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大故事

【建大故事】北京测绘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杨伯钢和程祥:感恩母校 真情回馈

部门: 发布时间:2014-12-30 阅读次数:

字号大小


   
编者按: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精神和灵魂,一所大学的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主要源自于其深厚的文化。我校的历史是由大量活跃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建大人,用心血、用智慧、用青春创造出来的。在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了许多德高望重的老领导、师德高尚的老教师和学有所成的优秀学子,他们是建大精神的传承者和践行者,他们所做出的业绩也是建大文化的明证,值得被现在和未来所有的建大人学习和传颂。
本期我们将陆续刊登建大人自己的故事,通过回忆“昨天的故事”、叙述“今天的故事”,昭示出具有建大特色的文化内涵,凝练出有启发、引领作用的学校精神。让我们踏着历史的足迹,共创造北京建筑大学更加辉煌的明天!

【建大故事】北京测绘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杨伯钢和程祥:感恩母校  真情回馈
 
杨伯钢和程祥分别于1983年和1986年毕业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工程测量专业,更巧的是,多年后他们又都在北京测绘设计研究院担任副院长。
三十而立,杨伯钢和程祥顶着压力考上了北建工,从那时开始他们就已经为以后的人生埋下了希望的种子,而在北建工的学习生活奠定了他们坚实的专业基础,培养了坚忍不拔的品质。
“刚刚来到北京建筑工程学院那会儿,没有三维激光,没有遥感,没有各种先进的设备,有的就是一股子拼劲儿和干劲儿。”他们深情地回忆起当时的情景。
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尽管有的地方变了模样,有的人已多年没见,但是那些年、那些事都对于他们来说历历在目,仿佛昨日。“现在的教学1号楼东面曾经是个广场,我们经常在那儿开会,还在那儿进行测量实习……”杨伯钢边回忆边描述着。
“你们比我们那时候幸福多了,当时我们测量时用的都是普通的水准仪和经纬仪,精度比较低,测量和计算都是手工,工作量很大,但是我们没有别的选择。”杨院长继续说,“你们就不同了,可以选择不同的专业和方向,选自己喜欢的内容去学习,可以用精密水准仪和电子经纬仪、全站仪、GPS接收机、激光扫描仪等先进的仪器,精度高,速度快。”
毕业后,他们来到了北京测绘设计研究院,从基础工作做起,为北京市城市建设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智慧。现在他们已经走出原来的工程测量领域,带领北京院的团队先后承担了北京市十大建筑、天安门广场改扩建、亚运村、京石高速路、首都机场路、绿化隔离地区和奥运工程、轨道交通、高铁建设等几百余项国家与北京市重点工程测绘项目,在实践中应用所有的知识,积累经验,创新方法。
两位校友看到学校成立了测绘学院、专业越来越齐全、有各种先进的设备,感到非常振奋。他们说,希望北建大的学习都到北京测绘设计研究院来实习、工作。同时,也建议同学们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多参与科研项目,锻炼自己,把知识用到社会生产中去。在参加工作之前,就能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成熟的工程师,成为用人单位急缺的“好用”的人才。
北建大培养出来的像杨伯钢和程祥一样的测绘精英还有很多,北京测绘设计研究院的三位院长都是我们学校的校友,他们都有着坚忍不拔和吃苦耐劳的精神,默默的在测绘行业中奋斗着,是建大学子们学习的榜样。


两位校友(左二程祥,左三杨伯钢)与测绘学院教师座谈

两位校友(前排右三杨伯钢,右四程祥)与测绘学院学生座谈

杨伯钢寄语:
 
勤于思,精于学;
求创新,用为先;
专以志,毅以坚;
心笃正,事竟成。
 
程祥寄语:
 
理论实践并举,育人育才并重;
活学活用,谋实谋新。

 
采访人:测绘学院研一支部
撰稿:苏超威
编辑:高蕾




北京建筑大学
西城校区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 邮编100044
大兴校区地址: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永源路15号 邮编102616
京ICP备案:09079300 文保网安备案:1101020003 版权所有 :北京建筑大学

微博账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