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平台

北建大成果荣登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科学委员会新闻简报

部门: 供稿:贺鼎 审核:何立新 发布时间:2024-03-20 阅读次数:

字号大小


近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共享建筑遗产国际科学委员会(ICOMOS ISCSBH)公布了2023年年终简报,以《长城的可持续发展与公共参与》为题刊登我校贺鼎副教授及其研究生团队针对长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实践成果。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是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国际专业咨询机构,是古迹遗址保护和修复领域唯一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在审定世界各国提名的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名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其下设的共享建筑遗产国际科学委员会(ISCSBH)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保存由具有不同社会和宗教背景的不同文化和文明长期建立的共享遗产而成立的组织,它研究并促进了对“共享”的理解以及多元文化相遇和相互影响导致的历史建筑遗产管理的讨论。其目标是促进遗产的共享,及其振兴、修复和保护,并通过专题研讨会和定期发布的简报,努力向激发年轻人对遗产保护的新鲜感和好奇心。

144f68a0599d4f7e9a326565b1c35e7a.png

ISCSBH简报封面

简报提及贺鼎副教授在悉尼举办的2023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年度大会(ICOMOS GA2023)所作有关中国线性文化遗产(LCH)研究的汇报,此次大会是每三年举行一次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全体大会第一次来到南太平洋地区,以“遗产的变化”为总主题,旨在回顾2020年以来世界发生的动荡变化,其中遗产扮演的角色与发挥何种作用,并讨论如何推动创造可持续未来。

贺鼎副教授的研究以长城为典型案例,针对该地区遗产濒危、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滞后等问题,依据《2030年议程》中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构建了包括遗产类型与密度、生态与地理环境、基础设施与支撑体系等在内的多元数据库。构建了涵盖15个要素的可持续发展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计算方法确定了长城沿线的发展优势类型和空间分布,为长城保护区的发展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该研究发表于《Land》国际学术期刊,是环境科学领域重要期刊(SSCI中科院2区),该期刊内容涉及土地系统科学、景观、城市研究、土地-气候相互作用、生物多样性研究和健康关系、土地建模和数据处理、生态系统服务以及多功能和可持续性等。

24d46554e8ff478384b259566ad9ad6c.jpg

利用三角图形法确定的开发适宜性类型(左);基于计算方法的北京长城文化带开发适宜性等级综合分区图(右)

c75fea15753146c0a15e4bcec9c94603.jpg

贺鼎副教授在ICOMOS GA2023大会上发言

同时,简报也重点提到贺鼎副教授及其“北京建筑大学&长城小站——‘长城营造社’团队”在北京长城脚下的延庆区石峡村开展的合作项目“‘长城营造社’非核心/非旅游开放区域可持续的遗产教育模式”,代表我校首获2023“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案例奖”(AWHEIC),成为30个从世界各地近百个案例中脱颖而出的具有一定当代前瞻性和示范意义的遗产教育案例之一。该奖项意在搭建一个专注于世界遗产教育模式创新的国际互动交流平台,构建一个以科创和跨界为特色、各方共建共享的世界遗产教育创新生态网络,以科学创新的跨界合作开辟遗产宇宙,从而领导和促进世界遗产教育的未来发展。

此次合作项目运用可持续发展教育(ESD)的理念和方法,从传统村落保护、长城文化阐释与展示、非物质遗产体验等角度,在青少年、遗产地社群、遗产专家和当地政府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共享建筑遗产国际科学委员会对相关内容的报道表明,我校相关研究和实践工作具有全球示范性意义。

18c8fb3da2d34627b4f254838ebdf5e6.jpg

北京长城沿线延庆区石峡村现状


af10ee2a54ad46f998e4d713269f10ba.jpg

26568ed638a74b5993e63a88effe0d2a.jpg

“长城营造社”项目主要活动——传统盔甲制作、搭建拱形、长城攻防战

编辑:任敏





北京建筑大学
西城校区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 邮编100044
大兴校区地址: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永源路15号 邮编102616
京ICP备案:09079300 文保网安备案:1101020003 版权所有 :北京建筑大学
版权与免责声明

微博账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