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平台

第九届北京市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圆满结束

部门:工程实践创新中心 供稿:曹鑫浩 摄影:刘阳、晏周宁、黄赞宇、毛军杰 审核:马晓轩 发布时间:2021-04-21 阅读次数:

字号大小


4月18日下午,历时2天的第九届北京市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暨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省级推荐赛在北京建筑大学大兴校区闭幕。教育部工程训练教指委委员吴波、北京市工程训练研究会副理事长付铁、北京市工程训练研究会秘书长汤彬等出席闭幕式,我校工程实践创新中心负责人马晓轩主持闭幕式。

经过2天的激烈角逐,在竞赛专家裁判组严谨认真的评审下,北京建筑大学赛区共评出特等奖33项,一等奖37项,二等奖43项。组委会依据竞赛结果,推荐出获奖名单,报北京市教委。

中国农业大学张宾教授在总结发言中,对本次大赛的圆满举办表示祝贺,向大赛所有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并对在我校承办的势能驱动车、热能驱动车、智能物流机器人、桥梁结构设计、工程文化等5个赛项逐一进行点评。北京工业大学康存峰教授、北京化工大学李方俊教授、北京交通大学宋志坤教授、北京建筑大学孙志娟教授、清华大学程钢教授分别宣读了5个赛项的获奖推荐名单。

4b687228dde04029b89e31c3d2701ce0.jpg

各参赛队按照命题要求,自主设计并在校内完成作品制作,经过各校的校级选拔赛遴选出优秀作品和代表队,共有106支队伍参加北京赛区我校的赛项。竞赛全过程包括基础赛道的势能驱动车和热能驱动车赛项、智能+赛道的智能物流搬运和桥梁承重赛项,以及工程文化知识竞赛赛项。基础赛道驱动车越障分“环S”赛道、“环8”字型赛道以及环S”“环8”综合场地赛,比赛中要求竞赛驱动车越过预先设置的障碍物,以绕过障碍物的数量和运行距离进行评分。智能物流车赛项要求机器人能够通过扫描二维码或Wi-Fi等方式领取搬运任务,在指定的工业场景内行走与避障,并按任务要求将物料搬运至指定地点并精准摆放。桥梁赛项由理论方案设计、结构模型组装、模型加载试验等环节组成。工程文化赛项由各参赛院校自行组队参加,针对工程知识、工程文化等进行比赛,分必答题和抢答题两个环节,本次工程文化赛项首次通过线上平台进行直播。特别是社区制作环节,学生运用激光切割和3D打印技术自主制作零部件完成决赛参赛作品的制作,本次社区制作环节连续进行8小时。

cd2bd18bf36842f49809841293bbdc0d.jpg

作为本届竞赛的承办单位,我校于2020年10月启动了竞赛的宣传报名工作。在赛事组织方面,教务处及工程实践创新中心积极推动赛事对接,副校长李爱群、教务处处长陈红兵在比赛前和竞赛期间多次部署协调赛事相关工作,学校党政办公室、场馆中心、后勤及基建处、保卫处、宣传部、网信中心、财务处、体育部、团委等相关部门给予了大力支持,60余名学生志愿者全程服务,为赛会的成功举办付出了辛勤劳动。在竞赛准备方面,10余位教师利用工作和休息时间悉心对参赛队员进行作品指导,进行多轮演练,为优良成绩的取得奠定了基础。在北京建筑大学赛区的比赛中,我校获得特等奖8项,一等奖1项。

作为本次赛事的参赛选手,北京建筑大学过建军同学表示:我们团队去年十二月就积极备赛,从校赛到市赛,我们不断优化比赛方案,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如何在实际工程中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次比赛,我对桥梁结构设计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非常感谢组委会为我们提供同台竞技、互相学习交流的机会,我们一定秉承“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校训精神,继续努力,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

第九届北京市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同时是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的省级推荐赛。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作为大学生创新实践工程教育的一个品牌,面向适应可持续发展需求的工程师培养,服务于国家创新驱动与制造强国战略,打造强化工程伦理意识、坚持基础创新并举、理论实践融通、学科专业交叉、校企协同创新和理工人文结合的具有鲜明特色的高端工程创新赛事,通过充分激活“双创”教育教学的内生动力,不断推动高校“双创”工作的生动实践和工程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开展。

cc19813367b7445ba64e8d4ced2d608a.jpg


编辑:李小虎





北京建筑大学
西城校区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 邮编100044
大兴校区地址: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永源路15号 邮编102616
京ICP备案:09079300 文保网安备案:1101020003 版权所有 :北京建筑大学
版权与免责声明

微博账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