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建大

长安街如何更舒适

来源:《北京青年报》2003-01-09 发布时间:2003-07-07 阅读次数:

字号大小


城市的主要街道,除了承载交通之外,也是城市的窗口。建筑与环境的大格局固然重要,但关系到人们行为的街道设施更不能忽视。身为居民和游客,渴望方便、有序而周到的街道系统,具备了人文关怀的街道能够提升整个城市的文明形象。

  长安街作为国家大道、神州第一街一直以来都是中外游人来京的必到之处。为了展示首都的良好形象、迎接奥运,经过前一段时间的整治,长安街的面貌已有了很大改善。如何给游人留下更美好的印象和更多的方便是长安街仍然需要改进的方向。为此,由首都规划学会牵头,联合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等6家单位对长安街进行了细致地调研。   日前,记者来到北京建筑工程学院采访了建筑系姜中光和戎安教授。据介绍,从2002年4月接受这一课题后,他们从环境行为学的角度,针对西长安街的情况组织了师生进行实地观察、体验,历时几个月提出了大量有建设性的意见。

  ■没有出租停靠站,走细了游客的腿

  目前的长安街禁止出租车停靠接送乘客,也不允许旅游大客车行驶。长安街是中外游客旅游观光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还集中了一批重要的公共建筑。出租车作为人们出行的主要工具之一,无法在长安街上就近上下车给行人带来了很大不便。作为建筑专家,他们建议在某些地方设置出租车临时上下车点,也可利用某些公共建筑门前广场、空地供乘客上、下车。也应允许旅游大客车通过或增设专用长安街旅游观光大客车进行观光活动。

  ■找不到售卖亭,只好买流动饮料

  通过调研他们还发现,西长安街已按统一设计,建有五个售报纸杂志的报刊亭,饮料商亭也仅有三个,这还远远不能满足行人的需要,导致小商贩游击出售影响市容。他们建议增设小型活动式饮料销售点,也可与报刊亭结合设置。针对公共厕所数量少且标志不明显的问题,应在地下通道处搞活动式公厕并设置标志加以指引。

  ■绿化是摆设,可看不可入

  曾经经过整治后的长安街扩大了沿街绿化面积,加大了绿化深度,增加了层次感,但有的绿地重视了大片几何形绿地的构图,对增强人与绿化的亲近性方面尚显不足。建筑物前成片绿地,除应具有观赏性、美化街景外,有的应设计成游人可进入式,增加绿化与人的可亲近性,形成街道———建筑———绿化的“硬软结合”、“虚实互补”,密切“绿化———空间———人”三者之间的和谐关系。

  ■公交站无雨篷,只好躲在树阴下

  出行长安街公交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西长安街路北有公交站7处,路南侧5处。天安门广场西侧1处。共有18条公交线路。地铁站3处。公交站点位置有两种:人行道边式与非机动车分隔带式。经过调查发现,各站点均无候车棚,乘客到站点附近的树阴下躲避骄阳,雨天可躲雨,车到后再奔向站点,增加了乘车人与非机动车交叉的不安全因素。可以通过征集长安街专用候车棚造型设计方案,解决乘客日晒、雨淋之苦。将分车带上的候车站点改为人行道边式的候车站点,既可利用树荫遮阳,又可减少人车交叉。

  词解

  环境行为学———随着城市化进程急剧发展,提出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要求:一是环境的高效、方便、卫生等物质条件,二是要有高情感的精神享受和满足。20世纪后半叶,国外学者进行人类行为与人类生存环境相结合的研究,形成了人类生活的行为与物质环境相结合的环境行为学,为规划设计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和启发了新的设计理念。

                             赵晓莅




北京建筑大学
西城校区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 邮编100044
大兴校区地址: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永源路15号 邮编102616
京ICP备案:09079300 文保网安备案:1101020003 版权所有 :北京建筑大学
版权与免责声明

微博账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