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平台

北京建筑大学季节教授当选2021年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

部门:党委宣传部 供稿:李小虎 审核:魏楚元 发布时间:2021-08-15 阅读次数:

字号大小


8月14日,2021年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揭晓。我校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院长季节教授等来自首都科研生产一线的10位科技工作者当选2021年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同时入选2021年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候选人。

近日,季节带领团队成员索智、张然、任万燕、王哲参加了在北京广播电视台举行的2021年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现场播放了10位“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视频短片,从不同侧面采访讲述了他们的工作生活感悟,颁发了“最美科技工作者”奖杯。季节教授带领团队成员现场展示了团队将不同种类建筑垃圾回收制成的高性能再生产品,介绍了团队研究成果在副中心环球影视城、副中心绿心公园、温榆河水体治理等道路工程、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应用情况。季节希望,通过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的研发与应用,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做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铺路人。

如何将别人眼中的“垃圾”变为“宝贝”,是季节教授三十年来为之努力,为之奋斗的事业。随着首都北京城市建设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产生的建筑垃圾无法高效利用等问题亟待解决。季节带领团队深入一线走访调研近百家建筑企业,摸清了建筑垃圾第一手资料。打破国外再生技术的壁垒,成功研发了适用北京建筑垃圾材料特征的高效再生剂。成功利用固体废弃物近千万吨,为相关企业创造经济价值近百亿元。同时获得了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北京市“首都劳动奖章”、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等荣誉称号。

在注重科研工作的同时,她时刻不忘教师的初心,把教书育人放在首位,为了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对实践的认知,季节坚持把讲台搬到工地,不遗余力地穿梭在每个可能接收学生的工地中,说服工地解决和安排学生进行工地实践。三十年的坚守与付出,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她科技攻关不断探索,将别人眼中的“垃圾”变成“宝”;她巾帼不让须眉,突破技术壁垒,高质量服务首都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她深耕三尺讲台,身体力行,影响和带动着一批批北京建筑大学师生,为祖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挥洒着青春和汗水。

据悉,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首次联合开展2021年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2021年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来自理、工、农、医等各学科门类,涉及生物、通信、航天、教育、医疗等各领域。十名当选人从不同维度展示了首都科技工作者科技报国为民的初心,用责任与担当诠释了“最美科技工作者”的丰富内涵。将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以“最美科技工作者”为榜样,坚定创新自信,勇攀科技高峰,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作出更大贡献。

“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深刻阐明科技人才的重要作用,为科技人才成长、科技队伍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2020年,北京建筑大学成立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引领,以推动科技进步、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服务人类和谐宜居福祉为使命,立足于服务首都北京城市战略定位和全国建筑业转型升级,紧密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科技创新发展改革需求,开展前瞻性科学研究和系统性技术研发。近年来,学校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创新发展模式,加强科教融合,学校科技创新综合能力显著增强,服务国家和首都经济社会能力稳步发展,在服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服务国家城乡科技发展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在科技创新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绩,涌现了一批优秀科技工作者,季节教授就是其中优秀代表。

全校教职工要以先进为榜样,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矢志科技报国,以优良的教风、学风和作风,抢抓机遇,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首都城市发展重大战略需求,引领城市科技发展方向,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勇担科技报国的新时代使命,汇聚起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编辑:李小虎





北京建筑大学
西城校区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 邮编100044
大兴校区地址: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永源路15号 邮编102616
京ICP备案:09079300 文保网安备案:1101020003 版权所有 :北京建筑大学
版权与免责声明

微博账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