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大新闻

【暑期社会实践】寻访乡土匠人,传承“碹窑”工艺——“守望乡土”传统村落保护志愿者服务团活动纪实(二)

部门: 发布时间:2015-08-14 阅读次数:

字号大小


      在河北怀安县境内分布着一种窑洞,平地起窑,拱形结构,叫碹窑,碹窑是用晒干了的加过其他物质的泥土筑成弧形而垒、建、盖而成,以拱建窑,碹而筑窑,这种平地起窑的独特工艺和奇特景致成为北方民居风景的一道亮丽景观。然而,随着砖瓦房的兴起,近些年已经罕见有新建的碹窑,碹匠也已进入古稀之年,这项传统工艺也在慢慢消失。
     
为了传承这项宝贵的建造技艺,挖掘传统村落的文化价值,北京建筑大学“守望乡土”传统村落保护志愿者服务团一行20多人先后前往河北怀安县的北庄堡村、段家庄村、刘家窑村等传统村落,寻访乡村碹窑匠人,学习碹窑建造工艺,借助建筑类专业知识为这项传统建造技艺的保护和传承尽一份力。为了更全面的学习碹窑技艺,志愿者团队本次还专门邀请了住建部村镇司乡村规划研究中心丁奇、土木学院张国伟、建筑学院刘博、阚玉德、李小虎多位老师一同前往。


    
      因为当地村子多建在沟壑两侧,交通颇为不便,为志愿者的调研造成了很大不便,师生们冒着炎炎烈日穿梭在乡间小道上,地面土质坚硬,走在上面嘎吱作响,随处可见用黄黏土搭砌的院墙,废弃的窑屋起伏错落的展现在眼前,有的只剩下断壁残垣,却矗立不倒,金色的阳光照射在土墙上,将一排排碹窑点染得明暗有致,显现出一种残缺荒凉的美。
 

      当地村民的淳朴和热情驱散了志愿者的劳累,在多方问询后,我们有幸找到了村子里两位经验丰富的碹窑工匠,两位工匠已过花甲之年,但提起碹窑的建造显得十分的兴奋,神采奕奕的给志愿者们进行讲解。为了解决方言造成的沟通障碍,村干部还专门找来村里的幼儿园教师充当翻译。志愿者们主要针对碹窑的施工环节、用料、材料配比等问题向两位工匠请教,两位老人边讲述村里碹窑的历史,边耐心的解答问题。为了更形象的沟通,志愿者们还在一些抽象的问题上,用图示的方式向两位工匠的进行询问,其中包括详细的尺寸大小,特殊位置的构造方法,防水、采光、保暖等问题。两位工匠对于图示,边画边解释认真地给大家做讲解,还时不时地在讲解中加入了生动的例子。访谈历时三个多小时,师生们认真的记满了厚厚一本的笔记。



访谈结束后,志愿者一行应村民邀请前往村里实地考察村里一些有代表性的碹窑,刘博、张国伟两位老师带领志愿者同学就碹窑的内部空间进行了测量,并就居民在实际居住中的诸多使用问题进行了详细沟通。


     同时,志愿者同学还走访了村里的一些古建筑,通过对村里老人的访谈挖掘这些建筑背后的历史故事,并利用专业知识对这些古建筑的建筑构造进行了分析,为将来村落的保护和开发储备资源。

 
虽然我们没有在碹窑生活过,但是我们眼前的一窑、一树、一缕炊烟、一座庙堂、一位慈祥的老人却让我们倍感亲切,深深地沉浸在这浓厚乡村情节里,这是因为传统村落是我们的共同的历史记忆和精神家园。北京建筑大学“守望乡土”志愿者服务团将继续走进村落,传播乡土文化、传承传统技艺,让民族文化根脉薪火相传。




北京建筑大学
西城校区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 邮编100044
大兴校区地址: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永源路15号 邮编102616
京ICP备案:09079300 文保网安备案:1101020003 版权所有 :北京建筑大学

微博账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