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 供稿:方诗,王东志 审核:霍丽霞,周理安 发布时间:2023-06-19 阅读次数:
字号大小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统筹安排、一体部署,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强调“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自学校第一次党代会以来,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学校党委决策部署,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其中标志性科研项目取得突破,高水平科研成果、科研奖励数量显著提升,科研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学术话语权与影响力有力提升,不断深化校企合作,探索产学研新模式,持续落实“放管服”收获显著效果,高效推进学校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建设,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
一、标志性科研项目取得新突破
依托学校优势学科,强化科研项目的顶层谋划,2018-2022年新增各类科研项目2160项,年均增长9%,到校竞争性科研经费4.9亿元,年均增长6%。
聚焦标志性成果,竞争性科研项目再创新高。一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稳步增长,重点项目保持连续4年“不掉线”。其中,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准资助38项,学校整体资助率1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5%,人均获准资助数量在市属高校排名第二(并列),在全国建筑类高校排名第一(并列)。
1-1 2018-2022年获批国家基金重点项目清单
批准年份 |
国家基金重点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2019 |
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
张大玉 |
2020 |
玉米基因型-表型数据关联的智能处理方法与验证 |
郭茂祖 |
2021 |
模块化全装配大跨度钢结构智能和工业化建造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 |
张爱林 |
2022 |
刚-柔复合道面结构行为高精度仿真分析及长寿命体系构建研究 |
徐世法 |
二是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再创新高。2020年以来,牵头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总计4114万,单项国拨经费2429万元创历史新高。
1-22018-2022年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清单
批准年份 |
专项名称 |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2020 |
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专项 |
超大地震下的高层建筑倒塌试验和模拟技术 |
曾德民 |
2020 |
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专项 |
中低浓度典型有机污染场地生物修复关键材料与技术 |
高大文 |
2021 |
科技冬奥专项 |
北京冬奥会临时设施搭建与运维关键技术 |
张爱林 |
三是重点谋划学校特色社科研究领域,开展针对性培育工作,获准资助人文社科项目再创佳绩。2022年获准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项,其中年度项目2项,后期资助项目3项,资助项目数量较2021年翻一番;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立项6项,相较2021年增长50%。2021年获准资助北京市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2项,获批重大重点项目数量创学校历史新高。2019年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
四是主动谋发展,积极拓展项目获批路径。2022年首次获批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实施单位,获批5个推荐名额。同时,积极通过行业协会助推项目申报,本年度共获批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9项。
1-3 学校获批北京市科协2023-2025年度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实施单位及托举名额
二、持续落实“放管服”收获显著效果
2018-2022年,科发院(原科技处)持续优化科研体制机制,构建良好的科研创新生态。一是以“科创10条”为指导,实施“五增+三减+五优化”系列举措,制定或修订48项科研管理文件,积极落实科研经费“包干制”、科研管理“放管服”、科研人才“分类评价”等。二是创新全过程知识产权管理,深入优化知识产权全流程服务,强化节点管理力度,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突出转化运用导向;三是结合科研人才成长规律,对标阶段性重要科研成果,制定分阶段、分对象、分目标的“头雁”“骨干” “青椒” “种子”的四级培育体系;四是强化科研信息统计与研判,发布9期科研简报,为科技创新决策奠定基础;同时加大科研信息化建设,完成科研管理信息系统与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对接与数据共享,基本实现科研人员经费认领不上楼,科研考核少填表等。
学校的科研管理服务工作出真招,办实事,科研人员获得感不断增强,得到国务院督查组、市政府督导组高度评价,获得科技部时任部长万钢充分肯定。荣获2021年度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二级管理单位,获批首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费“包干制”试点单位,入选北京市委改革办确定的科研综合改革唯一高校典型案例,入选北京市科协科技成果评价改革试点单位等。
2-1 2021年度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二级管理单位证书
2-2 获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费“包干制”试点单位
三、智库成果社会经济影响不断扩大
2020-2022年,学校牵头组织报送并获得重要领导批示的专报共7项。其中,通过北京市市委办公厅报送1项,北京市教工委报送1项,北京市社科规划办报送3项,北京市规自委报送2项。学校始终服务首都城市建设重大需求发展定位,充分发挥学校优势研究领域特色,为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北建大”智慧。
3-1 2020-2022年专报报送情况一览表(科研类)
3-2 报送智库类成果展示图
四、高水平科研成果、科研奖励显著提升
2018-2022年,我校教师荣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励143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奖3项,2020年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13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3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1项。2022年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项;2018-2022年,我校教师发表论文6409篇,其中SCI 1636篇,SSCI 57篇,CSSCI 106篇,EI 813篇,高水平论文占比达到40%以上;2018-2022年,我校教师出版著作452部,参编标准规范170部;授权专利938件,其中发明专利657件。
4-1 2018-202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奖励证书
五、科研平台提档加速取得新突破
高规格的科研平台建设成为高质量科研成果的孵化器,自2001年学校获批第一个省部级科研平台“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起,现已建有28个科技创新能力强、国内外学术影响力高的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数量位居全国建筑类高校和北京市属高校前列。近年来,学校系统谋划科研创新平台体系建设新格局,优化平台结构分布,深化平台运行管理改革。新增北京节能减排与城乡可持续发展省部共建国家协同创新中心、城市基础设施与建筑绿色低碳技术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等重点科研平台,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高质量完成并通过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数据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周期评估。成立城市大数据应用研究中心、北京长城文化研究院、智能建筑与建造联合实验室等13个校级(联合)研发机构。
提档加速,强化动力。学校深刻把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重大需求,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汇聚传统优势学科,拓展新兴交叉学科,形成层次清晰、布局合理、支撑有效的科研创新平台体系,作为科研成果产生的沃土,以高水平、高质量、高产出的特征攻克科研前沿课题,扎实服务地方建设,代表学校科研实力与学术话语权。
5-1 获批高规格的科研平台
六、助推学术话语权与影响力有力提升
学校始终坚持面向学术和行业发展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家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行科研活动,近年来,学术话语权和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一是服务首都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需求,助力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建设。积极承担城市更新、文化遗产保护、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代表性项目,培育标志性成果;引领城市设计重要规范性文件编制,持续发挥政府决策咨询智库作用;深度培育北京老城保护更新基地,打造共建共治共享首都样板。二是推进科研项目实践育人,助力多层次“三师”人才培养。服务国家重大应急需求,牵头组织七省市大学生“返家乡”协助城乡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暑期实践活动;获批院士工作站,带动提升师生专业实践能力;举办学术实践工作营,培养创新型与应用型人才;完成培训中心移交及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服务行业及社会培训需求。三是培育高端交流平台,加速提升学术话语权与影响力。汇聚全球行业智慧和顶级学术资源,持续做强“北京国际城市设计大会”知名学术品牌;组织“大师讲堂”、明湖论坛等高端学术论坛,推动学科交叉融合。
七、深化校企合作,探索产学研新模式
学校不断优化科研创新体制机制,集聚学科专业、人才资源、创新平台和产业资源优势,各方协调联动,全面加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显著提升学校服务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主动与北京市东城区、西城区、石景山区、大兴区、门头沟区、延庆区、怀柔区、密云区、平谷区等地方政府深化交流合作,推动建设驻地服务机构(站)建设,积极响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发挥学校人才智库资源作用,推动学校科研人员服务发改委、住建部、工信部、环保部等国家主管部门以及北京市规自委、住建委、城管委、地震局、水务局、农业农村局等主管部门。探索“平台化、项目制”的校企合作模式,与20余家行业龙头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和产学研合作协议,年均对接企业需求交流 100余次。探索“揭榜挂帅”科技任务实施机制,制定了“揭榜挂帅”实施办法。加强对外合作落实的深度,充分发挥我校现有的基础实验条件和技术优势,与企业共建技术研发中心、实验室等协同创新平台,协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7-1 与怀柔区政府签合作协议
7-2 与北京市文物局签合作协议
7-3 与门头沟区共建乡村振兴实验室
7-4 与冯家峪共建乡村振兴产学研示范基地
7-5 与西城新街口共建北京老城保护更新基地
7-6 调研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
7-7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交流
7-8 中建科技集团交流座谈
7-9 调研北京排水集团
7-10 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7-11 首发集团调研
八、北京建筑大学学报影响力逐年提升
2019年,北京建筑大学学报被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收录,首次被国外数据库收录。2020年,北京建筑大学学报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土木建筑工程类期刊排名中位列第48/157,首次进入前30%;首次被评为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2021年,北京建筑大学学报被EBSCO美国艾博思科数据库收录。2022年,北京建筑大学学报成功获批北京宣传文化引导基金,成为全市获得2022年度第一批资助九个出版项目中唯一的高校主办期刊。
8-1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相关证书
8-2 北京宣传文化引导基金2022年度第一批资助项目
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引领,以推动科技进步、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服务人类和谐宜居福祉为使命,紧密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科技创新发展改革需求,开展前瞻性科学研究和系统性技术研发,从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平台建设、科研团队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影响力提升等方面入手,协同创新,不断提升科研管理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激发全校师生的创新活力。2018-2022年,学校新增各类科研项目2160项,到校竞争性科研经费4.9亿元,标志性科研项目取得新突破;持续优化科研体制机制,得到国务院督查组、市政府督导组高度评价,获得科技部时任部长万钢充分肯定。荣获2021年度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二级管理单位,获批首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费“包干制”试点单位,入选北京市委改革办确定的科研综合改革唯一高校典型案例等;发挥学校优势研究领域特色,为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北建大”智慧,牵头组织报送并获得重要领导批示的专报7项;我校教师荣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励143项;发表论文6409篇,其中SCI、SSCI、CSSCI等高水平论文占比达到40%以上;出版著作452部,参编标准规范170部;高质量完成并通过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数据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评估工作,成立13个校级(联合)研发机构;组织“北京国际城市设计大会”“大师讲堂”、明湖论坛等高端学术论坛,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助推学术话语权与影响力有力提升。主动服务北京市各区和各级主管部门,探索“平台化、项目制”的校企合作模式,与20余家行业龙头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和产学研合作协议,年均对接企业需求交流 100余次;北京建筑大学学报先后被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EBSCO美国艾博思科数据库收录,2020年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和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北京建筑大学学报影响力逐年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