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平台

理学院举办第二期“博理-教师成长系列沙龙”活动

部门:理学院 供稿:刘春燕 刘茂省 审核:毛发虎 发布时间:2023-05-18 阅读次数:

字号大小


为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理学院于5月15日下午在基C-509会议室举办了“博理-教师成长系列沙龙”活动(二)。学院党委书记毛发虎、执行院长白羽、副院长王恒友、数科系副主任何强以及青年教师等2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由副院长刘茂省主持。

活动开始前,副院长刘茂省介绍了青年教师学术沙龙的目的与意义,表示要以学术沙龙为载体,为青年教师搭建探讨科研问题的舞台,帮助各位老师加强交流、增进思考,促进交叉学科的研究。

本期活动由数学与数据科学系数理统计方向的赵丽博士、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方向的陈琳琳博士两位优秀青年教师做主题分享。

首先,赵丽博士以“高维似乎不相关模型的检验问题”主题,介绍了高维似乎不相关模型。该模型与线性回归模型、低维似乎不相关对比,提出了一个新的检验统计量并研究其渐近分布,通过数值模拟比较了新检验统计量和传统检验统计量在功效上的区别。随后,陈琳琳博士以“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标记学习研究”为主题,介绍了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DNN)模型—规范相关自编码器(C2AE),用于学习来自特征域和标签域的潜在子空间以及多标签分类。

分享结束后,伴随着提问、思考与思想的碰撞,现场学术气氛迅速升温,各位老师进行了激烈的探讨。青年教师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方向,学院更好地了解了青年教师的发展状态,不同学科之间具有交叉合作的研究空间。


最后,党委书记毛发虎总结指出,基础学科时学校发展的基石,青年教师是学院发展的希望,青年教师除了要强化教学基本功外,还要在科研工作中紧扣学校特色,积极作为主动与其他学科开展交叉研究,同时主动融入科研团队进一步提高科研能,为理学院乃至学校的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理学院开展“博理-教师成长系列沙龙”活动,旨在为青年教师提供一个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加强学科交叉、促进学术交流的平台,在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同时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实现各学科融合发展。后续将广泛吸纳更多建议,围绕教师学术发展、学科交叉合作等组织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一系列沙龙活动。


编辑:章瑾





北京建筑大学
西城校区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 邮编100044
大兴校区地址: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永源路15号 邮编102616
京ICP备案:09079300 文保网安备案:1101020003 版权所有 :北京建筑大学
版权与免责声明

微博账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