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平台

建大文化论坛成功举办

部门:人文学院 供稿:陈荟洁 摄影:袁艺 审核:孙冬梅 秦红岭 发布时间:2022-11-29 阅读次数:

字号大小


2022年11月26日,以“增强文化自信,传承北京文脉”为主题的建大文化论坛(2022.冬)成功举办。国内城市文化领域知名专家结合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专题,分享心得,交流互鉴。论坛由北京建筑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主办,近300名校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及师生线上参会。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秦红岭教授主持论坛开幕,副院长侯妙乐教授主持专家主题报告。

北京建筑大学副校长李俊奇代表学校对各位专家、学者莅临表示欢迎和感谢。他指出,北京建筑大学是百年老校,今年适逢学校办学115周年,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建设和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已建设成为具有鲜明建筑特色、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是北京市高水平、特色型龙头高校。作为北京地区唯一一所建筑类高等学校,学校始终坚持“建筑味十足,北京味十足”的办学特色,北建大对北京文脉保护和文化传承义不容辞。文化发展研究院以北京建筑大学特色优势学科为依托,整合全校相关科研机构及文化优质资源,融入北京“四个中心”建设,聚焦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发展,开展北京文化发展战略、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等方面研究。本次“增强文化自信 传承北京文脉——2022建大文化论坛”是学校和文化发展研究院服务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具体举措。

论坛主题报告环节,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士林教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哲学系陈少峰教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金磊、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化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哲学学院沈湘平教授、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传媒与舆情研究所所长郭万超研究员、北京建筑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人文学院院长秦红岭教授等六位专家做了主题报告。

刘士林教授以《北京文脉变迁的理论逻辑与历史进程》为题,从北京城市的起源与特点、北京文脉变迁的语境与背景以及全国文化中心的历程与阐述三个方面展开。他认为,从历史上看,北京是一种政治—军事型城市,是中国城市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中原类型城市,文化功能尤其是文化消费功能发育不足。伴随新中国城镇化从政治主导型城镇化、经济主导型城镇化和文化引领型城镇化的变迁,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城市,日益注重人文城市建设。人文城市也是人民城市,是“以人文本”“人民城市为人民”在中国大地上的真正理论代表。

陈少峰教授以《灵境:运河文化的体验创新》为题,主要分享了以下几方面观点:第一,创意作为一种方法,有文化创意、技术创意两类,未来技术创意的比重会越来越大;第二,“灵境”的特征是沉浸式创新体验,是人文沉浸式与技术沉浸式的融合。运河文化包括建筑文化、水利文化、丝路文化、城市文化、码头文化、漕运文化、造船文化等七大方面,彼此互相影响,传承运河文化应注重文化体验,其方式不只是传统博物馆的展示和陈列,而是需要更多沉浸式体验。第三,传承运河文化可以构建大运河“元宇宙”,打造运河文化主题IP、形象IP、品牌IP等,通过打造整体的运河文化与当地城市结合的IP与特色文化体验,实现运河文化的综合创意与体验方式创新。

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加强20世纪建筑遗产认定和保护工作的金磊,以《北京20世纪建筑遗产的成就与建筑师》为题,梳理了20世纪中国四代建筑师为北京城市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尤其是以详实的一手资料分享了北京中轴线保护与申遗历程中建筑师的故事。他认为,中国建筑文化的自信源于“所学”“所思”的国际视野。他主要介绍了朱启钤、张镈、张开济和马国馨等建筑师为北京城市建设所做出的贡献。他认为,传播北京20世纪建筑遗产“人”和“事”的启示是,中国几代建筑师需要走进建筑先贤铸就的文化之所,领悟他们何以历久弥新,在传承中找到基因创新之根,为古都北京的现代化、国际化注入动力与“活态”。

沈湘平教授以《传文脉当续生生之德——以中轴线文化内涵凝练为例》为题,分析和追问北京中轴线文化内涵更为基础的理论根据。他首先从文脉传承说起,基于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他认为文脉既是自在的也是自觉的,文脉传承既要守正又要创新,既有历史基础又要有群众基础。在详细梳理当前北京中轴线文化内涵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沈湘平教授认为,目前我们对中轴线文化内涵的凝练,最深层次的基本精神没有说清楚,大量的文章都在如数家珍的“知道”层面,甚至有窄化、片面化、表面化的倾向。他认为,对北京中轴线文化内涵的理解应走向对人的生命的理解,后申遗时代的中轴线文化内涵凝练需要坚持几个原则:一要淡化工具理性,突出价值理性(人文性);二要淡化等级秩序,突出公共性和人民性;三要淡化与传统制度的关系,突出人类新文明形态的底蕴(时代性);四要淡化过程性价值,突出终极性价值(人类性)。他强调,中轴线背后所承载的是一种生生之德,目的就是让每一个人、让天下所有人都能好好活着,强调安所守位方能遂生,强调致中和而赞化育,强调生而有道则存之。

郭万超研究员以《大国首都与北京文脉》为题,主要阐述了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基本内涵、战略意义、优势条件和挑战差距等。北京全国文化中心的战略意义主要体现在落实“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的需要,是破除人口资源环境约束、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需要,是北京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寻求经济发展新动力的战略需要。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优势条件为文化设施水平全国领先,各类文化资源非常丰富,文化创意人才不断集聚,文化产业发展走在前列,交流平台荟萃作用凸显。但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还有明显短板,如体现首都水准和北京特色的文化精品力作不够多,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国际影响力和辐射力还不够强。

秦红岭教授以《文化认同视角下城市建筑遗产的情感价值与保护传承》为题,从文化认同与城市建筑遗产的情感价值、保护原则、叙事性阐释和传承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她认为,增进文化认同才能坚定文化自信。21 世纪以来城市建筑遗产保护理念与实践日益重视文化认同的价值与功能,保护城市建筑遗产本质上是保护城市文化认同,强化城市文化归属感。基于文化认同视角认识建筑遗产价值,需要重

视建筑遗产在建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以及增强城市归属感方面的情感价值,即建筑遗产价值、文化认同与爱国主义情感、公民自豪感紧密联系。在遵循遗产保护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基础上,秦红岭提出,建筑遗产保护应强化文化认同基础上的活化利用原则,即通过对建筑遗产的适宜性再开发和活化利用,发挥其蕴含的文化认同价值。在建筑遗产保护工作中需要重视社区参与和公众参与,在建筑遗产资源规划与开发利用方面,通过增强“可参观性”,让建筑遗产更好地传递意义及活化利用。她提出,对建筑文化遗产的一般展示性和介绍性阐释是不够的,需要在此基础上融入有故事性和参与性的叙事策略,才能提升民众的城市文化认同感,确保文化遗产有效传承。基于强化文化认同的“叙事性阐释”特征包括倡导多元主体共享建筑遗产话语权;对建筑遗产“物”的阐释转向关注“物与人的关系”;善于建构具有主流文化认同和价值导向性的阐释。最后,她指出文化认同构建与城市建筑遗产保护传承两者相辅相成,文化认同是城市建筑遗产保护传承的持久动力和基本目标,建筑遗产整体保护与传承是抑制城市文化和身份认同失落的重要路径。

本次论坛紧紧围绕“增强文化自信,传承北京文脉”主题,从多视角、多学科、多维度展开了深入探讨,取得了积极的学术成果,为建设人民城市、传承北京文脉、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助力。

编辑:任敏





北京建筑大学
西城校区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 邮编100044
大兴校区地址: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永源路15号 邮编102616
京ICP备案:09079300 文保网安备案:1101020003 版权所有 :北京建筑大学
版权与免责声明

微博账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