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建大

北京日报:接续奋斗 勇毅前行 北建大全面开启建设高水平特色型大学新征程

来源:北京日报 供稿:北京日报 审核:魏楚元 发布时间:2023-07-04 阅读次数:

字号大小


6月19日,中国共产党北京建筑大学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胜利召开。此次大会是在全校上下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建设,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时代首都发展,服务行业战略转型,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持扎根京华大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接续奋斗,勇毅前行,全面开启建设高水平特色型大学新征程。

中国共产党北京建筑大学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土木工程防灾教师团队

聚焦人民城市建设,北建大连续6年举办毕业生“再上一堂思政课”活动

自学校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以来,这五年是北京建筑大学(简称“北建大”)办学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带来的严峻挑战,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的正确领导下,学校党委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蔡奇同志来校调研讲话精神和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内涵式、特色化高质量发展,圆满完成学校第一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顺利实施学校“十四五”规划,被确定为高水平特色型大学,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工程学”“环境/生态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获得世界人居奖和第十一届梁思成建筑奖,获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

作为唯一市属建筑类高校,北建大受邀参加了“北京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之教育事业发展专场,获首都劳动奖状、首都文明校园、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预备役工作先进单位、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市先进集体,成为首个获评北京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一等奖的市属高校,获评6个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样板支部,高质量党建体系引领作用进一步强化,学校事业实现了全方位、深层次、跨越式发展。

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 党的建设质量全面提升

新时代10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体现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上。北建大作为百年老校,始终坚持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严格落实常委会“第一议题”制度,持续完善快速响应、扎实部署、督查问责工作机制,确保中央和市委决策部署在学校落地见效。模范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修订校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完善校院两级议事决策机制,打造政治生态与创新生态互育共促的事业发展新格局。

在加强顶层谋划方面,北建大高标准编制、高质量推进校“十四五”规划,确立“1+10+10+分类发展”规划体系。完善干部“选育管用”制度体系,坚持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全覆盖”,开展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持续优化结构,打造引领事业发展的“头雁”队伍。

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为此,北建大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建立意识形态会商研判机制,加强制度建设和阵地管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学校还坚持统筹安全和发展,构建了“1+5+10+N”安全稳定工作体系,连续5年获评“平安校园”考核优秀。此外,学校着力加强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推进共青团组织与学生组织改革创新,持续加强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发挥好老同志优势作用。

在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方面,学校深知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凝聚力的全面提升也是重中之重。为此,学校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做好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贯彻,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高标准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强化理论学习指导发展实践。实施“头雁领航”“强基固本”工程,健全完善学校党委“六强化六过硬”,二级单位党组织“四明确四发挥”,教职工党支部“四把关四落实”,学生党支部“五强化五提升”,党员干部“四维度”政治素质锤炼的“四位一体”组织运行体系,有序完成学校二级党组织换届,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实现全覆盖。深入推进党建“双创”行动,加强党建品牌创建,构建“1+3+N”基层党组织建设特色工作模式,学生党支部在北京高校“红色1+1”示范活动评比中实现七连冠。高质量通过《北京普通高等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基本标准》检查,2个项目入选北京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特色项目、培育项目,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全面提升。

坚持立德树人 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高等教育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工作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为此,北建大深入实施“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和“育人质量提升计划”,聚焦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任务落实,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持续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构建“卓越化、实践型、复合型、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成立未来建筑技术学院,与近80个区、委办局、行业龙头企业开展深入合作,打造“实验室+基地”协同育人平台,推进北京市“三规”进教材、进课堂,着力培养未来“三师”人才。

近年来,北建大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升学率提升近5个百分点,就业率稳居市属高校前列,不仅入选了“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典型案例”和“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还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14项,4个教学团队获批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不仅如此,北建大的学生在“挑战杯”“互联网+”等高水平学科竞赛中更是获得国际级奖项19项、国家级奖项800余项、省部级奖项近800项。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教育事业的重要抓手和重点内容,是落实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的具体体现,也是高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

为此,北建大通过构建“三全育人”“五育并举”育人工作体系,落地实施体美劳专项行动。深化“三同四起来”工作模式,扎实推进“十大育人”体系建设,以服务保障党和国家重大活动为契机上好“思政大课”,组织广大师生在重大活动中经受政治历练。学校以思政课为根本,致力于培养有家国情怀的人才。用好思政课主渠道,制定“大思政课”建设方案,率先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必修课,打造《人民城市》大思政课,入选第三批北京市重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教育部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项目择优推广计划和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示范点。

不仅如此,学校还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学校开发了涉及重大建筑工程、大国工匠故事等十余门类的特色课程思政案例库。通过提高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打造学生发展辅导体系和实践育人品牌。截至目前,学校“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百团行动计划’”项目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并连续3次获得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奖,连续3年荣获“北京高校十佳班集体”。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

坚持内涵提质 核心竞争力稳步提升

高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结合点,要着力推动学科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为此,北建大坚持把学科建设作为发展根基,集中力量建设好与自身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相匹配的优势特色学科。

据悉,学校通过深入实施“一流学科建设工程”,加强传统优势学科建设,强化学科交叉,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实现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突破。“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与技术”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以优异成绩通过验收,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三个学科入选了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获批设立建筑学、土木工程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龙头学科优势进一步提升,工科整体优势进一步凸显。截至目前,学校专业建设水平稳步提升,获批国家级、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5个,达到全部本科招生专业的70%。11个专业顺利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或住建部专业评估,在全国建筑类高校中名列前茅。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北建大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着力打造高水平人才队伍。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强化引育并举,完善人才成长发展机制,实施“双塔计划”,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的人才培育体系。实施“学科带头人发展计划”“青年教师培养支持计划”,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建立目标任务导向的岗位设置、聘任、考核体系和绩效导向的工资薪酬分配体系。建立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建设“英姿风范”专题师德培训课程,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

经过近年来的摸索与实践,学校人才集聚效应和倍增效应凸显,师资队伍结构持续优化,质量显著提升。截至目前,学校共计新增11个省部级创新团队,1个团队获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获批全市首家高校“院士专家工作站”。新增外籍院士1人,柔性引进院士1人,引进学科、行业领军人才19人,新增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6人次,在一些国家重大人才项目上实现零突破;新增2人入选“北京学者”、新增3人入选“青年北京学者”,新增入选省部级重点人才项目60人次。1人获第十一届梁思成建筑奖,1人当选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首位华人女性秘书长。

坚持创新驱动 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持续激发

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作为北京市属高水平特色型大学,自建校以来北建大始终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需求,开展科研攻关。尤其是近年来,学校更是坚持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与首都城乡建设同向同行。

在强化有组织科研方面,北建大成立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国际化发展研究院、文化发展研究院三大新型机构,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推进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实施首席研究员负责制,启用科研周转房,探索科研经费“包干制”,成为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首期试点单位,发布《北京建筑大学面向未来城市的科技创新研究计划(2020-2035年)》《关于进一步完善科技管理政策 全面提升创新水平的若干政策措施》。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省部级科研奖励138项。建成大型多功能振动台阵实验平台,整合提升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等10余个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新增国家科技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1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0余项。

为了助力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学校主动对标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成立服务首都功能定位领导小组,发布《服务首都功能定位行动方案》《服务北京建设人民城市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承接天安门城楼修缮、大兴机场钢结构关键技术研究、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专项技术攻关与冬奥文化创意设计等服务重大需求项目。在助力首都深入推进城市更新方面,学校承担了金科新区建设等综合整治与改造提升项目。此外,学校还积极投身城市副中心建设,承担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建筑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城市更新、道路交通规划等项目。不仅如此,学校更是主动对接雄安新区规划建设需求,完成韧性城市建设、空间布局优化、文化遗产保护等项目。举办四届北京国际城市设计大会,“小空间 大生活”——百姓身边微空间改造项目获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奖,设计下乡服务项目获教育部精准帮扶典型项目、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优秀案例。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以及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我国的教育也在不断蓬勃发展。教育国际化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不仅有助于国际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对于提高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也有一定的助推作用。

在推进国际化办学方面,北建大新增11所国外高水平高校合作办学和联合培养项目,打造暑校共享计划、“筑梦远航”一流大学学术交流计划、国际大学生数字建筑设计竞赛等品牌项目,举办四届暑期国际学校,100余所国内外高校的1200余名师生参与其中。学校还连续5年召开“一带一路”建筑类大学国际联盟年会,搭建“一带一路”城市国际化创新中心和7个专项国际创新合作平台,深化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此外,学校更是获批港澳台招生资质,成为首批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开放办学格局拓展到45个国家的100余所院校。

坚持以师生为中心 大学治理体系日臻完善

办学以师为本,教学以生为本。学校党委把深入学习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学校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树立以师生为本的办学理念。

北建大始终坚持以师生为中心的管理服务理念,完善内部治理体系,推动形成以大学章程为核心,规范统一、层级清晰、综合全面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完善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体系与组织架构,精简议事协调机构,实施部门和学院机构改革,推进机构管理服务协同高效运行。健全大资产管理体系,加强大型仪器设备使用与共享机制建设,实施能源定额管理。以智慧校园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数字教育,实现学校数字化转型发展。加强民主管理和监督,工会、教代会、学代会建设持续深入。开展“学党史、优教风、严学风、强作风”专项行动,在全校营造主动担当作为的氛围。搭建校内“接诉即办”师生服务平台,打造“一口受理、分拣转办、实时监督、一体考核”工作模式。

此外,学校还稳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其中包括:实施“大学文化提升”计划,健全完善校园文化体系,持续涵育红色文化,提升学校形象品质,推进学校精神文化体系传播。实施校史工程,完成校史馆升级改造,编写并出版首部校史,召开纪念办学115周年座谈会、创新发展论坛等系列活动,厚植爱党爱国情怀,涵养爱校荣校情感。推进科技文化建设,打造“大师讲堂”“明湖论坛”等品牌活动,举办五届大学生科技节,孕育浓厚创新氛围。打造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景观,大力挖掘校内外艺术教育资源,开发系列校园文创作品,提升浸润式文化育人成效。搭建校友文化互动平台,构建校友与母校“发展共同体”,举办校友值年返校活动与“杰出校友论坛”,汇聚发展合力。

奋力谱写建设高水平特色型大学新篇章

如今,北建大已经走过116年办学历程。面向新发展阶段,北建大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聚焦新时代首都发展和建筑业转型发展需要,坚持内涵特色差异化发展,坚持改革创新,坚持数字化转型,统筹发展与安全,全面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建设新篇章。

不忘初心方能行稳致远,牢记使命才能开辟未来。推动新时代北建大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建设目标,是北建大一场新的跨越,更是一次新的出征。

对于今后的发展,学校制定了详实的计划、目标以及路线图。

据悉,到2035年左右,北建大将基本建成扎根京华大地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特色型大学,服务国家战略和新时代首都发展成效显著,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国内外高度认可,学校办学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扎根京华大地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特色型大学。

接续奋斗、勇毅前行,展望学校党代会描绘的发展蓝图,北建大将瞄准加快建设扎根京华大地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特色型大学的目标,培育更多的“规划师、设计师、建筑师”人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链接:

https://bj.bjd.com.cn/5b165687a010550e5ddc0e6a/contentShare/5ba1f926e4b0976ea0d9a0fc/AP64910395e4b090861a25c5fc.html

编辑:任敏





北京建筑大学
西城校区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 邮编100044
大兴校区地址: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永源路15号 邮编102616
京ICP备案:09079300 文保网安备案:1101020003 版权所有 :北京建筑大学
版权与免责声明

微博账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