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建大

大胆创新 方能傲立潮头—专访北京建筑大学校长张爱林

来源:人民日报 供稿:高蕾 审核:孙冬梅 发布时间:2016-04-08 阅读次数:

字号大小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新的五大发展理念,并将创新理念放在首位,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为创新型大学建设带来了重大历史机遇和发展契机。
       如何以创新为引领,运用“颠覆式”创新思维,打破传统发展轨迹,特色制胜,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在国际竞争中异军突起、傲立潮头,为此,记者专访了北京建筑大学校长张爱林。
       记者: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过程中,创新的紧迫性、重要性?
       张爱林: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国内经济新常态呼唤创新驱动、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呼唤创新型大学,创新不是著名大学的专利,我国教育创新的大逻辑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这是一个需要创新型大学而且产生创新型大学的伟大时代!建设创新型国家和高等教育强国必然要求培养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型大学,建筑业转型升级也必然要求建设创新型建筑大学和建筑类学科,北京建设世界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和四个中心定位更是要求建设世界一流的创新型大学和一流的创新型学科。
       一些后发优势建成的世界一流大学已有成功经验,以创新体制机制为根本,聚集世界一流人才。作为地方大学必须打破狭隘的“一亩三分地”观念,改变效仿“高大全”大学指标的传统发展模式,要自主创新,突出服务区域和服务领域特色,把准需求导向、问题导向、一流导向,另辟蹊径,弯道超车,异军突起。
       记者:创新必须要克服保守,必须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第一步,当是理念和制度的创新。
       张爱林:是的,当前我国大学的突出问题就是保守有余,创新不足,封闭有余,开放不足,还没有充分发挥好引领未来、支撑发展的作用。五大发展理念把脉了我国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真正为我国高等教育指明了发展目标、创新方向、改革举措和发展路径。大学创新,首先要进行理念创新,此之谓“敢想”。大的“敢想”要从国家民族发展的意志和时代的要求着眼,把创新理念落实到我国未来建成高等教育强国目标上和建设过程中,创新大学观,创新人才观,前瞻性地用“将来时”创新思考未来大学、未来学科、未来课堂、未来工程实践的教育模式,大胆创新改革不适应的体制机制,敢于打破多年来高校身份管理的壁垒,给予机会均等政策。小的“敢想”即优化调整学科专业设置,改革以往标准化、工厂式、放羊式教育模式。教育者要把创新理念落实到学生个体成长发展各个培养环节,使教师从讲台上的智者变为学生身边的指导者,变为创新示范者和引领者。
       同时,要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此之谓“敢干”。创新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首先必须有学术大师和拔尖青年教师,重中之重就是建立打破身份壁垒的人才机制,聘任一批国内外著名的学术“大师”参加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青年教师是最大的创新潜力股,而创新具有不可预见性,事先我们并不知道谁能创新成功,因此,领导者和管理者就要培育学术土壤,营造创新文化、创新环境、创新机制,使青年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成为他们创新创业成功的筑梦者。
       记者:大学的功能中,科技创新与文化传承都非常重要,在这两方面,如何实现创新?
       张爱林:大学的科技创新,一定要做到“顶天立地”。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建筑业要向绿色化、工业化、信息化转型升级,这为北京建筑大学提供了难得的重大发展机遇。“顶天”,就是要面向建筑类学科前沿,着力服务北京世界一流和谐宜居之都、设计创新之都建设,顶层设计校园“两高布局”,即把大兴校区建成高质量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把西城校区建成一流的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和研究生培养基地,聚集一批世界一流建筑大师、规划大师、工程大师、营造大师,支撑北京设计创新之都。
       “立地”就是要接国家建筑业转型升级之地气,接首都北京新定位之地气,建设海绵城市研究院、应对气候变化等研究中心、城市管理大数据库和设计平台,推进城市绿色发展、城市设计、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智慧城市、建筑工业化、城市废弃物综合利用、城市雨水控制与内涝防治、地下综合管廊等方面科技创新,使科技成果转换为现实生产力。
       北京建筑大学作为“国家建筑遗产保护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肩负着保护古都北京这张“金名片”的重任,已经形成建筑遗产保护领域本硕博到博士后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同时开展历史城市与古村镇保护、建筑遗产保护修缮、建筑遗产数字化等多个学科方向研究,与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合作培训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国家文物系统建筑遗产保护专业人才,让中华民族优秀的建筑文明不断发扬光大。在创新中谋发展,在创新中建一流。我们必须与国家发展战略、建筑业转型升级、首都北京新定位同向同行,建设具有鲜明建筑特色的创新型北京建筑大学,争当“古都北京的保护者,宜居北京的营造者、现代北京的管理者、未来北京的设计者、创新北京的实践者。”

(本报记者 赵婀娜)





北京建筑大学
西城校区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 邮编100044
大兴校区地址: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永源路15号 邮编102616
京ICP备案:09079300 文保网安备案:1101020003 版权所有 :北京建筑大学
版权与免责声明

微博账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