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建大

让运动员充分享受人生高光时刻

来源:劳动午报 供稿:任洁 审核:刘艳华 发布时间:2022-04-27 阅读次数:

字号大小


北京(延庆)颁奖广场礼宾工作人员分享幕后故事:

让运动员充分享受人生高光时刻

2022年2月11日  劳动午报  本报记者 任洁

北京(延庆)颁奖广场礼宾团队承担着接待中外奥林匹克(残奥)大家庭成员和贵宾的重要职责,他们的言行举止直接代表着北京乃至中国的形象,礼宾接待和颁奖仪式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有丝毫差错。在这样的压力下,礼宾团队是如何完成好一项项具体任务的?场馆礼宾副经理黄兴分享了这些背后的故事。

2月6日19时30分,首场颁奖仪式如期在北京颁奖广场举行,中国代表团的首枚金牌也在这里颁发。目送获奖运动员所在国的国旗冉冉升起,颁奖嘉宾将奖牌和鲜花递送给获奖运动员,整场仪式运行流畅,首个颁奖日完美收官,一直忙于维持秩序和礼宾服务的黄兴和同事们轻轻地呼出一口气,口罩下是他们舒心绽放的笑脸。

北京(延庆)颁奖广场位于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实际使用面积约12000平方米,为全临建室外场馆。黄兴在去年9月22日进入工作场所,与礼宾经理、赛事实习生一起带领12名志愿者,展开颁奖嘉宾确认和联络、场馆迎接礼宾、场馆旗帜管理和监督等工作。

经过综合培训后,颁奖广场从去年底启动每周一次的综合实地演练,根据赛时真实场景,完整模拟从接到获奖运动员到达颁奖广场,至颁奖仪式结束后播放主题歌全程的各项流程,礼宾部分将所有工作流程精确到分秒。随着演练的深入进行,工作人员对流程愈发熟练,配合愈发默契。

颁奖广场是冬奥会区别于夏奥会的重要奥运文化特征,在冬奥会中的地位不亚于开闭幕式。北京(延庆)颁奖广场将举办32场赛事颁奖仪式,张家口颁奖广场举办49场颁奖仪式,两地的每场颁奖仪式轮流举行,每场时长9-20分钟不等,以便所有仪式都能向全球转播。

礼宾团队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让获奖运动员在这里充分享受人生的高光时刻,与观众分享无尽喜悦。颁奖广场为此做了很多设计,包括颁奖前大概20分钟的暖场演出,全天颁奖仪式结束后的灯光秀等等。演出安排了电音、民乐、武术等表演,既体现出颁奖广场的文化和功能,又展现了中国祥和喜庆的过年气氛,烘托出运动员获奖时的激动心情,把整个广场布置成一个各国青年人友谊的盛会。尤其在疫情背景下奥林匹克格言加入“更团结”后,颁奖环节增添了内涵,即中外协商一致共同面对疫情的挑战。

对颁奖流程的时间把控尤其要准确,礼宾团队考虑到每处细节,比如残奥会的颁奖嘉宾有的需要坐轮椅,计算其从休息室前往颁奖舞台的耗时就应增加约两分钟;有的嘉宾可能临时出状况无法颁奖,要提前准备好备用方案。黄兴感慨,“严谨、精确、应变,是我通过综合实地演练对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颁奖流程的重要认知。”

在筹备颁奖广场时,对于残疾人设施的关注是很多人之前没有考虑到的,这其实是大家对残奥会内涵认知的提升。比如在北京(延庆)颁奖广场建设初期,奥林匹克大家庭附近的卫生间没有设置无障碍设施,礼宾团队发现后,与无障碍、残奥整合、临设等领域多次沟通,在男、女卫生间分别添置了无障碍卫生隔间,为此施工人员增加了好几天工作量,但这体现了残奥会的平等观念,所以各方都很接受。

黄兴是北京建筑大学国际教育中心副主任,2008年参加工作时正好赶上北京奥运会,负责学校奥运保障团队的宣传工作。硕士刚毕业就能参与这么重大的盛事,为北京奥运会贡献心力,不仅极大锻炼了他的综合素质,也让他对工作信心倍增。14年过去,因为兼具国际交流背景和奥运服务经验,他被学校选调加入北京冬奥组委北京(延庆)颁奖广场运行礼宾团队,成为一名光荣的“双奥”服务人员。

黄兴家住通州梨园,每天驱车往返72公里,从停车场走到工作地点要半个小时,在颁奖广场工作的前期他还抽空为人事、志愿者等领域帮忙,每天都要走上2.5万步。从去年12月起,他天天21点30分以后才回到家,今年以来几乎没有完整休息过一天,现在的他只有62公斤,比去年秋天足足瘦了26斤。虽然工作非常辛苦,但将至不惑之年的黄兴一直处于亢奋状态,能和同事们一起把礼宾和颁奖环节做到尽善尽美,就是令他最感自豪的成就。

比较两次奥运会的不同,黄兴颇有感触,“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无论是国家、民族还是文化上的自信都得到极大提升,大家更有底气面对冬奥带来的挑战,哪怕是应对疫情都不害怕。心态比过去更加平和、放松,对奥林匹克的理解也更加全面深入,就像我国提出的‘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让更多人都能参与冬奥。”

□本报记者 任洁

媒体报道截图

媒体报道链接

http://ldwb.workerbj.cn/content/2022-02/11/content_135482.htm

编辑:任敏





北京建筑大学
西城校区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 邮编100044
大兴校区地址: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永源路15号 邮编102616
京ICP备案:09079300 文保网安备案:1101020003 版权所有 :北京建筑大学
版权与免责声明

微博账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