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建大

北京日报客户端-中国式现代化首都规划建设的重要探索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供稿:李浩 审核:魏楚元 发布时间:2023-05-09 阅读次数:

字号大小


1953年12月9日,中共北京市委向中央呈报《改建与扩建北京市规划草案》文本与图件,这就是北京城市规划史上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70年来,该版规划对首都北京各项建设与现代化转型发展起到了重要引领作用。

共和国首都规划建设的艰难起步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3月,七届二中全会宣布定都北平的意向,中共中央于3月底从河北西柏坡迁至北平香山。为科学谋划首都建设蓝图,北平市人民政府于4月1日成立市建设局,5月22日成立北平市都市计划委员会,首都规划工作迅速展开。

刚解放时,北平市域面积为707平方公里,人口约100多万,绝大部分人口聚居在以城墙为显著边界的老城之内,人们进出北平城需要通过三重“关卡”:城门和城楼,城墙外的护城河,以及近代修建的环城铁路。当时的北京城是以一个典型的传统都城,被梁思成先生赞誉为“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赋予北平(1949年9月27日改称北京)新的生机和活力,由此也开启了其大规模建设的现代化转型之路。1949—1958年间,北京的市域范围多次调整,到1958年10月扩展至1.68万平方公里,此即今天北京市的市域范围。现在,北京市的人口已超过2000万,早已成为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北京的城市面貌与功能发生了历史巨变。

作为一个特大城市,北京的城市空间结构与布局模式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通过城市规划工作定形的。然而,一个城市的规划绝非易事,大国的首都更是如此。1949年北平市都委会开展规划之初,就产生了巨大的分歧和争论,尤其以首都行政机关位置问题为代表,当时涌现出在内城布局和在西郊集中建设两种思路。1950—1952年,都委会虽然曾制订出多轮规划方案并多次讨论,但由于缺乏多部门的参与等原因,一直未能提出成熟的规划方案。这种规划滞后的情况,严重地影响到首都北京的大规模建设。

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社会主义城市建设目标

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首都规划成为迫在眉睫的紧迫问题。5月27日,中央在对北京市委的一份批示中明确指出:“目前北京市的建筑工程,已在很多方面(各区域划分、道路系统、建筑形式、水电供应等)联系到都市规划问题,希望市委能提出一个城市规划的草案交中央讨论,即使是不成熟的,对今后首都建设上、建筑管理上都是很必要的。”

为了尽快扭转首都规划的被动局面,根据1953年7月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问题座谈会(又称全国各大城市市委书记座谈会)的集体讨论意见,中共北京市委于当月成立了由其直接领导的规划工作小组,在北京动物园的畅观楼内封闭工作,并邀请当时受聘在中央建筑工程部的苏联专家Д·Д·巴拉金(ДмитрийДмитриевицБарагин)担任顾问。经过数月持续研究,于1953年12月初完成《改建与扩建北京市规划草案》。

该版规划提出首都建设的总方针是:“为中央服务,为生产服务,为劳动人民服务,从城市建设各方面促进首都劳动人民劳动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的提高,根据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用最大努力为工厂、机关、学校和居民提供生产、工作、学习、生活、休息的良好条件,以逐步满足首都劳动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规划认为,“北京是我国著名的古都,在都市建设及建筑艺术上,它一方面集中地反映了伟大中华民族在过去历史时代的成就和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具有雄伟的气魄和紧凑、整齐、对称、中轴显明等优点;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封建时代低下的生产力和封建的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现在我们国家已进入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我们的首都也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城市建设的原则,迅速制定总的规划,以便有计划地、有步骤地进行改建和扩建工作。”规划从“北京市发展的规模”“道路和广场系统”“街坊建设的原则”“河湖系统”“绿化系统”“铁路系统”和“公用事业”等7个方面,提出了改建与扩建北京的规划草案。

1953年版北京总规中,不乏一些前瞻性的考虑,譬如:“对于地下市政设施,应有统一的规划和设计,并应采取修建总的地下沟道的办法,把电灯、电话、电报线路和水管等都包括在内,以节约造价,避免互相冲突,并便于检查和修理”;“为了提供城市居民以最便利、最经济的交通工具,必须及早筹划地下铁道的建设”;“在市区境界外围建立巨大的防护林带和防护林网,以防止风沙袭击,并作为污浊空气的过滤所和新鲜空气的贮藏所”;“为了便利首都劳动人民的生活并改善城市的环境卫生,应及早考虑建立煤气供应系统。”

“环形+放射”的现代城市框架雏形绘就

从历史的角度看,1953年规划对北京城市建设与发展影响最大的,首推以“环形+放射”为鲜明特征的道路网骨架。

在古代和近代,北京城传统的道路网为方格网状,它具有整齐、对称等优点,但也有一些缺点,如棋盘式道路使路程加长、道口增多,不适于现代化城市的交通需要等。为了适应大规模城市建设的需要、提高交通便捷性,并增强城市规划设计的艺术性,1953年版规划提出建设若干环路,并从东直门、西直门、菜市口和蒜市口向外开辟四条放射线的道路网结构。今天北京著名的二环路、三环路、四环路的格局,在1953年版规划中已初具雏形。而鲜为人知的一环路,在早年规划文件中的描述为:“以新街口—菜市口—蒜市口—北新桥为第一环路(内环),使它担负中心区地面交通的主要任务,其宽度应不少于九十公尺”,其位置即今天4号和5号地铁线的部分走线。

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原办公室主任兼北京市城乡规划委员会主任赵知敬认为,1953年版规划对北京的城市性质、规模、布局作了较为完善的阐述,形成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雏形,“一五”时期北京的城市建设基本上是按此方案进行的。

北京中轴线北延的神来之笔

回顾1953年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轴线北延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

依照中国传统文化,北京中轴线在古代和近代一直是自北向南单向拓展的,最北端止于钟鼓楼,其北部为加以保护的重要腹地。1953年版规划改变了这一格局,规划明确提出将南北中轴线和东西长安街作为北京城市空间结构的两大控制主轴,将中轴线做了向北延伸的设计处理,而画出这一关键之笔的人物,正是指导北京规划的苏联专家巴拉金。

对此,畅观楼规划小组成员李准曾回忆:“巴拉金大致了解北京有关历史、现状和预期发展等情况后,一天下午,他和我们一起研究北京城市规划总体构图。在他拿着铅笔思考勾画草图时,出乎我们意料地画出了突破性的一笔——向北延伸城市原有中轴线到北郊。这打破‘禁区’的一笔,使我们茅塞顿开,规划思路豁然开朗。这是找出了既保护好旧城原有格局又发展原有规划思想的关键所在。延长的中轴线成为新发展整个城市的脊梁,只此一着,全局皆活。我们都兴奋异常,夜不能寐。”

李准认为,北京中轴线的北延是空前的,经过数十年建设实践,证明这个规划思想是正确的,也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布局的一大特色,其独特意义主要体现:它是对旧中轴线的完美继承——包括其“形”与“神”;启示了整个城市构架的新思想——中轴线统帅着全局;为我们树立了城市总体规划完整性的信心;为城市其他部位的功能合理、构图完整和环境优美创造了继承传统的规划思路。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指出:“做好城市工作,首先要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端正城市发展指导思想。”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是一个宏大的、综合的、长期的复杂历史过程,对于首都北京城市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而言,大时间跨度的城市规划史研究是必要手段乃至唯一途径。这是我们今天总结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的城市规划历史,再识中国式现代化首都规划建设道路及其早期探索经验的科学价值与现实意义之所在。

链接:https://bj.bjd.com.cn/5b165687a010550e5ddc0e6a/contentShare/63293327e4b015f9c7a12bb6/AP64471d1ce4b0017157a52094.html?from=appMessage&timestamp=1682407052974

编辑:任敏





北京建筑大学
西城校区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 邮编100044
大兴校区地址: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永源路15号 邮编102616
京ICP备案:09079300 文保网安备案:1101020003 版权所有 :北京建筑大学
版权与免责声明

微博账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