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平台

文发院 建筑遗产保护与创新大讲堂(第一场)成功举办

部门:文化发展研究院 供稿:陈荟洁 摄影:刘阳 审核:侯妙乐 发布时间:2021-04-16 阅读次数:

字号大小


4月14日下午,文化发展研究院“建筑遗产保护与创新大讲堂”(第一讲)在西城校区科研楼110会议室开讲。讲座共吸引来自现场、腾讯会议、哔哩哔哩平台共1000余名科研人员、高校师生等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建国做《数字考古的前世今生》专题报告,本次讲座由文化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侯妙乐教授主持。

党委常委、副校长李俊奇教授致欢迎词并表示我校将继续发挥北京市特色高校优势,在历史城市保护与更新、未来城市与未来建筑两大发展方向持续发力。希望文化发展研究院继续做好“建筑遗产保护与创新大讲堂”,汇聚国际国内跨学科、跨专业相关专家来我校持续进行学术交流和专业对话。

刘建国教授结合自己所承担的数字考古项目,将数字考古分为三个发展阶段:萌芽阶段(1990年以前)、起步阶段(1991年—2005年)和应用发展阶段(2006年—2020年)。萌芽阶段从田野考古测绘、近景摄影测量、遥感考古、计算机技术四个方面展开。从1928年西北科学考察团袁复礼先生使用小平板仪测图的材料到乐山大佛,再讲到英国环状列石等。起步阶段介绍计算机与地理信息系统、遥感考古、数字考古及其相关领域。重点介绍十三陵三维影像图、北庭古城三个年代的黑白、红外航空影像图以及柯尤克沁古城航空影像图等。应用发展阶段分享多视角影像三维重建技术及外野工作中测量控制点和拍摄照片的具体案例。如山西寿圣寺塔拍摄的影像位置、俯视影像图、立面正射影像图、断面图等。

通过大量精彩案例和详实史实,刘建国教授向听众深入浅出地介绍数字考古的前世今生,极具学术性和科普性。最后,刘建国教授表示:考古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百万年的人类起源史和上万年的人类史前文明史,主要依靠考古成果来建构。即使是有文字记载以后的文明史,也需要通过考古工作来参考、印证、丰富、完善。数字考古是在计算机技术支持下,考古学研究中集成运用现代测绘、遥感、三维重建、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虚拟与增强现实和网络通信等技术,全面采集和运用考古现场各种空间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是信息时代考古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考古从考古现场空间信息的获取、制图出发,到数据库建设、空间分析与模拟、虚拟与增强现实展示,再通过网络通信进行数据传输与共享,最终为考古学研究、文化遗产保护、数据存档等提供支持。而基于跨学科进行数字考古,尤其是中国建筑数字考古将是北建大未来学科融合和发展的重要方向。

讲座交流环节,文化发展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王锐英教授、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周克勤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秦红岭教授、北京北建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炜结合各自领域知识与刘建国教授进行学术交流探讨。

文化发展研究院特聘院长孙希磊教授做总结发言,并表示本场两个小时讲座把中国数字考古的学术脉络梳理得十分清楚。不同阶段技术带来考古的进步用图像直接展示,更能看到技术进步和发展的步伐及轨迹。并认为未来学科的发展需要交叉学科,各个专业深耕细作后交叉融合对于学科发展十分有益。

文化发展研究院孙冬梅院长最后再次感谢刘建国的精彩报告,并希望大家多关注“建筑遗产保护与创新大讲堂”接下来的系列专题讲座。文化发展研究院将继续发挥平台优势,为各位师生带来更多学术交流和文化活动。

为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建设文化强国的相关举措和规划,我校文化发展研究院依托中国文物学会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测绘学会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共同举办“建筑遗产保护与创新大讲堂”系列讲座。建筑遗产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与载体,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我国辉煌灿烂的建筑遗产,凝结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智慧、承载了历史发展的文化脉络。建筑遗产保护与创新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当代建筑遗产保护应在充分挖掘遗产内涵价值的基础上,秉承协同创新理念,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利用最新科学技术,促进建筑遗产保护与创新迈上新台阶。我校长期致力于建筑遗产保护领域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近年来,围绕建筑遗产保护与创新取得系列研究成果,产生积极影响。

本次讲座视频回放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bb4y1D76c

编辑:陈欣欣





北京建筑大学
西城校区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 邮编100044
大兴校区地址: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永源路15号 邮编102616
京ICP备案:09079300 文保网安备案:1101020003 版权所有 :北京建筑大学
版权与免责声明

微博账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