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大新闻

图呈建筑——记我校杨谆教学团队教学成果

部门: 发布时间:2016-10-24 阅读次数:

字号大小


  从遥远的古代,图即与建筑设计、建筑群规划紧密关联;图与建筑的进步、演化相生相伴。图既可以作为设计的表达载体,又可以作为建筑物的忠实记录。即使有些建筑被历史长河或自然灾害淹没,但若有图在,建筑便有希望复生……

  图呈建筑,是我校理学院杨谆教学团队近年来年在图学教学领域完成的一项具有一定创新性的教学实践。在学校特色资源库里,翻阅着《图呈建筑》的资料,一种专业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让学生爱上图

  工程制图是学校的基础课,作为建筑类大学,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绘图本领,是每一位工程制图老师的责任所在。而在现实教学中,制图课程的空间抽象思维、图示表达以及工程图绘制一直是课程学习的难点,有些学生望而生畏,有些学生对复杂的工程图绘制缺乏耐心和理解,这些都造成一些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抵触心理。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制图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理学院杨谆老师以“呈现建筑的图”为主线,从文化层面对制图课程相关知识进行梳理,力图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把制图教学资源整理成一部故事书或者“连环画”。其中呈现了自史前文化经漫漫历史长河直至现在高科技时代的“图之嬗变”;呈现了自古人类原始绘图直至现代运用计算机绘图画图方法的“图之工具”;以直观、生动有趣的动画视频呈现了晦涩难懂的“图之理论”;以丰富多彩的各种实际工程呈现了“图之类别”;而“图之呈现”则呈现了我们常见建筑中的设计内涵甚至背后的故事……

  在这些资源的整理、归纳和创作过程中,杨谆老师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们参与到特色资源库的建设中来,有来自不同学院、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近百名学生参加了项目建设。通过参加“图呈建筑”项目,学生们对工程制图的作用、历史以及与建筑的渊源,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让学生真正明白,作为一名建筑类大学的学生,看图是从事建筑行业的基本素养,学习工程制图要从爱上图开始。

  

  有了爱就有了一切的不可能

  当学生爱上图,学生就有了学习的兴趣和欲望。“特色资源库里呈现的建筑图纸有很多是学生的作品”,杨老师谈到通过特色资源库这个平台来展示学生优秀作业及作品,起到了很大激励作用。在这种激励下,学生们创造出更多出色的作品。“现在很多非土建专业的学生画出的图也很棒,他们还会尝试着学习课程要求之外的绘图软件”杨老师说。经管学院王茂远同学就是其中一员,他不仅熟练掌握CAD制图软件,而且还对三维制图的Sketchup设计软件情有独钟;经管学院的薛佳敏同学则有一手漂亮的渲染手绘功夫,经她绘制的效果图一点不比专业的学生逊色。

  学习有了主动性,学习中的困难也就迎刃而解了。而有了爱,也就有了一切的不可能。现在在学生眼里,每一张图都是他们的作品,为了让自己的作品有资格在特色资源库上展示,学生会主动观察身边的建筑。当一个个设计意图通过一幅幅规范而漂亮的图纸展现出来时,学生们的成就感跃然而生。工程制图课程学习进入一个良性循环,一群爱上制图的学生们从课上走到课下,成立了图友社。图友社的指导教师也是杨谆老师教学团队,在师生的互动下,他们又有了更加深入的研究,手绘、动漫……他们有了一切的不可能。

  

  平平淡淡的坚守

  杨谆老师是个平和的人,采访中她一直在强调“只是做了一点儿该做的事情”。低调、谦和的背后透漏着一种做人的质朴。“图呈建筑教学成果的取得,应该属于团队每个成员,是大家支持、共同努力的结果。例如,老教师张士杰,为了能够在网络上展现斗拱三维动态拆解模型,经常在电脑前反复推敲;青年教师王少钦,能力强,思维活跃,为资源库建设提出了很多想法;建筑学院13级研究生王沛同学是资源库建设的骨干力量,等等。是团队每个成员的付出和努力才造就了今天的成绩”。

  “吃苦在前,是杨老师做人做事的准则。杨老师做任何事情总是把别人的利益考虑在先,吃亏是福是她挂在嘴边的话”,团队教师王少钦说。每周一次的组会,是团队坚守的制度。尽管牺牲了很多休息时间,但只要能把该做的事情做好就值得。杨谆老师认为学校的发展需要年轻人,青年教师也需要平台展示,传帮带中才能寻求整体的发展。在杨老师勤勉、踏实的影响和带动下,团队青年教师王少钦、刘晓然在教学中进步很快,她们在2015年北京市大学生工程设计表达竞赛以及2016年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及产品创新大赛中获得了优秀指导教师奖。平淡中的坚守让很多不易的事情成为了现实。也许在杨谆教学团队的心中,图纸上的乐趣与美妙是人生最曼妙的风景。

头图制作:王迪





北京建筑大学
西城校区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 邮编100044
大兴校区地址: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永源路15号 邮编102616
京ICP备案:09079300 文保网安备案:1101020003 版权所有 :北京建筑大学

微博账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