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平台

【2020高招】来,一起做青山绿水的保护者!

部门:党委宣传部 供稿:环能学院 招生办公室 审核:张军 仇付国 高蕾 发布时间:2022-08-10 阅读次数:

字号大小


编者按: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和家长更好了解北京建筑大学及2020年高考招生专业情况,即日起,学校在校园网、官方新媒体推出“招生微传单”专栏,展示各学院风采及学科专业特色,敬请关注。

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院长寄语

能源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环境和能源两大领域的技术是我们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我们的专业即是针对能源开发与利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而设置的。作为环境与能源领域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院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拥有先进的科研与教学平台,形成了成熟的 “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在建筑节能、清洁燃烧、暖通空调、可持续污水处理、海绵城市与水环境生态、城市节水、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形成了显著的学科专业特色和优势。着眼于环境能源领域的科学和实践,培养“高工程素质、强实践能力” 的创新型人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将继续发扬实事求是的精神,以追求卓越的创新态度,脚踏实地,砥砺奋进。欢迎有志于创新的同学们积极报考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与我们并肩作战,迎接环境和能源领域的挑战!

常务副院长 李海燕教授

 

国家级水环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研讨会

   

中法能源培训中心项目展示

   

国家级水环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研讨会

     

中美学生交流

学院简介

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是学校设立最早、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学院之一。现有“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北京市特色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环境工程(创新人才培养试点专业)”、“环境科学(创新人才培养试点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环境生态工程”等6个本科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和“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先后三次通过了住建部高等教育专业评估。还招收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中美合作“2+2”)班。

学院现有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市政工程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建筑与土木工程、环境工程专业学位授权点,还招收“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与技术”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建筑技术科学(热工方向)硕士研究生。

学院拥有10个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基地:国家级水环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建筑用能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及人才培养基地、北京市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构建与风险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建筑能源高效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国际合作基地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法能源培训中心、北京学者工作室等。拥有包括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在内的40余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此外,还有海绵城市研究院、中荷“未来污水处理技术”国际科研合作中心、工业余热利用与节能研究所、瑞士万通水质分析实验室等研究机构。

学院现有本科生1000余人,研究生500余人;在职教职工98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42人,专任教师86人中63人具有博士学位,超过73%,44人具有海外留学经历。近五年先后承担60余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际合作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科研经费7000余万元。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与美国奥本大学、明尼苏达大学、英国南威尔士大学、诺丁汉大学、日本东京大学、韩国湖西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等建立了良好的师生交流与合作关系,每年均有一批优秀毕业生到海外高等学府深造。近几年,学院每年考取研究生和出国留学的本科生比例稳定在三分之一左右,每年约3人获得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学院秉承学风严谨、崇尚实践与创新的优良传统,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科技创新和科技竞赛,全院超过70%的本科生在学期间,都有参与大学生科技项目创新项目的经历,每年有数十人获得省部级和国家级的各类奖励。

学院招生咨询联系方式:电话010-61209207;邮箱chenyafei@bucea.edu.cn。

学生参加世界水日活动

     

教学与学术交流会合影

       

韩国学员参观中法能源培训中心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国家级一流专业 \ 国家级特色专业 \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本科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良好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素养,具备计算机、外语应用能力和国际视野,掌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设计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建筑环境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暖通空调、建筑冷热源、燃气供应等。

就业去向:毕业生可以去设计研究院、工程建设公司、设备制造企业、运营公司、能源管理公司等单位从事采暖、通风、空调、净化、冷热源、供热、燃气等方面的规划设计、研发制造、施工安装、运行管理及系统保障等技术或管理岗位工作。

学生在实验室专业技术平台学习

       

校友返校与学校教师合影

         

实验平台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首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 \ 北京市特色专业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本科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掌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理论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专业创新和工程实践能力,有国际视野、特色突出的高素质复合型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化学、水力学、水处理生物学、给排水管道、水质工程学、建筑给排水、水工程施工与管理、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水工程经济等课程,以及课程设计、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

就业去向:毕业生可在城建、市政、房地产、环保等领域从事给排水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工作,主要去向如城市规划院、市政设计院、建筑设计院、市政工程公司、建筑工程公司、水务局、自来水集团、排水集团、环保公司、企事业单位基建部门和节能管理部门等。

给排水专业校友负责设计建设与运行的高碑店污水厂

         

国家级水环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中美联合培养)

首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 \ 北京市特色专业 \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本专业学制四年(“2+2”联合培养项目为国内培养2年,美国奥本大学培养2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2+2”联合培养项目为中美双学位)

培养目标:掌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理论知识,符合中美双学位要求,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工程教育背景的高素质复合型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化学、力学、水力学、水处理生物学、水文分析与水文模型、交通工程、水处理工程、工程项目管理等课程,以及城市水力系统设计、测量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

就业去向:中美联合培养项目毕业生可从事城建、市政、房地产、环保等领域的给排水工程/土木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工作。毕业生的主要去向是继续国外深造和到国外工程类岗位工作,也包括外资企业或中国建筑企业海外项目的技术、管理等岗位。


国际合作交流

           

学生获外国留学生奖学金

           

2017奥本寒假语言文化交流活动

             

首届暑期国际学校

环境类创新人才实验班

本实验班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实验班主要针对全球气候变化以及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大气污染加剧、水生态环境恶化、固体废弃物污染风险急剧增加、环境规划管理制度滞后等突出环境问题,根据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等新的政策方针,重点培养社会急需的应对气候变化、海绵城市建设、环境生态工程方向的环境类应用型创新人才。

应对气候变化方向

主要通过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温室气体减排与雾霾治理技术、环境评价与环境管理等环境领域前沿知识的系统学习,重点培养具有全球气候变化认识、了解应对气候变化管理、掌握资源循环利用与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复合型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毕业时授予环境科学专业学士学位。

海绵城市建设方向

主要通过环境与规划、建筑、市政、水文、水力、生态等工程领域交叉学科的系统学习,重点培养适应未来城市发展需求,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综合分析和实践能力的海绵城市建设急需的创新型高级技术人才,毕业时授予环境工程专业学士学位。

环境生态工程方向

主要通过区域生态规划、生态修复方案设计、污染控制工程设计等环境生态工程领域知识的学习,重点培养面向未来、具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和进行污染修复工程能力的实践创新型技术人才,毕业时授予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学士学位。

实验班第一年主要学习基础课,同时通过专业实践教育深入了解环境学科及各专业特点,两年后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攻读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或环境生态工程专业。

实验班采用本科生导师制,即学生在入学后第1学年通过双向选择的模式确定导师(包括聘请的企事业单位具有高级职称的校外导师),指导老师为学生4年内的学习、生活提供全面指导,一般情况下每位导师指导3-4名学生。

实验班将充分利用校内外的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校外实习基地等实践平台,结合环境领域涌现的新问题、新需求,重点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依托校内创新实验平台如下:

● 国家水环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北京市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构建与风险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北京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

● 北京市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国际合作基地

● 海绵城市建设研究院

● 建筑结构与环境修复功能材料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学生科技作品

             

学生研制的袖珍水泵演示装置

               

北京市化学竞赛一等奖

               

北京市创想杯一等奖

                 

全国挑战杯一等奖证书

环境工程(海绵城市建设方向)

“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覆盖专业

本专业入学按“环境类创新人才实验班”进行大类招生,大一第二学期结束后,按照专业志愿填报顺序和综合成绩排序进入本专业或环境科学(应对气候变化方向)专业学习。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服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服务国家新型城镇化”领域的重大需求,培养具有较强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掌握环境工程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方法,了解环境工程领域发展前沿及动态,具有环境污染防治工程规划与设计能力、施工及运营管理能力、环境监测与评价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际交往及团队合作能力,能够综合运用环境工程及相关学科理论和专业知识,可在设计单位、科研单位、学校、工矿企业、政府部门等从事规划、设计、研发、教育和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本专业的特色:立足北京,围绕京津冀,面向全国,服务城镇化,逐步形成以环境系统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城市水环境多目标管理、环境与市政等交叉学科为知识体系的海绵城市建设特色方向。

主要课程:除学习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计算机等基础理论知识外,还学习水力学、水文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影响评价等,以及城市雨水工程等特色专业课。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有环境工程实验、水污染控制课程设计、大气污染控制课程设计、城市雨水工程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就业去向:学生毕业后可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或在政府环境保护相关单位、规划设计与施工单位、环保企业以及科研院所等单位就职,从事环境工程及相关专业规划、设计、施工、研发、教育和管理等工作。

全国优秀毕业论文-谢剑飞

                 

暑期实践获奖

                   

化学竞赛一等奖

                   

挑战杯国奖二等奖

                     

十二五科技展

                     

参观垃圾填埋场

                       

实验室仪器

                       

人工模拟降雨-科技实践

环境科学(应对气候变化方向)

“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覆盖专业

本专业入学按“环境类创新人才实验班”进行大类招生,大一第二学期结束后,按照专业志愿填报顺序和综合成绩排序进入本专业或环境工程(海绵城市建设方向)专业学习。

本科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顺应我国当前应对气候变化专门人才紧缺现状而开设,立足培养具有全球气候变化认识、了解应对气候变化管理、掌握资源循环利用与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复合型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主要开设环境生物学、环境生态学、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模型、环境工程学、环境规划与管理、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温室气体排放监测与报告等专业主干和特色课程。

就业去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国内外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也可在科研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及减排技术研究、资源保护、资源循环利用工程设计、环境监测与评价等方面的工作。

教师承担欧盟国际合作项目

                         

学生参加北京市化学竞赛

                         

城乡生活污水污染治理调查社会实践活动

                           

本科生课余时间积极参加教师科研项目

环境生态工程

“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覆盖专业

本专业入学按“环境类创新人才实验班”进行大类招生,入学一年后,按照专业志愿填报顺序和综合成绩排序进入本专业或环境科学(应对气候变化方向)、环境工程(海绵城市建设方向)专业学习。

本科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国家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需求,培养具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和能力,了解环境生态工程领域发展前沿及动态,掌握区域生态规划、生态修复方案设计、污染控制工程设计等环境生态工程领域的技能,具有较强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合作实践能力,能够综合运用环境生态工程及相关学科理论和专业知识,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环境生态学研究、生态规划与设计、生态环境修复与建设、环境污染治理工程设计等方面工作的实践创新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本专业主要开设生态监测与评价、生态修复原理、土壤污染修复工程、生态规划与设计、生态水文学、水生态修复工程设计、水污染控制工程、生态模拟、流域污染控制与管理、城市雨水工程等专业课程。并配套环境监测实验、环境工程原理实验、生态监测实验、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水生态修复工程课程设计、城市雨水工程设计、区域生态规划与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

就业去向:学生毕业后可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或在政府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单位、规划设计与施工单位、以及科研院所等单位就职,从事环境生态工程及相关专业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研究等方面工作。

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实验室

                           

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学生参加生态环境论坛

                             

教师科研成果-水系生态改造效果图

能源与动力工程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 依托国家级建筑用能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北京市建筑能源高效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本科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围绕国家及首都地区能源动力领域重大需求,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全局视野,掌握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具有区域能源规划组织管理能力,具有新能源开发设计能力,具有建筑用能设计管理优化及合同能源管理能力,具有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可在设计、企业、科研、政府部门等从事设计、研究、开发、制造、安装、检修、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本专业的主干课程包括:工程力学、机械制图、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测试技术、燃烧学、制冷原理与设备、空气调节、制冷装置自动化、燃气输配、热源与热力管网、新能源利用技术等。此外,本专业注·重学生工程能力培养,设置完善系统的实验、实训、实习及实践培养环节。

就业去向:本专业就业率居学校前列,学生毕业后可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出国或在房地产公司、设计院、大型企业、研究所及政府等单位就职,从事合同能源管理、燃气运维(燃气集团)、供暖(热力集团)、热能工程、动力工程、制冷工程方面的研究与设计、产品开发、制造、试验、管理等工作。

                               
                               
                                 

发明专利

                                 
                                   
                                   
                                     

获奖证书

                                     

学生参加全国节能减排大赛

                                       

学生进行现场教学

                                       

学生实习



编辑:王洋





北京建筑大学
西城校区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 邮编100044
大兴校区地址: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永源路15号 邮编102616
京ICP备案:09079300 文保网安备案:1101020003 版权所有 :北京建筑大学
版权与免责声明

微博账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