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平台

中国建筑学会工程管理研究分会2022/2023年会暨工程管理教育论坛在京开幕

部门:城市经济与管理学院 供稿:曹洪涛、李怡 摄影:陈欣欣、樊洁 审核:赵海云、孙成双 发布时间:2023-05-03 阅读次数:

字号大小


2023年4月28日,由中国建筑学会工程管理研究分会(ICM-ASC)、教育部工程管理和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和北京建筑大学联合主办,北京建筑大学城市经济与管理学院承办的“中国建筑学会工程管理研究分会2022/2023年会暨工程管理教育论坛”在北京建筑大学开幕。本次论坛以“数字化低碳建造,高质量创新发展”为主题,围绕工程管理前沿、行业高质量发展、一流专业建设与创新等主题展开研讨,400余名国内知名院校的专家学者、行业领军人物、工程管理领域精英荟聚首都北京。

论坛开幕式在北京建筑大学大兴校区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丁烈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副主任黄海群,中国建筑学会副秘书长张松峰,北京建筑大学校长张大玉先后在现场致辞,对参加本次论坛的专家学者、行业人员表示热烈的欢迎。中国建筑学会工程管理研究分会原名誉理事长丁士昭和中国建筑学会工程管理研究分会名誉副理事长兼顾问委员会副主任、湖南大学教授崔起鸾发表视频致辞。开幕式由中国建筑学会工程管理研究分会理事长、同济大学教授王广斌主持。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丁烈云致辞

丁烈云在致辞中说,近年来中国建筑学会工程管理研究分会致力于促进我国工程管理行业发展,推动工程管理进步和创新,不断拓展研究领域,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教材出版和工程实践等多个方面共同开展工作。未来,学会也将致力于搭建面向数字化建造和低碳建造的高水平平台,协助会员共同开展数字化低碳建造领域的研发与攻关,促进会员不断在交流中产生新的思想碰撞,推动建筑业发展,实现学会与会员长期共赢。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副主任黄海群致辞

黄海群指出,本次大会主题充分体现了党中央战略决策部署,贯彻新发展理念,契合当前建筑业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让人民群众住上更好的房子,要在全过程中切实落实“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新时期建筑方针,加强科技支撑引领作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希望广大专家学者共同努力、携手共进,为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开创新局面。

中国建筑学会副秘书长张松峰致辞

张松峰讲到,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需加强政府、学界、业界以及学会等多主体合力,从提高科技含量、加强人才培养、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加强质量监管和推进绿色发展等多方面着手,中国建筑学会将继续助力工程管理专业的高质量发展,为推动我国建筑业的进一步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北京建筑大学校长张大玉致辞

张大玉表示,在国家“数字经济”战略驱动下,加快发展以智能建造为核心的数字化低碳建造技术,必将为我国建筑产业转型升级与繁荣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北京建筑大学作为北京市与住建部共建高校以及市属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学校愿与各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携起手来,共同推进数字化低碳建造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与攻关,共同打造多元参与、协同高效的产业创新格局,携手为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创新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建筑学会工程管理研究分会原名誉理事长丁士昭发表视频致辞

丁士昭表示,为庆祝工程管理研究峰会成立40周年,今年的年会在北京召开具有特殊的意义。希望研究分会继往开来,紧跟科学发展步伐,为推进我国工程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和提升工程管理教育和实践水平而共同努力。

中国建筑学会工程管理研究分会名誉副理事长兼顾问委员会副主任、湖南大学教授崔起鸾发表视频致辞

崔起鸾在致辞中提到,希望广大会员再接再厉,使研究学会发展更上一层楼。祝贺中国建筑学会工程管理研究分会成立40周年,未来取得更大的成绩,收获丰硕的成果,预祝本次年会圆满成功。

工程管理教育论坛旨在为国内外教研人员、专业人士提供一个开拓学术思路、结识良师益友的交流平台,致力于提升工程建设、管理、教育水平,搭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桥梁。本次论坛设置一场主论坛和两场平行论坛,来自学会、高校、行业的20余名专家学者作主旨报告,是一次聚焦创新、展望未来的学术盛宴,充分展现了当前工程管理领域的前沿科学研究成果。与会人员围绕“数字化低碳建造,高质量创新发展”论坛主题,深入交流探讨工程管理领域的未来发展新思路、新举措,积极探索工程管理相关事业发展的新模式。

编辑:高蕾





北京建筑大学
西城校区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 邮编100044
大兴校区地址: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永源路15号 邮编102616
京ICP备案:09079300 文保网安备案:1101020003 版权所有 :北京建筑大学
版权与免责声明

微博账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