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日报 供稿:何蕊 审核:魏楚元 发布时间:2023-09-13 阅读次数:
字号大小
经过近50天设计、5天在地建造后,6件由高校师生在乡村环境中打造的设计作品亮相“2023营造大集”。近日,由北京建筑大学和密云区农业农村局共同主办的“2023营造大集”作品评选暨展览在密云开幕,在京7所院校组成8支参赛队伍,围绕“内与外”主题开展设计,作品将展览至10月31日。
参赛院校最终作品
“2023营造大集”在密云金叵罗村落地,参赛师生前期对该区域位置、文化品牌运营策略、建造场地周边环境、景观要素等开展了深入调研,分别从空间介入方式、功能延展、文化引入、材料选择、结构策略、生态策略与技术实施等角度回应主题,在乡村环境中打造6个公共场所空间。经评委团合议,来自北京建筑大学的《朝夕亭》作品荣获“2023营造大集”一等奖,中央美术学院《1844150》等作品获得二、三等奖。
专家评委现场评选
“2023营造大集”题目“内与外”表述相对抽象,出题人CPLUS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程艳春将其解读为“具体和开放”。他说,建筑设计的本质是在构建关系:人、建筑、自然的关系,对于城市来说,背后是人的生活与城市的关系。“题目的初衷是要参赛师生关注和解读这种关系。利用新技术、通过不同学科的交叉衍生让建筑具有新的可能性,从而让其作为生活的载体,使人与环境发生更好的联系,这是建筑师和当下建筑学教育要面对的共同问题。”
北建大校长张大玉
北建大校长张大玉表示,“营造大集”作为该校建筑学本科生参与的传统品牌教学实践活动,首次将建造地点选在京郊乡村实地。师生们试图通过设计、艺术的介入及新的活力场所空间的引入,为乡村建设赋能。“期待同学们在金叵罗村的真实建造,能充分展现创意与技术,为乡村振兴、乡村营建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链接:
编辑:任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