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建大

用青春奏响的混凝土交响乐

部门:土木学院 供稿:张红 审核:车晶波 发布时间:2016-08-24 阅读次数:

字号大小


       七月的北京,骄阳似火,盛夏炎炎。
       7月22日,在经历了一场特大暴雨的洗礼之后,北京碧空如洗,空气清新。位于南郊的北京建筑大学校园内,呈现出一片青春涌动的海洋。75所大学的校徽在阳光下醒目排列,75所大学的校旗在晨风中猎猎飘扬,500多名青年学子和指导教师组成的125支参赛队伍意气风发,朝气蓬勃地相会在祖国的首都。
       7月22日至24日,由国家教育部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教育与人力资源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建筑材料学科研究会联合主办;北京建筑大学、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苏博特”杯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混凝土材料设计大赛在北京建筑大学隆重举行。

青春圆舞曲

       本届大赛的宗旨是:学以致用,低碳创新。大赛吸引了全国拥有无机非金属和土木工程专业院校的目光。
       清华大学来了,同济大学来了,重庆大学来了,东南大学来了,哈尔滨工业大学来了,华南理工大学来了,厦门大学来了,台湾科技大学首次来参赛从海峡对岸来了,位于祖国最西部的塔里木大学也来了······

       全国大学生混凝土材料设计大赛是面向全国高校无机非金属材料与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的一项科技竞赛活动,每两年举办一次。全国大学生混凝土材料设计大赛旨在将课堂理论与试验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及团队意识,注重考察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是面向全国各高校大学生生的一项科技活动。大赛已成功举办三届。 天南海北的学子在发展现代混凝土技术的旗帜下聚集在了大赛这个大平台上,七年四届的成功举办,使“全国大学生混凝土材料设计大赛”正在成为中国混凝土后备军的金色摇篮。


       北京科技大学是此次大赛中成绩优异的代表队之一,他们获得了团队特等奖和唯一的一个个人特等奖,显示出了非同一般的实力与潜质。在大赛背景墙前,北京科技大学的老师与学生用青春的形体动作诠释了混凝土的内涵:凝聚与协同。六名青年学子与他们的指导老师用手臂环连的方式摆出了一个象征着稳定、团结、紧密、协作的造型,令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
       北京建筑大学在大赛中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作为东道主,学校的志愿者更是一群在校园里跃动的“紫精灵”。他们几乎承担了大赛中最辛苦、最硕碎、最不起眼的全部工作,那里需要他们,他们就在那里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地挥洒汗水、无私奉献。在大赛闭幕式,全体参赛代表用持久而热烈的掌声表达了对志愿者的敬意与钦佩。
       西昌学院由三位女生组成的代表队在大赛中格外引人注目,她们是从大赛创立以来,唯一的一个全部由女生组成的比赛团队。在人们的传统理念中,混凝土是汉子们从事的职业。而如今在大赛现场,看着一脸稚气的小姑娘挽袖上阵,不让须眉,她们的勇气与担当令人刮目相看。这三位女生最终以娴熟的操作获得了实践技能奖。
       塔里木大学是本次参赛队伍中地理位置最西的院校。他们代表队中的参赛选手从新疆塔里木盆地出发,先乘火车到达乌鲁木齐,再乘火车来到北京。乘火车一路东行,他们用了整整三天时间。到达北京的那天,正逢今年最大的那场暴雨。从火车站乘地铁往北京南部行走,到达地铁终点站后,他们又在大雨中行走了三公里才抵达学校。从北京到塔里木,往返就是近一万公里,他们是万里迢迢来赴赛。大家从他们不辞辛苦、风雨兼程的疾行中,感受到了他们对混凝土学识的向往与追求。诚然,令他们更心仪地是与数百名国内同业的精英学子的相识与交流。
       交朋友的机缘谁不珍惜。从挥汗如雨的现场较量到歌舞交汇的开心联欢,都是参赛大学生的青春舞台。与前三届不同的是,这次大赛精心安排了大学生联欢会,这使得多才多艺的学生有了更多的表达机会。由台湾科技大学与北京建筑大学的学生们共同演绎的歌曲《稻香》、由北京建筑大学表演的音乐诗歌朗诵《青春赞歌》、由重庆大学表演的男声小合唱《渴望光荣》、由东南大学表演的男声独唱《眼色》等十多个文艺节目,在联欢会现场引爆了高分贝的掌声,人们从他们的表演中领略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与底蕴。 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于华老师也来到现场,一曲沂蒙山小调将联欢会大学生们的热情推向高潮。

两岸结砼心

       盛夏的北京建筑大学,芳草青青,花木葱茏,极富特色的崭新建筑错落有致地散落在校园里,走进校园就像走进了公园。这里的恢弘的图书馆也吸引了台湾科技大学的学生。与前几届大赛相比,首次有来自台湾的高校参赛。 台湾科技大学派出了由营建工程系教授黄兆龙和教授张大鹏两位权威而资深的专家带队,由台湾科技大学的六位学生吴柏纬、李璜樱、卢奕羽、李亚儒、张明尧、林颖青,其中有两位可爱清纯的女生组成的代表队。张大鹏教授介绍说,他们都是校内学习好、有热情并且热爱混凝土的优秀学生。
       如此优美的环境,使前来参赛的台湾科技大学的选手格外开心,他们是第一次来大陆,第一次来北京。台湾科技大学四男两女的学生,文质彬彬,举止文雅,他们都说着轻柔地闽普话。对北京建筑大学的校园,他们赞不绝口;对此次大赛成功的举办,他们赞不绝口;对志愿者周到细致的关照,他们赞不绝口;甚至对宿舍楼里阿姨的服务与食堂的饭菜,他们同样赞不绝口。经过努力拼搏,台湾科技大学参赛的两个队分别获得了二等奖和三等奖,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黄兆龙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混凝土是全球性的,是非常重要的材料。两年前,宋少民教授邀请我们去重庆大学观摩上届大赛,今年我们就带着学生来参加比赛。台湾地区的混凝土大学生比赛以创意设计为主,而大陆从实践出发,十分注重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这也是我们非常看重的能力。从“万物归宗”的理念出发,从事混凝土的人需要拥有信念与功力,这就需要与同行交流,要有专业的体验,以建立永续的观念。这就是我们前来参赛的目标。
       张大鹏教授也强调带学生来参加学术性的交流,尤其是这种中华两岸学子的交流,非常有助于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学习,也非常有助于他们建立人脉和锤炼意志。他说在这次大赛上,我们遇到了大陆土木建筑领域顶级的专家和后备力量,未来是他们的,他们是精英,是未来的主导。与他们交朋友,与他们这种面对面的现场交流与比拼,与他们一起克服困难、接受挑战,会让学生的思维受到训练,同时也能从大陆学生的身上学习到他们的思维与方法,相信学生们会受益终身。
       在大赛中,许多选手也从台湾科技大学师生们的身上学到了许多知识与品行。黄兆龙教授在大赛期间做了《由永续到废弃物再利用的混凝土思想体系》的学术专题报告,200多名老师与学生聆听了黄教授带来的国际混凝土界的前沿思想理念与产业信息。如:混凝土在预拌和预制生产上,要做到废物原料应用的持续低耗能和低碳排,保持永续性,达到零污染、零废弃、再利用的绿色营建目标。又如:保护系统地球,捍卫物种生机,务实节能减碳,资源合理利用。黄教授还介绍了“生态绿建材”、“低逸散健康建材”、“高性能绿色建材”、“再生绿色建材”等等,给与会者带来新的启发。
       海峡两岸的混凝土同仁,尤其是年轻一代在大赛中互相欣赏互相帮助,从相识到相知,成为这次大赛中的一段佳话。

薪火永相传

       这三天的北建大,不仅是青春激荡了三天的北建大,也是全国混凝土行业专家学者聚集注目了三天的北建大。
       怀着对混凝土的关心与热受,老一辈泰斗级的专家廉慧珍来了,覃维祖来了,徐永模来了,阎培渝来了······年富力强的中生代专家钱晓倩来了,宋少民来了。还有带队参赛的近百名老师也来了。
       本次大赛由海峡两岸德高望重的混凝土资深专家组成了顾问委员会,他们是廉慧珍、徐德龙、缪昌文、覃维祖、黄兆龙、钱晓倩;有深孚众望的行业领导组成的组织委员会,由徐永模、肖国庆担任组委会主席,由戚承志、刘加平担任副主席,还有48位专家担任委员;有年富力强并具有深厚混凝土产业实战经验的专家团队担任技术委员会,主席由阎培渝、宋少民担任,还有42位专家担任委员:由经验丰富的专家担任裁判委员会,梁文泉担任主席,韩建国、庞超明、陈向峰、韩小华、师海霞、谢开嫣等专家担任副主席,同时大赛还邀请了数十名北京地区混凝土搅拌站总工程师、实验室主任和高样教师担任委员。
       水平一流的专家团队确保了大赛优异的专业水准和技术权威。大赛开幕式的当天,许多关心大赛人领导与嘉宾都来到了现场。近700人留影的超级人墙巨阵像混凝土砌筑的长城耸立在校园,令人震撼。
       7月23日,在“苏博特”杯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混凝土材料设计大赛开幕式上,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会长徐永模致辞,徐会长代表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向与会的嘉宾和参赛的老师、学生表示感谢,尤其是感谢学生能对混凝土这个材料科学的选择和热爱,也感谢北京建筑大学对此次大赛付出的努力,他对大赛给予了高度评价与期待。他说教育部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联手主办大赛,使全国大学生混凝土材料设计大赛成为了一个有品牌的、全国性的、有国际影响力的教学实践活动,相信在教育部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在行业同仁的鼎力支持下,大赛将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徐会长还介绍,混凝土材料与建材行业其他材料相比,非常有特色也很有前途,混凝土行业的产业链非常长,从混凝土材料到工程应用,混凝土无所不在,我们就生活在混凝土的世界中。混凝土行业的创新链也非常长,我们行业的科技工作者、企业家、学生都处在行业创新链的某个节点上;我国混凝土工程量占全世界的50%以上,中国也在不断刷新着各种混凝土建设纪录,因此,我们这代人要承担起中国混凝土行业创新发展的历史责任。徐会长分析,未来我国人口会越来越多,生存空间也越来越有限,未来建筑将会呈现向空中、地下、水下发展的趋势,这些人类生存空间的拓展,离不开水泥和混凝土;中国也正在走出去、国际化发展,走出去要靠中国创造的技术,当我们走出去的时候,混凝土材料也会遇到一定的挑战和机遇,如高铁需要的高性能混凝土等。
       北京建筑大学副校长李爱群致辞时指出,作为本届大赛的承办单位,能够邀请大家来北京建筑大学,是一次非常难得的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北京建筑大学是北京市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和北京市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是一所具有鲜明建筑特色、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是“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技服务基地”、“北京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建筑遗产保护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是北京地区唯一一所建筑类高等学校。李爱群表示,此次大赛可以激发学生创新创造的火花,充分展示学生的才智,为我国建设事业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北京建筑大学作为承办单位,将全力以赴,为大家提供良好的竞赛条件。
       教育部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肖国庆表示,此次大赛,来自全国高校混凝土专业师生齐聚,向社会展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和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大赛旨在将课堂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团队意识。大赛已成为国内混凝土专业参与度广泛、知名度较高、影响力较大的平台,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培养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刘加平说,混凝土大赛是展现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机会,也是互相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苏博特股份致力于推进行业的交流与技术进步,先后与东南大学、重庆大学联合承办第二届、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混凝土材料设计大赛",今天,又配合北京建筑大学承办第四次大赛。苏博特股份坚持开放、创新、诚信、共赢的核心价值观,加强与高校等科研机构的合作,努力打造成创新创业的平台;秉承追求卓越、成绩理想的企业精神,热诚欢迎与会专家的指导和同学的加盟。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教育与人力资源委员会理事长宋少民在开幕式上也作了激情发言,他表示,近20年来,中国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中华民族在世界工程界创造了奇迹,但同时我们也面临严重的资源、生态的压力,中国建筑业和中国建材业必须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中国混凝土产业正在面临着艰难的转型升级,在这个混凝土产业历史性的变革过程中,行业需要一大批有创新意识的、有实践技能的、了解现代混凝土的新一代青年人才。全国大学生混凝土材料设计大赛就是为全国行业人才培养搭建一个实践锻炼的重要平台。此次大赛,邀请到了北京业界近40位专家级的裁判,他们塑造过北京最高的大楼、北京最现代化的地铁、公路等多个重点工程。大赛寄希望于全体参赛选手,希望各参赛队能赛出水平。
       开幕式上,CCPA教育与人力资源委员会秘书长、大赛副裁判长韩建国代表裁判宣誓,北京建筑大学潘硕代表参赛学生宣誓。
       本次大赛内容由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两部分组成。理论知识部分采用闭卷笔试形式,所有参赛队员均需参加笔试。笔试内容涉及混凝土原材料与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新拌混凝土性能、硬化混凝土性能、高性能混凝土、新型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纤维增强混凝土等)性能。题型为单项、多项选择题和简答题。实际操作部分为现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拌和及性能测试。本次大赛设计主题是“C30大流动性混凝土”。技术评议组和裁判组根据配合比设计的合理性、现场拌和操作的正确性、拌合物的工作性进行评分并确定名次。

自有后来人

       混凝土是构建工业大国的核心基础材料之一,混凝土行业重要的产业价值正在被社会广泛认知。中国是世界上混凝土生产和消费量最大的国家,与混凝土紧密相关联的产业如中国水泥、中国砂石骨料、中国外加剂、中国矿物掺和料和中国混凝土机械设备等产能规模均居世界之首。混凝土正对全球人文和自然环境都已产生了深刻和持久的影响。现代社会中的各类建筑物与构筑物大都是用混凝土构建,楼宇、道路、高铁、地铁、桥梁、管道、机场·······按照结构体积计算,80%以上材料都由混凝土构成,混凝土已经在宏观与细节上,深入渗透进每一个人的生活。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预制混凝土与预拌混凝土的销售额占建材工业的20%左右, 2014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产业年销售额超过一万亿元,达到10400万元,成为中国建材行业中规模最大的的产业。2016年,混凝土产业依然延续了这种态势。
       正是在这种混凝土产业波澜壮阔的发展进程中,大学生混凝土材料设计大赛才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大家都在关心大赛会成就多少年轻的才俊,会给行业的发展播撒多少优质的良种。
       7月24日,紧张的比赛结束了,用青春奏响的混凝土交响乐摁下了本次大赛的最后一个音符。参赛选手在互道珍重、依依惜别的气氛中参加了大赛的闭幕式。闭幕式由韩建国主持,大赛总裁判长梁文泉教授宣布获奖结果并主持颁奖仪式。北京科技大学刘宇荣获大赛个人特等奖。团体奖获奖名单详见附表。

        比赛结束了,但是人们忘不了生机勃勃、青春逼人的蓝色方阵,忘不了选手们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参赛的身影,忘不了大学生们一边拿起计量器认真配比、一边抄起铁锨搅拌砂石水泥的壮观场面,忘不了那一曲用青春键盘敲响的混凝土乐章。
        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党委书记何立新在大赛闭幕式上动情地说:“我们没有被‘7.20’的暴雨冲散,恶劣的天气让我们更加团结一心、众志成城。这些天的相处,让我认识了来自天南海北年的优秀学子,你们赛场上的专注和联欢时的笑容给我们留下了精彩而又难忘的回忆。在紧张比赛的三天中,我常常牵挂,不知你们过得好不好?北建大的饭菜是否合口,住宿是否习惯,校园的环境是否舒服?当我穿梭在校园时,总能看到同学们讨论设计、动手实践的场景,这种爱思考、重实践、求真理的氛围让我不禁渴望再回到大学生活,那充满学术与乐趣的无忧时光。”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葛勇为大赛做技术点评,葛教授表示,此次大赛参赛队伍的整体水平较往届有所提高,理论考试方面,有相当一部分队伍理论考试成绩非常高,远远高于平均水平,说明这些队伍知识掌握比较全面,但也有部分队伍的成绩较低,这些队伍的前期准备不够充分。希望这次大赛能够起到促进参赛学生提升自身素质、拓展视野,为以后在行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张大鹏在闭幕式上说,台湾学生来参赛,要面对的是全中国最优秀的学生,所以大家都是报着学习的态度,两岸混凝土技术和应用在一些细节方面还是有所差异的,此次大赛,也是两岸互相学习交流的过程,有这样的学习交流的机会,对来参赛的台湾学生和老师都是很好的机会和很大的收获。
       清华大学覃维祖教授分享了自己参与大赛的心得,他说混凝土这个材料就像是中药一样,用不同的原材料进行不同的组合,根据不同环境、工程的要求来配制满足不同工程要求的混凝土,就像一个中医用不同的草药根据病人不同的病症和环境需求开出不同的药方一样,并且这个过程是千变万化的,非常有魅力。我们看到所有参赛学生和老师都是认真、积极、热情的参加比赛,这说明了我们混凝土事业后继有人!混凝土的事业,不是短跑,而是长征,是马拉松比赛,需要长期的努力,不断学习探索。
       作为本次大赛组织策划中的灵魂人物宋少民教授表示,既然是比赛就有胜有负,不一定非要拿奖,最主要的是学习交流,大赛举办的目的是打造高校老师学生学习交流的平台。为什么主办方要在这个时候坚定不移的推动大赛?因为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混凝土技术正处在一个重要的革命性时期,这个时期变化太快、太多,技术太复杂了,像一个万花筒,在这样一个变革的时期,学生包括老师都应该不断学习,追赶时代,与时俱进。 我们要在创新的氛围中培育和引导好青年学生。我们不光要建房子,还要解决资源和生态问题,我们应该而且必须把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混凝土行业交到下一代手中!





北京建筑大学
西城校区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 邮编100044
大兴校区地址: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永源路15号 邮编102616
京ICP备案:09079300 文保网安备案:1101020003 版权所有 :北京建筑大学
版权与免责声明

微博账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