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建大

落实两会目标 首都高校书记校长锚定新目标

来源:现代教育报 供稿:郑祖伟等 审核:魏楚元 发布时间:2023-03-21 阅读次数:

字号大小


2023年全国两会是党的二十大之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盛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高等教育在民族振兴、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等多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两会胜利闭幕以来,首都高校书记校长立足各校实际,持续推进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往深里走、往实里走”,以新目标为指引,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到位。

程建平 全国政协委员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

后疫情时代更应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提升和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纷繁多变、鱼龙混杂的信息不断冲击青年学生的价值观,相当一部分学生被学业与就业压力、家庭关系与个人情感等问题困扰。

在“乙类乙管”的后疫情时代,全社会应共同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和疫后的心理重建,给予他们更多关注,帮助其健康成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造“追梦人”。

首先,出台专门指导意见,完善通识课程体系建设和专业领域的课程思政建设,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如开设高质量的中西方文化精品课,用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作品与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人生经历帮助大学生克服困难;完善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让大学生能够自觉抵御外部压力,维持内心的愉悦。同时,通过专业课堂培养学生的专业胜任力、专业价值感、专业创新性以及专业归属感,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他们专业学习的兴趣。

其次,划拨专项经费,支持高校校医院开设相关门诊,并推动三甲医院与高校校医院建立良性合作机制。如为高校创造条件在校医院内建设精神科(心理科),聘用精神专科医生,让有需要的学生更为便捷地得到治疗。对于超出学校处置能力范围的学生,通过与校外精神专科医院建立的绿色通道,及时转诊。

最后,进行高位谋划,从心理学科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入手,着力建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通过增设编制岗位数量、投入专门学科建设经费,帮助高校打造一支专业知识过硬、实战经验丰富的专门队伍,保障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预警等工作科学有效开展。

■关键词:传播中国教育声音

王定华 全国政协委员 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

探索海外办学 讲好中国教育故事

大学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中的独特作用,不仅要以开放的思想积极寻求理解他人的文化传统和期望,而且要利用这种知识性优势进行有效的互通、沟通,从而更有效地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

讲好中国故事,大学就要发挥优势向国际社会阐释“一带一路”。教育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高等教育交流为各国民心相通架设桥梁,人才培养为各国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提供支撑。各国唇齿相依,教育合作前景广阔,应当携手发展教育,造福人类未来。

讲好中国故事,大学就要发挥优势向国际社会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立足新时代,大学应当关注中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文化价值理念,关注日益频繁的人类交往以及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

讲好中国故事,大学就要发挥优势向国际社会阐释中国关于新型国际关系的主张。中国非常重视通过真诚对话协商形成新型国际关系、新型大国关系。

讲好中国故事,大学就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要重视学科发展,培养国际传播一流人才;要加强科研攻关,追寻国际传播普遍规律;要知微见著,具备中国情怀和全球视野;要知己知彼,做到立体呈现、生动活泼,体现传播的针对性与时效性。

随着我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大学已具备了一定条件,应当明确方位、确立定位、依法依规,探索适度海外办学。

首先,明确方位,制定和实施跨境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规划。作为海外办学的主体,我国相关大学应该全面加深对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认识和理解,增强教育服务贸易意识,明确国际化办学的目标、思路、规划和实施步骤,知己知彼,制定可操作的海外办学推进计划。

其次,确立定位,组织和开展大学治理与教育教学活动。认真选择海外办学目标国家,精心设计高等教育服务内容,实施海外办学机构和我国母体大学的学分跨境互认,开展科研国际合作,提升双方科研实力,产出显著科研成果。

最后,依法依规,熟悉和善用国际教育服务贸易规则。我国大学应培养和引进熟悉国际教育服务规则并善于进行国际经贸合作谈判的人才;了解东道国的教育法律制度和相关的产业政策,遵守东道国的法律法规,重视和保护办学机构的教职工和学生的合法权益,严格保护知识产权,合法依规办学,对海外办学机构的办学质量与效益实行有效监督。

面向未来,大学应通过教育合作,让中国教育走出国门,提高中国文化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度,让他们了解一个立体真实的中国。

■关键词:服务首都发展

王传亮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强化国防信息特色 推动五个环境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两会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政府工作报告用一系列数字实事求是地总结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过去一年和五年我国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成绩是最好的证明,是我们捍卫“两个确立”、坚定“四个自信”、继续前行的底气和力量所在。

推动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科技、教育。作为首都高校,过去五年中,我们以实际行动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高质量推动空间、办学、育人、治理、情感五个环境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就。特别是在服务国家和首都发展方面,聚焦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联动发展。学校启动主体搬迁,高质量推进新校区建设,服务北京“疏整促”;获批博士授予权,形成本硕博全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学校现有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参与3个北京市高精尖创新中心,与昌平、怀柔、经开区等密切校地合作,全力推进有组织科研;学校创新创业基地入选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强,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将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全国两会精神为工作主线,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国防、信息特色,落实分类发展要求,积极融入国家和首都战略,在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基础上,服务“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服务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两区”建设、“三城一区”发展、“五子”联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方面找准结合点,抓住历史新机遇,作出历史新贡献,为首都高质量发展贡献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力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刘军 北京物资学院院长

聚焦物流流通优势 服务首都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同时也提出,要“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这为北京物资学院近年来的改革实践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作为一所以物流和流通为特色的市属高校,北京物资学院积极探索发展新路径,突出学校学科专业特色;有效响应行业产业职业变化,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主动对接区域、行业和企业痛点难点,聚焦物流流通优势特色领域,取得了积极成效。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北京物资学院将继续推进学科专业动态调整,坚持专业建设精准契合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建立“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确定学科专业的“增、减、控、并、停、转”等调整措施。目前,学校已基本形成“物流流通﹢经管工”的主要学科格局,构建了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相适应的学科专业布局。

同时,学校构建“产业—专业—职业”三业融通特色专业群,培养“接地气、有后劲”的应用型人才,有效响应首都在物流流通、数字经济等产业链和人才需求的“双升级”。以专业为桥梁,上接产业链拓外延,下接职业群拓内涵,学校构建形成了物流类、流通经法类、智慧物流新兴交叉类等优势特色专业群。在此基础上,学校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形成了“行业—企业—学校”协同育人机制。学校成立京东学院和期货学院两个现代产业学院作为产教深度融合的试验田和新典范,是学校推进综合改革、提升办学能力的助推剂。

此外,学校主动对接国家经济双循环等新需求,聚焦首都高质量建设物流流通体系等新需要和共性难题,打造物流流通优势特色领域,组建物流与供应链战略等五个研究专班,成立城市副中心发展与治理研究院、大运河文化研究院、双碳研究院,两年来获得服务地方发展的各类省部级智库成果十余项。

李军锋 北京建筑大学党委书记

面向强国建设 担当高等教育现代化新使命

今年的全国两会是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开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开局之年召开的重要会议。如何以更宽广的视野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更好地发挥教育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支撑作用,是我在当前和今后都非常关注的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单独成章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进行一体部署,并强调教育优先发展,体现了新时代新征程上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高校作为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要切实担负起服务高质量发展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时代重任。

北京建筑大学作为百年老校,始终坚持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着力构建高质量党建工作体系、高水平育人体系和高效能治理体系,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融入、支撑、服务国家战略与首都发展大局。学校全面推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未来建筑技术学院为抓手,将人工智能、数字教育融入工程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育资源配置,激发学生内生学习动力,构建自我学习、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能力培养体系,培养适应未来需要的规划师、设计师、建筑师。

同时,学校构建服务未来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学科体系,紧密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建筑行业升级改造需要,做强优势学科,做实交叉学科,带动学科间协同发展,确保学科建设自身发展的“小逻辑”服从于国家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需求”。

北京建筑大学还特别重视加强有组织科研的基础能力建设,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新时代首都发展,以大学科技园为平台,激发协同创新“动力源”,促进创新要素的深度融合。此外,健全人才管理机制,用好人才“第一资源”,最大限度激发和释放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影响力,积极探索人才成长环境。

未来,北京建筑大学将凝心聚力、抢抓机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建设,为服务构建首都新发展格局,推动高等教育现代化贡献力量。

郭福 北京联合大学校长

狠抓高水平学科建设和创新性科研工作

高水平学科建设和创新性科研工作是落实国家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战略的必然要求,是服务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加快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必然要求。

“十四五”时期是北京联合大学提速发展的机遇期,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提升学校学科建设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结合起来,围绕学校“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定位,面向国家和北京“四个中心”建设战略需求,以学科建设为龙头,谋划学科发展方向,创新发展机制,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突出需求导向引领科学研究,强化有组织科研,构建“学科-平台-团队-项目-成果-奖励”六位一体的科技创新体系,着力加强服务北京城市战略定位的力度,打造国家和首都科技创新力量。

在强化学科建设龙头地位方面,优化学科布局,高质量回应首都发展需求,创新学科组织模式,打造学科交叉新范式。同时,建立常态化校内学科建设考核评估机制,提高学位点建设水平,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方面,强化需求导向,将有组织的科研向纵深发展,强化前沿立足交叉,提升基础研究创新水平,进一步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鼓励人文社科、经管学科、艺术学科与理工科的交叉融合,完善科教融合育人机制,加快汇聚和培养领军人才。

学校通过完善科研评价体系,用好科研成果评价“指挥棒”,做好科研引导资金分配和科技成果无形资产管理,形成了激发创新活力的科研管理模式,构建了开放协同的科研创新生态,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经费自主权。在优化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制度中,明确赋予权属和转化激励机制,先行先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使用权。

下一步,学校还将以系列“专项行动计划”的形式分层分类、陆续推出、有序推动,不断深化学科建设和科技工作的体制机制建设,促进学校内涵、特色的高质量发展。

杨宜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关键词:发展职业教育

构建产教融合新生态 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二十大明确要求把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肯定了过去五年职业教育的成绩,其中包括职业教育适应性增强,职业院校办学条件持续改善。报告还指出,今年政府工作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可以说,未来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基本要义,也是职业教育最突出的办学优势。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积极推进高水平技能型大学建设,精准对接北京“四个中心”建设对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聚焦北京“两区”建设和城市副中心发展战略,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和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需求,不断增强高职教育在首都新发展格局中的适应性。学校深化“校园企”产城教融合,聚集城市副中心优质资源,建立学校、园区、企业“1﹢1﹢N”合作运行机制,积极构建产教融合新生态。

为纵深推进产教融合,学校在“十四五”期间立项建设了产教融合实训中心项目。项目将更好满足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规模扩充和质量提升,有效延伸职业教育的办学空间和服务半径。产教融合实训中心以“五中心、一空间、一基地、一赛场”为建设思路(智慧财经综合训练中心、智慧商贸综合训练中心、智慧文旅综合训练中心、智慧建造综合训练中心和财经商贸新技术应用研发中心,众创空间,财贸职业素养实践基地,财贸技能大赛场),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对标首都现代服务业发展前沿,建设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创新创业、真实生产和技术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学校产教融合实训中心项目成功入选国家“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也已列入2023年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十大任务之中。

未来,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将以建设产教融合实训中心为契机,坚持协同联动、服务发展,主动融入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建设高端商务服务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打造“产城教融合”新生态,以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张启鸿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 助力强国发展之路

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就教育强国战略展开了热烈讨论,也引发了社会的高度关注。职业教育是对接产业最密切、服务经济最直接的教育类型,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人力资源供给和生产力转化作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也写入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需要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质量、适应性和吸引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如何实现这个目标,我认为一是要主动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职业本科教育。高端技术技能人才严重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既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又是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就业和教育的需求,已经写入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对于符合产教深度融合、办学特色鲜明、培养质量较高的专科层次高等职业学校,应给予更多的政策和保障,支持开展职业本科教育。

二是要突出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全面统筹推进“三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科教融汇,是我国职业教育服务、支撑科技自立自强、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机制,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模式和鲜明特色。要坚持系统观念和大职业教育观,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动与各类教育要素、产业要素和创新要素开放重组,打造职业教育共同体,为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三是要健全德技并修育人体系,承载培育大国工匠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强化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坚持“五育并举”,深化“三全育人”和“大思政课”综合改革,全链条全过程培养“工匠精神”,探索符合职业院校学生特点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学生喜闻乐见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和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链接:#小程序://现代教育报/4A7tt963zD1TWNa

编辑:任敏





北京建筑大学
西城校区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 邮编100044
大兴校区地址: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永源路15号 邮编102616
京ICP备案:09079300 文保网安备案:1101020003 版权所有 :北京建筑大学
版权与免责声明

微博账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