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平台

北京建筑大学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部门: 供稿:高蕾 摄影:胡保华 审核:孙冬梅 发布时间:2020-05-29 阅读次数:

字号大小



5月28日,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建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全胜一行来我校调研,并就校企合作事宜与党委书记姜泽廷、校长张爱林等校领导进行座谈。双方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将结合北京市城乡建设的需求,重点开展合作研究,以北京市“四个中心”建设的战略发展需要为牵引,共同围绕前瞻性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进行研究开发和成果应用,并在建筑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以期在学术研究、成果转化、社会服务、经济效益等方面携手共赢,打造市属企业和市属高校合作典范。

北京建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宇,纪委书记、监察专员郭少良,副总经理李中国、郑琪、郑实,总建筑师邵韦平,全国勘察设计大师、总建筑师胡越,我校党委副书记张启鸿,副校长张大玉、李爱群,教授代表及相关单位(部门)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



徐全胜在讲话中说,北京建筑大学办学历史悠久,百余年来始终专注于培养建筑领域人才,为祖国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北京建院职工中有六分之一是北建大的校友,全院十位勘察设计大师中两位是北建大的校友,支撑着北京建院的事业发展。他希望北京建筑大学与北京建院继续发扬良好的历史传统,在高端科研平台建设、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建设工程方面继续加强校企合作。北京建筑大学发挥多学科、多专业的优势,把建筑设计实践中的需求提前引入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之中。北京建院将借助北京建筑大学作为北京市建筑领域高端智库和平台的作用,共同解决北京乃至国家城乡建设中实际问题,实现共创共生。最后徐全胜说,希望双方发挥建筑领域高精尖课题、科技平台、人才和知识储备的优势,共同探索北京领先、全国领先、世界领先的创新式发展路径。



姜泽廷在讲话中说,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与北京建筑大学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双方共同为北京市的城市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强调,双方的合作要实现系统性发展、创新性发展、集群性发展、开放性发展和特色性发展。在系统性发展方面,要实现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各种战略资源的统筹规划。在创新性发展方面,要实现体制机制创新,进而提升科技硬实力、文化软实力和办学治校治理能力。目前,学校正在筹备成立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院、文化发展研究院,为学校创新发展提供新引擎。在集群性发展方面,希望北京建筑大学和北京建院发挥市属龙头高校和市属龙头企业的作用,在合作中既强调集群规模,又注重工作细节、落实每个环节。在开放性发展方面,依托北京建筑大学牵头成立的“一带一路”建筑类大学国际联盟,把国际化发展作为打通创新链共同营造科研国际化平台的重要支撑。姜泽廷说,希望双方在接下来的合作中定制服务、制定规则、定期交流,共同实现一体规划、一体推进、一体发展,携起手来为北京建设“四个中心”,完成“四个服务”的任务发挥更大的作用。



张爱林在讲话中,感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长期以来对北京建筑大学的支持。他说,北京建院成立70年以来为北京市城市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人才聚集型和科技创新型企业,北京建院要建成世界一流的建筑设计科创企业,这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也对我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学习北京建院前瞻性的眼光和放眼世界的胸怀。张爱林表示,北京建筑大学和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同为发源于北京、成长于北京、服务于北京、成就于北京的单位,血脉相连,荣辱与共。我们要以服务北京“四个中心”作为核心目标,把准北京市城乡建设的需求,加强沟通、密切合作,共同为北京市城市发展贡献力量。最后张爱林说,校友的地位决定了大学地位,教师的水平决定学校人才培养的水平,希望北京建院的大师和专家们加强对学校学科专业的指导,帮助学校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综合办学实力。



座谈会上,张宇和张爱林分别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张宇介绍了北京建院的发展历史、组织构架、发展成就以及近期重点工程项目。张大玉从办学定位和特色优势、近五年主要发展成就等方面对学校进行了简要介绍。



座谈会前,徐全胜一行参观了“小空间 大生活” 百姓身边微空间改造优秀设计方案展、老北京模型展、图书馆馆藏珍品展、校史馆、大型多功能振动台阵实验室、应急指挥中心、智慧教学监控中心,了解了我校的办学历史、科研平台、科技服务社会成果、智慧教学及科技防控等情况。


编辑:高蕾





北京建筑大学
西城校区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 邮编100044
大兴校区地址: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永源路15号 邮编102616
京ICP备案:09079300 文保网安备案:1101020003 版权所有 :北京建筑大学
版权与免责声明

微博账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