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大故事

【建大故事】纳言敏行 于无色处见繁花:记建筑学院教师李学兵

部门: 供稿:姚驰 曹洪涛 摄影:姚驰 审核:孙冬梅 发布时间:2016-03-25 阅读次数:

字号大小


       冬日的北京,大风吹来的好天气。在宋庄9号院一间宽阔的工作室里,造型各异的雕塑作品和制作小样随意摆设其中。我校建筑学院教师李学兵身着黑色的毛呢短款大衣,接受了采访。他的语调平稳,对于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总是认真思索片刻之后方给予回答。“我在考大学时很偶然地选择了雕塑专业,现在做雕塑成为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我对此感到非常满足,也很幸福。”在访谈间隙的短暂沉默中,李老师望着身旁的雕塑出神,在窗外冬日的光影里,他仿佛也成为了雕塑作品中的一员。

  李老师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专业,曾参加韩国Goyang国际户外雕塑展、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展,首届中国当代青年雕塑作品展,奥林匹克国际美术大展等多次展览,作品也多次被内地,香港,海外私人和机构收藏。2015年12月7日,他携四件作品参加由马耳他文化部和桑塔露琪亚(Santa Lucija)市政府主办的<<静园>>国际艺术展,获得较好反响。其中一件作品<<祈祷>>被马耳他总统玛丽·路易斯·科勒略·普雷卡(Marie Louise Coleiro Preca)收藏,并应邀赴总统官邸与玛丽·路易斯·科勒略·普雷卡总统亲切交流。玛丽·路易斯·科勒略·普雷卡对李老师创作的<<祈祷>>这件作品传达出来的简洁宁静的形式感和对“美好和平的祈祷和祝福”的意境表示了由衷赞赏。

 

  

坚定的求学之路

  “我的家人没有从事艺术工作的。如果要说对于艺术的最初印象,那应该是外婆在鞋面上秀的纹样;过年时母亲用面团捏的小动物。”1975年5月,李老师出生于山东省新泰市的一个小山村。自幼喜欢涂涂画画,无论是小人书还是动画片里的形象角色都成为他的表现对象。没有专门的图画本,作业本的背面、甚至是教科书的边边角角都成为他表达灵感的地方。为此,幼年的李学兵没少被老师和家长数落。

  在上大学之前,他上过当时的中等师范学校,教育学院的专科,还做过中学教师。作为一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经历也可谓丰富。然而“美院之梦”却一直像一块石头压在他的心头。他明白,考上美院,真正走上艺术之路,才是他一直的追求。“那个年代能考上清华美院(时称中央工艺美院)或者中央美院这类学校还是很难的事。由于招生少(清华美院每年招收15人,中央美院隔年招收8人),竞争非常激烈。据我所知最长有学生考了八年。”关于压力,李老师说虽然有,但对此也比较坦然。“也许是失败的打击已经成为家常便饭,我身边的同学总有着‘二十年后还是一条好汉’的积极态度。”艰苦的成长环境造就了他乐观的精神,对于自己所奋斗的艺术道路,他从未迟疑。

 

  1998年,李老师考取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2004年成为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硕士研究生。在专业学习的道路上他始终在坚持“坚定自己的梦想,不轻言放弃。也许最终未必成功,但至少我们是走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回顾自己的求学之路,他这样总结到。

 

 自我愉悦的创作历程

  谈起如何接触雕塑艺术,李老师讲述了一段趣事。了解到他酷爱画画后,他的一个亲戚送给他一个装有油画颜料和工具的箱子。当时他想,这就是实现自己梦想的“武器”。可是,当他去参加高考培训班时才了解到,学习油画所需要的颜料、油画布这些材料比较昂贵,自己负担起来颇有困难。就在此时,雕塑走进了李老师的视线。只需要准备些泥巴,就可以进行雕塑的练习,泥巴还可以反复使用。他觉得这可真省事,干脆转而学习雕塑。“其实现在看起来雕塑往往需要铸铜,或转换成石头、木头等材料,成本比油画可高多了”。李老师笑着说。

  正式开始雕塑的学习之后,李老师才发现泥土反而比画笔用着更加的顺手。泥土的气息让他想起了自己生活的村庄,回忆起了童年玩泥巴的经历。泥土包裹着他的记忆,凝结着他的情感。把泥土握在手中,他的心里觉得非常的踏实。在朋友看来,李老师是一个话不多的人,但他愿意倾听别人滔滔不绝的讲述。作为一个艺术创作者,他的内心世界是细腻而充满激情的。一件雕塑作品从立意构思,到创作完成是一个时间相对漫长的过程。其间既有情感的流露,又有理性的控制,甚至还有逻辑的推理判断。空间感和材质的可触感是雕塑表现的优势语言,如何把创作者的情感用这种语言准确的表达出来,是每位雕塑家一生的追求。

 

  作为一位具有创新意识的雕塑创作者,李老师将不同阶段人生历程和情感体验反哺于雕塑创作。“我个人较为满意的作品是《消失的记忆》系列和《唐韵》系列。前者主要探索民国人物与家具的组合,将人物的形体大小与家具所体现出来的等级秩序作一种差异化的结合,使作品在传统的表现基础上融进我个人的主观意识,使之与写实再现产生一种疏离。而《唐韵》系列主要是在传统题材的基础上的一种变奏。雕塑的形象是唐仕女,但人物形象和姿态的处理,以及色彩的搭配则是具有现代感的。借此讨论传统文化和当代意识的辩证关系。”通过敏锐的观察和不断的体悟,李老师借用传统文化的母题,将个体反思融入其中,完成了他的视觉艺术追求。 

 

勤勉育人 春风化雨

  自2007年至今,李老师已经在北建大任教近九个年头。在谈到几年来建大的变化时,李老师非常的感慨。从漂亮气派的新校区到学院更名为大学,从博士点的建设到高端人才的引进,建大这些年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能够成为建大建筑学院的一名教师,和同学们教学相长,共同进步,他感到非常的快乐。“作为一位教师,我认为认真的态度和敬业的精神是最为重要的。每一位学生都具有自身的个性和潜力。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因材施教,并从中挖掘出学生的潜力,是教师应尽的责任。”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广泛收集资料,制作教学课件,与学生深入沟通,认真对待学生的每一个问题和每一份作业,争取让学生在学习中能有最大的收获。

  作为一名美术老师,谈到建筑和雕塑的关系,李老师有着他自己的思考。“在古代西方,很多雕塑家也是建筑师,古希腊的菲迪亚斯创作了雅典娜和宙斯神像同时督造雅典卫城;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大卫》的作者米开朗琪罗,设计了圣彼得大教堂;意大利艺术家贝尼尼是巴罗克时期最著名的雕塑家和建筑师;当代的建筑师,景观设计师如柯布西耶,野口勇,林璎等人与绘画或雕塑也都有不解之缘。我觉得不论是雕塑还是建筑,都讲究视觉搭配、空间造型,色彩协调。一些当代的建筑模型缩小了几乎是一件完美的雕塑,而一些抽象雕塑与建筑外形又异曲同工。空间,材料和色彩可以说是建筑与抽象雕塑的一个共同特质,在视觉方面的审美体验具有一致性。特别是在城市中,建筑和园林承载了一座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城市雕塑则充当了人与环境(建筑和景观)之间的中间介质,它依托于环境而存在,同时能有效地激发环境的活力,增进人与环境的沟通。因此,在城市规划建设的视域中去研究建筑和雕塑,将会获得更深刻的认识。”

 

  问及如何将雕塑艺术的审美感受传递给学生时,李老师说:“审美感受不能强行灌输,但是可以逐步培养。通过美术课的学习以及艺术史作品欣赏,可以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提高自己的艺术体验和审美判断能力。“艺术当随时代”,艺术作品也没有固定的判断标准,由于不同的创作理念和艺术追求,而形成作品的风格迥异这是正常的。我们无法将毕加索和安格尔放到一块儿比,齐白石同样看不懂杜尚,因为他们不在一个“坐标系统”。同样,艺术审美感受也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个人的生命体验和情感共鸣。”美术课象设计课一样,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产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李老师注重平等,融洽的学习氛围,在学生的眼里中,他是一个如同朋友一般富有亲和力的老师,总是在润物细无声的教学过程中传递着他的艺术思考。

  多年的创作历程使得雕塑已经成为李老师自我表达的重要方式。时至今日,谈及雕塑创作的动力,他眼中依然饱含深情:“虽然一件作品可能包含了我的诸多想法,但当我拿起泥土,我首先感受到的是愉悦和欣喜,就像孩童时期玩泥巴般的满足。”也许正是由于存留着这份最初的感动,李老师的艺术之旅才如此的坚定而执着。                            

(2016年初春)





北京建筑大学
西城校区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 邮编100044
大兴校区地址: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永源路15号 邮编102616
京ICP备案:09079300 文保网安备案:1101020003 版权所有 :北京建筑大学

微博账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