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大故事

【建大故事】教书育人 终身无悔——访文法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常宗耀

部门: 发布时间:2015-04-10 阅读次数:

字号大小


 
常宗耀老师,我校文法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同学们眼里,他温和亲切,脸上总是挂着和善的笑容;他严谨负责,课前总是认真的准备授课内容,课后悉心解答同学们的问题;他博学多识,除了课本上的内容外,他最喜欢拓展相关知识讲给同学们听。他躬耕在教育的前线,教书育人三十余载,始终在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尽一个教师应尽的责任。
倾尽心血   教书育人
“成为一名教师是我年轻时候的梦想。”采访之初,常老师就这样告诉我们。带着这个梦想,19岁的他就成为了一名中学教师,而后考硕读博最终成为了一名大学的思政课教师,先后在安徽建筑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任教,2008年转入我校至今已有七年之久。
谈到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认识,常老师只说了四个字:教书育人。这看似简单的四个字中,却承载了他多年从事教学生涯的感受与体悟,这是全部心血的倾注,也是他事业的定位、一生的追求和最大的荣耀。 “我将把我的一生都奉献在教书育人上。”访谈中这句话常常被常老师挂在嘴边。
教学方面,常老师总结了一套自己的“转换教学法”。首先是转换教学切入点,这叫做“浅入深出”,就是用具体问题讲清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其次是转化教学重心,让学生首先自学教材,把讲课重心放在大学生理论思维能力的训练和正确的“三观”导向上;第三是转换教学语言,把专业理论术语与大学及社会中流行的语言表达方式相结合,从而凸显教材语言的内涵和实质;最后是转换教学手段,就是充分应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更好地为表达教学内容服务,又注意不以形式冲击内容,避免课堂的“泛娱乐化”。正是因为常老师如此潜心研究教学方法,又贴近学生实际,才能把相对枯燥的思政课讲得有声有色。经管学院的小李说:“听了老师的第一节课就不能自已了,有时候感觉像听小故事一样,特别喜欢!”
科研方面,常老师尽量从传统的、单纯的“教书匠”的思路中摆脱出来,积极增强自己的科研意识,以有针对性的科研内容促进教育水平的提高。多年以来,常老师发表80余篇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的学术论文,出版过两部学术专著,两部合著,两本合编教材。他的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哲学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新华文摘》和《红旗文稿》等全文转载、摘录和索引等。求是理论网、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马克思主义研究网、中工网、中国文明委网和军队“海疆在线”网等也多次转载了他的学术论文。

 
严谨认真   以身作则
“严谨认真”用来形容大多数人对常老师的印象再合适不过了。听闻要接受采访,老师反复询问采访问题,提前准备,十几页纸上写满了与问题相关的资料。记者震惊之余,在心里默默地给这位认真严谨的老师点了一个赞。
常老师眼眶下也时常会有淡淡的黑眼圈,对他来说,熬夜备课已经是家常便饭。近20年来,他都是每天吃完晚饭开始备课,十二点之前很少会睡觉,他把熬夜与学习、备课、研究融为一体。谈到此处,老师话语间透露着些许不甘:“年纪终归是大了,渐渐觉得力不从心了,身体也出现了问题,看来以后不能再熬夜了。”
说起备课,常老师也有着自己的一套方法:第一,不光是备教材,钻研教材,还要提前弄清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同时要运用新的理念,指导教学;第二,备课要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敢于善于联系重大理论问题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更要考虑备课的内容是否对学生有效果。 “常老师总会把一些课外知识带到课堂上,就想着让这些孩子多知道点儿。想把我能给的最好的全给你——用这句话形容常老师最合适。”他的同事杨老师笑着说。
文法学院姜晓同学谈及常老师的认真,也是颇有感触:“有一次下课去跟常老师交流,看到刚上完课的他嘴唇干干的,虽然是冬天他额头上也冒出了细细的汗珠,想来老师给我们上课的时候花费了很大心力。”
严谨认真是常老师的工作态度,而自我约束、以身作则则是他行为标准,常老师也将带着这一工作态度和行为标准,继续奋战在教育的第一线。
当被问到“您觉得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该具备怎样的基本素质?”时,常老师认真地说:“我认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应该具备四个方面最基本的素质,首先是学术素质,如若没有很强的教育科研和理论科研能力,没有深厚广博的理论功底,没有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形象思维的教学能力,工作将难以进行;其次是创新素质,教师必须根据时代发展要求,在教学内容、方法上开拓创新;第三是人格力量和个人魅力,思政老师坚定的理想信念,表与里、言与行的统一,会成为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基础;第四就是道德风范,为人与为学在思政教师身上的统一,对大学生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将激励大学生走向成功的人生。”
 “我没事儿就‘照照镜子’,看看自己是不是一个合格的思政老师。”他打趣着说,孩子一般的笑容让我们体会到严肃认真的常老师也有轻松有趣的一面。
 
 善于发现思政课的“美”
常老师认为,大学生思政课意义重大,它起着教育引导、社会规范、认知评判、自我激励的作用,并充分发挥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的主渠道、主阵地的引领作用;同时它对大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政治认同的影响、思想的影响、自身行为的影响等,这种影响有时是明显的,有时却是潜移默化的。
说到这里,常老师回忆起一件让他记忆深刻的事。有一年他承担研究生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一位女生在第一堂课上听了十五分钟就匆匆离开了,直至期末也没有出现,这直接影响了她的论文开题。常老师曾经因为这件事与她沟通,她却说自己不愿意听这门课是因为自己的父亲是山西某煤矿的老板,课上讲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环境并不相符,以至于她难以接受。常老师听后沉默一阵说,“你可以不来上我的课,但是请你自学书本内容后给我讲解自己的看法。”之后的一个月里,这位同学真的开始自学教材,并且和常老师进行了四次交流。回想起这四次交流,常老师说:“其实第二次开始,她的认识就深刻了些,她领悟能力很强,我也相信她还可以理解的更深!”在最后一次讲解中,听到她认真地说自己将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且最近也在一直劝说自己的父亲公平对待他人时,常老师开心的笑了。在他看来,能让自己的学生认同思政课讲授的观点,是他最大的成就。
思政课有着如此重要的影响,那么大学生应该如何学好这门课呢?对此,常老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第一要树立学好的责任和信心,从小和低开始,进行自我激励,不断提高自信心;第二要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也要听从老师教诲,做到“亲其师,信其道”;第三是采取正确的学习方法;第四,也是最重要的,善于发现思政课的美,比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那些严密的逻辑判断,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看法,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都处处闪耀着美的光辉。所以同学们要善于发现这门课的魅力,只有发现了它的魅力,才会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才会真真正正的爱上这门课,才会真正的学懂学好。
采访的最后,常老师满怀深情地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更多地同学爱上思政课,喜欢听我讲的课,这样我就是付出再多也无怨无悔!”
 
常老师心目中的建大精神:

崇德敬业
求真务实
治学严谨
开拓创新
 
新闻中心:高蕾   学生记者:徐紫薇   温倩/采写




北京建筑大学
西城校区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 邮编100044
大兴校区地址: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永源路15号 邮编102616
京ICP备案:09079300 文保网安备案:1101020003 版权所有 :北京建筑大学

微博账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