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大新闻

教代会代表寄语我校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部门: 发布时间:2016-04-28 阅读次数:

字号大小


  第七届教代会(工代会)第四次会议前,教代会各代表团充分讨论了《北京建筑大学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征求意见稿)》。这一凝聚建大人集体智慧,展现建大人对于学校发展热切期盼的战略部署,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对我校未来发展规划提出了清晰明确的目标。与会代表普遍表示,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重点突出、任务明确、措施得力,相信在这一规划指导下,建大能够在未来五年中取得优异的发展成果。

  人事处长陈红兵

  寄语:人事综合改革将对学校“提质、转型、升级”起到支撑作用。

  师资队伍作为主体是实现学科发展建设的核心力量。近年来,学校深入落实人才强校战略,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大成效,但人才队伍整体水平仍不能够支撑学校当前“提质、转型、升级”的总体目标,学科领军人才不充足、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仍比较突出。
       面向“十三五”发展新时期,师资队伍建设仍要围绕高层次人才引进和人才梯队建设两大核心工作展开。在高层次人才引进方面,一方面需认真梳理我校现有人才队伍现状,重拳出击,定点爆破,实现人才引进工作的精准化、精细化和高效化。另一方面,要与二级学院需求和发展相对接,探索建立“分解计划,权责明晰”的校院两级人才引进制度。同时,为增强我校对于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不仅要提供科研条件、工资待遇、住房条件保障、配偶工作、子女入学等一系列保障措施,更要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搭建平台,组建团队,做好服务。
处理好人才引进与培养的关系,一方面要提高服务工作水平,避免“水土不服”的现象发生,保证人才引进“落地生根”。另一方面,在现有师资队伍建设上,推动实施“双塔”计划;同时强化绩效导向,对各类人才实行分层次管理,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
       此外,“十三五”期间我校人事工作还会实施一些创新举措。例如:进一步修改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办法,充分发挥职称评审工作风向标、指挥棒的作用,鼓励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另外,目前现行编制核定方式已不能满足我校从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的需求,新的编制核定办法将积极探索综合考虑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多个因素。

  图书馆馆长王锐英

  寄语:开展文化素养教育,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

  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开展“大学文化提升”计划,彰显学校品格和精神风貌,进一步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我建议要系统地进行校园文化建设,首先要抓“纲”,纲举才能目张,也就是要结合学校的办学历程、抓住学科专业特色,沉淀、培育、凝练、传承和传播大学精神。其次,要通过文化素养教育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校园文化品位。目前我校的文化素养教育还处于自发状态,学生活动多,但是基本素养教育少,不成系统。建议学校制定大学生文化素养教育实施方案,对于开设的课程内容、培养的形式和程度进行具体规定。围绕建筑文化、北京文化、历史、音乐、雕塑、美术、摄影、书法、篆刻等内容,对课程体系进行统筹规划,对培养方案进行系统设计,保证我校大学生文化素养的稳步提升。第三,加强文化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充实提高艺术教育室的力量,建议成立北京建筑大学艺术教育研究院,全面提升我校校园文化建设水平。

  建筑学院刘临安教授

  寄语:构建大学思维,搭建以教学体、科研体、产业体为主体的完整的大学架构。

  我校由学院发展成为大学,不仅是在办学规模上实现了突破,而且也预示着我校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期。“十三五”期间,我校要注重从校内管理和校外贡献两方面进行科学布局。
第一,校内建设方面,建大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走出学院模式,构建大学思维。与学院化二级管理层级不同,大学有明确的三级管理模式。大学需要在日常运转中将推动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院,校级管理负责宏观决策和监督,改变学院在以往工作中仅扮演执行者的状况,改革体制机制,提高学院发展的自主性。
第二,校外社会贡献方面,建大需利用优势学科,打造独立科研体,推动科技服务社会。大学有明确的组织架构,教学体是人才培养的基础,产业体是社会影响力的体现,而科研体则是大学实力的标志。目前我校已形成比较完备的教学培养体系,产业化进程也在稳步推进,未来还需要统筹多方资源,构建有利于科研发展的结构体系,以提升我校整体科研能力和水平,向社会显示建大应有的实力。

  文法学院秦红岭教授

  寄语:结合学校优势专业,发展应用文科。

  作为以建筑为特色的理工科院校,人文社科的学科发展需要有适合学校特色和自身条件的合理定位。我校人文社科的发展方向更应倾向于应用文科领域和交叉学科领域,结合建筑、土木、环能等学校优势专业,找准交叉学科生长点,凸显我校人文社科的对比优势。
       对此,我校近年来在人文社科发展中逐步落实特色办学理念,获批北京市级建筑文化研究基地,为打通人文社科与建筑学科的交叉融合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希望学校“十三五”规划能充分体现了上述理念,找准定位,使人文社科在学校学科布局中占有合理的位置。
       在教学建设方面应改善和提升我校通识教育水平。在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方面不应再以浅层的兴趣爱好为导向,而应借助学校专业特色挖掘更深层次的人文与科技相结合的优秀课程。鼓励名师和教授多开设通识课程,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理学院宫瑞婷副教授

  寄语:延揽名师,引入校外优质教师资源夯实学生理论基础。

  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最重要的标准。未来人才培养应更加注重“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理念,以明确的目标培育高端人才。理学院主要开设自然科学类、工程基础类相关课程,在“十二五”期间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有效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举措,如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等。
        “十三五”期间将稳步推进“延揽名师”计划,引入校外优质教师资源,进一步夯实学生基础知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目前,理学院已聘请到清华大学国家级教学名师陈信义教授为大一学生开设“普通物理”课程,同时邀请到深受学生欢迎的资深考研数学辅导名师陈文灯教授开设考研数学强化班。理学院对学生的培养将更注重过程化管理和个性化辅导,改革已经初见成效,近年来我校考研率稳步上升。2016年我校首次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了Meritorious Winner (一等奖)和Honorable Mention (二等奖)的优异成绩。

  
       经管学院张有峰副教授:

  寄语: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学校制度建设的参与者。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山之玉,可以剖金。恰逢学校提质、转型、升级的战略发展阶段,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应该在反思中扬长;在审视中甄别;在前瞻中创新。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教师的思想、能力、素质都面临着一场新的革命和挑战。必须在认真学习党的各项理论、学校的各项政策的基础上,加强自己的开拓精神,努力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学校制度建设的参与者。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不断寻求知与智的最佳结合,构建美而慧的人格修养,努力使自己具备一个优秀教师的素质。





北京建筑大学
西城校区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 邮编100044
大兴校区地址: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永源路15号 邮编102616
京ICP备案:09079300 文保网安备案:1101020003 版权所有 :北京建筑大学

微博账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