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大新闻

扶贫路上的“夯土追梦人”

部门:党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19-12-23 阅读次数:

字号大小


  “穆老师,你们回来了!”在自家新房前务农的大妈抬起头来,挥动着沾满泥土的双手,操着亲切的四川话,兴奋地冲穆老师喊着。那一刻,穆钧真切地体会到了“什么叫欣慰和满足”。

  15年来,足迹遍布各地贫困乡村,深入调研和驻点工作的村落多达300余个。穆钧团队对于扶贫工作的默默付出,见证了一个个乡土家园的重建与复兴;孕育了17个省或地区近200栋示范推广农房和乡村公建的落地;开辟了400余名来自全国的村民工匠的技术致富之路。

  2019年,北京建筑大学穆钧教授团队完成的“现代生土营建研究与推广”系列成果,荣获本年度世界人居奖铜奖。

 

毛寺生态实验小学全貌

 

  让老百姓住上温暖的“土”房子

  穆钧教授生土实验室的墙上,挂着很多与村民工匠一起建造家园的照片。照片上的人们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些只是一部分,都挂出来放不下”。团队核心教师蒋蔚骄傲地说。这些照片记录着黄土地上建造“土”房子的美好瞬间,更表达着穆钧团队的“栖居梦想”。

  温饱问题是脱贫攻坚的首要问题。让老百姓住上温暖的“土”房子,就是穆钧团队实现“栖居梦想”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2004年,还在香港求学的穆钧,怀揣着“香港居民”身份证,作为驻场建筑师,进驻甘肃庆阳的毛寺村,而这一住却让长达一年。与别人相比,这种香港的求学经历特殊了许多。但这也正式开启了穆钧与生土的情缘。

  如何让西北山区的孩子在温暖的房子里读书?面对西北贫困农村恶劣的生态气候和拮据的经济开销,最大限度地减少动机采暖能耗,成为毛寺生态实验小学校舍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的目标。

  经过不断研究,团队发现土坯、秸秆等自然材料作为建筑主材,具有很好的呼吸作用,保暖性能好,造价低,而且就地取材,生态环保。如果把常规的240mm厚烧结砖墙,替换为同等造价的600mm厚土坯墙,冬季教室内气温可平均提升1.5℃;将常规屋面保温挤塑板,替换为同等绝热效能的草泥垫层,造价可降低至少80%。这样建造出来的校舍,在平均气温低达-12℃的1月,无需采取任何采暖措施,仅利用40多个学生的人体散热(相当于3200W的电暖气),便可以达到适宜的舒适度。

  建成后的新校舍实现了全年近零能耗的生态效益,而其造价仅为当地常规建筑的2/3,充分证明“绿色建筑”并非仅意味着高造价高技术,通过改良传统建造技术,完全可以实现因地制宜且经济实用的绿色建筑目标,这对于生态环境脆弱的西北贫困农村地区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意义。

  “从现在起,学校过冬再也不需要烧煤了,省下来的钱可以给孩子们多买一些书了”。校长感慨着。对于穆钧而言,校长的这句话是最有意义的奖励。

  该项目先后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保护与传统创新奖、亚洲最具影响力最高荣誉设计大奖、首届中国建筑传媒奖最佳建筑奖等多项国内外建筑大奖,并与鸟巢、水立方等5个中国大型项目同时获得了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国际建筑奖,得到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师生志愿者和村民参与马岔村村民活动中心施工

 

村民参与毛寺生态实验小学施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512汶川地震后,在住建部和无止桥慈善基金的支持下,穆钧作为项目负责人,发动组织香港和内地多所高校的志愿者,开展了以四川会理县马鞍桥村为基地的震后重建综合示范项目。

  “如果有一种方法使得现有夯土房屋的抗震性能得到充分加强,你们愿意选择吗?”穆钧问村民。

  “我们当然求之不得!我们这夯土房子看着虽土,但便宜啊,施工也简单,而且冬暖夏凉,养牲口也方便......”村民们充满期待的回答着。

  为了有效提升传统夯土农宅的安全性能,重新换回村民对建造传统的信心,自力更生完成家园重建。穆钧团队决定充分利用震后废墟和本地自然材料,通过融入抗震技术,改良当地传统夯土技术,发动和引导村民根据自身财力和需求,自力更生完成家园重建。

  废墟瓦砾都成了重建家园的宝贵财富,村民们就地取材,邻里互助,全员出动,在穆钧团队的指导下,仅用了三个月,一幢幢“土”房子就建好了。阳光的映衬下,原生原态的土黄色焕发出金色的光芒,映射出幸福的味道。

  村民自主兴建的新型夯土农宅,不仅满足当地抗震设防标准,而且其舒适性和节能效益远优于当地震后统建的常规砖混结构农宅,造价仅为后者的十分之一。

  焕然一新的村子,让村民们对生活产生了新的希望。

  “我们可以给村民工匠做本技术指导图册,让更多的灾后重建村掌握这种技能。”穆钧说。

  穆钧团队编写出版的技术指导图册,通过建设系统被发放到类似农村地区,对于转变认识误区、科学指导灾后重建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该项目先后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1年度遗产保护与传统创新奖、香港2010年度环保建筑大奖等专业奖项。

  不仅如此,随着现代夯土技术的推广,甘肃会宁的马岔村民工匠们在接受了培训后,焕发出强大的内生动力,有了经济上的持续来源。他们已经走出村子,成为了专业的现代夯土匠人。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世园会中国馆的夯土墙.......都有了他们的身影。穆钧团队坚守的“栖居梦想”一步步在实现。

 

广西桂林门等村村民活动中心改造项目  团队驻场师生与当地孩子

 

  乡土家园,心灵的乌托邦

  “希望有一天,城市与乡村的区别,不再是发达与落后、富足与贫困,而是代表着两种相互平行且各富魅力的栖居模式。人们可以在其中根据自己的人生态度和情趣,自由地选择理想的栖身之所,为心灵找寻一个温暖的归宿。”建造乡土家园一直是穆钧心灵的乌托邦。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村落的空心化和乡村社会的离散化现象,在贫困农村地区越发普遍。这也是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工作,面临的一大挑战。

  针对这一问题,穆钧近年来带领团队,在甘肃会宁、广西桂林、安徽潜山等地区,先后开展多项乡村公共设施建设。

  “房子盖好了,还要教他们怎么用好。”穆钧说。

  随着甘肃会宁的马岔村民活动中心的落成,再次恢复起来的老年人秦腔皮影戏班、中年妇女自发组织的敬老自乐班、当地老中医开设的中医诊所、自组织管理的图书室、为留守儿童设立的课外活动小组、吸引返乡年轻人开设的地方土特产网络商店......一个个服务于村民的区域相继开辟了出来。

  村子活了起来,年轻人也多了起来。“大家都愿意往活动中心跑,在那里有阳光、有笑声、有村民们想要的。”团队核心教师蒋蔚兴奋地介绍着。

  诸如此类的案例越来越多,2015年,穆钧团队以桂林恭城县为基地,驻守现场三个月,带领当地村民通过改造和利用空废的传统民居院落,兴建完成了门等村民活动中心。中心落成后成为当年国务院“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向全国推介的示范典型,穆钧本人也受到汪洋副总理在现场的亲切接见。汪洋副总理动情地对穆钧说:“在城市建设市场火热的今天,很少有建筑专家能够长期扎根于无利可图的农村建设,我希望通过你向全国长期奋战在农村建设第一线的建筑师和规划师,表达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问候,希望大家继续努力,再接再厉!”

  作为扶贫路上的“夯土追梦人”,穆钧一直在路上。从参与创立无止桥慈善基金,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席专家,再到“世界人居奖”的获得,穆钧团队先后发动香港、内地及海外20余所高校志愿者,深入西部贫困农村,利用科研成果指导并与当地村民共同开展房屋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多达50余项,受益村民8万余人,培养基层技术与管理人员5000余名,参与大学生2000 余名。他们对于扶贫工作的执着和热情感染和影响着一批人,也许这就是他们内心深处守望的乌托邦。





北京建筑大学
西城校区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 邮编100044
大兴校区地址: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永源路15号 邮编102616
京ICP备案:09079300 文保网安备案:1101020003 版权所有 :北京建筑大学

微博账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