、建筑电气控制技术、建筑物信息设施系统、公共安全技术、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建筑物联网等。

就业去向: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人才是当今建筑业最急需的人才之一。我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强弱电结合、建筑设备与智能化技术结合,专业优势明显,在同类院校中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无论是在各大设计院还是在企业、行业主管部门,都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

创新实践活动赋予我们更多施展才华的空间

多校联合毕业设计让我们的交流更广阔

获奖的喜悦是我们最大的奖励

专业技能大赛是展示我们能力的舞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实验班)

本专业入学按“人工智能实验班”进行大类招生。大一第二学期结束时,按照专业志愿填报顺序和综合成绩排名进入本专业或人工智能专业学习

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面向社会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方向的需求,面向支持北京市十大高精尖产业发展的需要,依托建筑业,服务智慧城镇建设,培养能够从事城市计算、智能城市管理的软硬件高水平“创新型、实践型、复合型”一流人才。

主要课程:离散数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技术、数字逻辑、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计算机体系结构、软件工程、人工智能导论、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自然语言处理等。

就业去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是当今社会最为急需的人才之一,就业面广,起薪高。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在互联网等高新技术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等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信息科学、移动互联、通信、自动化、智能技术、建筑、医疗、航空航天等行业的开发、设计、研究、管理、教育等方面的工作,也可继续攻读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与中海外知名企业联合创建“移动互联创新研究中心”

在2016年第七届蓝桥杯全国软件与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中

计算机专业学生获北京赛区一等奖1人,二等奖1人,三等奖4人;计算机专业学生毛腾决赛获得全国二等奖

     

华北五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大学生计算机应用大赛二等奖获奖作品:动态双向定位及最佳路径搜索系统

       

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我院计算机系教师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实验班)

本专业入学按“人工智能实验班”进行大类招生。大一第二学期结束时,按照专业志愿填报顺序和综合成绩排名进入本专业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习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智能建筑领域背景,服务北京市城镇化建设,注重强化学生的人工智能建模与算法设计分析能力、解决建筑等行业人工智能应用问题的实践能力,强调学生的个性化科学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能够进行人工智能理论与算法研究、核心技术开发与应用等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人工智能程序设计、计算机组织与系统、最优化方法、人工智能导论、机器学习、Python程序设计、自然语言处理、模式识别与智能感知、建筑信息智能处理、智能城市编程、多智能体系统等。

就业去向:人工智能专业人才是当今社会最为急需的人才之一,发展与应用前景广阔,各行业长期具有旺盛的人工智能人才需求,是国家大力支持的人才紧缺性新兴专业。就职单位涵盖各行各业,包括:互联网科技企业、高新信息技术企业、银行与金融企业、交通运输企业、医疗机构、科研机构和国家机关等单位,也可继续攻读相关学科的研究生学位。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人工智能专业实验室

         

名师进课堂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




编辑:王洋

 




北京建筑大学
西城校区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 邮编100044
大兴校区地址: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永源路15号 邮编102616
京ICP备案:09079300 文保网安备案:1101020003 版权所有 :北京建筑大学
版权与免责声明

微博账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