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中国教育报】传承中国文化 提升创新精神——北京建筑大学成功问鼎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部门: 发布时间:2014-11-20 阅读次数:

字号大小


 
肩负中国优秀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使命,探索建筑教育融入传统文化精神的路径。北京建筑大学汤羽扬教授等教师团队共同完成的教学成果《注重中国优秀文化传承的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获得2014年第七届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据统计,该项目是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领域近四届国家教学成果奖中仅有的获得一等奖的项目。该校校长朱光说:“这是我校综合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标志性展现,标志着我校的本科教学工作迈上一个新的高度,在学校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时代呼唤改革
推进文化传承实现教育创新
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在现代世界安身立命的重要根基。建设反映中国优秀历史、体现中国科技进步和生态文明理念的城乡人居环境,成为新一代建筑师的历史任务。但是目前中国城乡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地域特色丧失等问题的出现,对建筑学人才培养提出了严峻挑战。
 “我国建筑学专业教育是20世纪20年代引自于西方,而且大多设在工科院校内,注重工程技术能力训练,而较少文化意识熏陶,尤其缺少传统环境伦理和审美意识指导下的技术创新能力培养,不能适应时代需要。”汤羽扬教授团队认为。
如何在建筑学人才培养中注入传统文化精神?这也是汤教授所带领的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师团队7年来一直思考的问题。
在继承和发扬学校建筑学专业30余年的历史积淀基础上,依托多年来形成的中国建筑历史研究学科特色,他们提出了将优秀文化自觉意识的培养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教育理念。
从中国特色的传统宅院、园林、自然山林中抽象出一些颇具文化意味的教学载体,对学生进行反复的训练,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文化人格。从而实现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对教学工作的深度融入,这就是该项教育成果的核心理念。
 “我们不是要做传统建筑,而是要让学生形成一种思维能力和思维习惯。在这样的思维模式引领之下,他们即使做得是很现代的建筑,也同样蕴含着中国人对空间的理解方式,让现代建筑蕴含着传统文化精神。”团队成员金秋野副教授说:“这才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现代建筑教育中的存继与重生。”
在此基础之上,他们提出了“中国优秀文化与建筑技术复合型”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制定了以建筑师职业基本训练为主轴,以文化传承自觉意识和技术创新主动精神培养为两线的“一轴两线式”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这一教育理念的探索和实践,通过推进文化传承来实现创新,切合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迫切需求,对中国建筑教育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
创新训练模式
传统空间感知传达独特文化意境
如何将传统文化的空间感知蕴含到训练载体中,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学生们的空间认知方式?团队成员们为此颇费了一番脑筋。
青年教师们建议“巧妙设计教学载体,将抽象中性的空间训练变成有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的空间训练,用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来诠释建筑空间”。这才有了后来的“观器十品”、“九宫格训练”、“石膏造”、“翠微山房”等等颇具创意的选题。
 “观器十品”是一种空间设计,它是从中国传统园林空间片段中抽取形式元素,用现代建筑语言加以描述的一组空间训练模型。每“品”空间旁边都有一个文言注解,比如“分眼”,即同一地点的两个小孔,左边孔看到的是一种景色,右边孔看到的又是另一种景色;还有“透漏”、“仰止”、“下察”等等。
九宫格训练,在大方块划“井”字的平面上,16个交点代表了柱子的位置,不能随意移动。在此基础上通过墙、柱、楼板、镂空产生丰富的空间效果。
还有“四境”、“四界”等都是课题组成员从中国传统园林、绘画中总结而成的选题,创新性地将传统文化载体融入建筑设计教学之中。
作为辅线训练的书法练习也有类似的作用。大一、大二学生课后要临习《张迁碑》、《乙瑛碑》、《贺捷表》等法帖。“字的美感在于构架,让学生练字不是为了提高他们的书法水平,而是让他们在练字中提高对虚实变幻及构架关系的理解。”汤羽扬教授说。
大三学生谭云依说,低年级所做的设计基本上都是空间的组合和变形。大一时同学们并不知道实际效果,但是很快,大家在迷惑中找到了基本功训练的意义。
进入高年级,老师们把学生的视野带入历史城市调研、传统建筑测绘、古村落保护之中。在学生们学习文化遗产保护、建筑伦理等特色课程之际,教师们穿插着把学生带入科研课题中。他们调查了北京1000多条胡同,为北京旧城保护提供了丰富的资料。由汤羽扬教授等建筑学同行发起的“八校联合毕业设计”先后实地调查了台北机厂、重庆十八梯、南京城南地区、天津滨海新区夏季达沃斯永久会址、北京天桥演艺区等城市片区,为这些地域的综合整治提供了良好的建议。
改革实施五年来,学生文化创新能力备受肯定。学生在国内外各类设计竞赛中获奖64项。在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委员会举办的“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作业观摩与评选”中,教案及学生作业共获奖26项。2009年、2011年北京建筑大学获奖率在全国建筑类院校中均居首位。
这么多的好评,大概源自教案设计和学生作业中传达出独特的文化意境,这引起了人们普遍的共鸣。
完善培养体系
突出专业特色主动改革创新
在以上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学校制定了以建筑师职业基本素质训练为主轴,以文化传承自觉意识和技术创新主动精神培养为两线的培养体系,搭建了三个平台,构建了四个交叉课群,贯穿在建筑学专业学生培养的五年之中。
——建立理论、实验、实践三个平台。“北京建筑文化研究基地”等平台为传统环境伦理和审美提供理论支持。“建筑全过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平台在规划、设计等课程中实现实境模拟,突破传统实验教学无法解决的瓶颈。“科学研究与校外实践基地”平台利用与北京各大设计研究院等专业机构的合作,成为培养体系的延伸,为技术创新提供实践机会。
——构建四个交叉课群。为了将优秀文化内容纳入课程结构,打破线性设课,分阶段增设12门人文、历史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类课程,形成贯穿5年的4组交叉课群,即中国属性空间设计核心课群、中国思想文化理论课群、专业技术课群、专业实践课群,在诸环节交互配置、弹性设课。
——改革教学内容。预设文化语境,从传统木作、园林、书画、器物中推出“九宫格院宅”等一系列极具传统文化精神与创新意识的设计命题。在专业主干课中,结合教师的科研和实践项目设计教学载体。
——创新教学技术手段。特别强调现代模型制作在设计构思中的推进作用,引入数字虚拟仿真技术,通过建筑全过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利用三维实景虚拟等先进技术手段,模拟实际建造环境。将最不易在教学中直观说明的抽象空间问题和已经湮灭无存的历史建筑环境,转变为直观且受学生欢迎的教学内容,实现了教学方法上的关键性技术突破。 
通过改革与实践,该校建筑学专业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11年获批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获批“历史建筑保护工程”本科专业。2012年,在国家文物部门支持下获批“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与技术”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成立了“建筑遗产保护研究院”。2014年,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五年来,多位教师获北京市教学名师等称号;“建筑构造”等课程为北京市精品课;出版了国内最早的建筑模型教材之一;获市级建筑与环境模拟(设计)实验教学团队、建筑学专业协同创新型人才校外培养基地。2013年“建筑与伦理”课程被批准为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
2011届、2012届毕业生追踪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建筑师基本素质”满意度为92%,对“文化传承意识及创新性设计能力”满意度为95%
正如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所说:北京建筑大学“建立了以正确的环境伦理和建筑史观为先导、以高水平测绘和信息数据平台为依托、兼顾结构可靠性和材料工艺合理性,既注重本体保护,也注重环境保护的全方位遗产保护高端人才培养架构。”
谈到未来的目标,校长朱光自信地说,“这仅仅是个开始,学校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学科专业特色优势,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再接再厉,再创辉煌!”(文/ 高蕾




北京建筑大学
西城校区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 邮编100044
大兴校区地址: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永源路15号 邮编102616
京ICP备案:09079300 文保网安备案:1101020003 版权所有 :北京建筑大学
版权与免责声明

微博账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