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建大

让云冈石窟“活”起来

来源:中国建设报 供稿:刘月月 审核:孙冬梅 发布时间:2016-06-15 阅读次数:

字号大小


  6月7日,在北京建筑大学举办的石窟保护与发展研讨会上。云冈石窟研究院院长张焯说,十几年来,他一直有一个梦,就是希望能找到1:1复制云岗石窟的办法,并且复制品能够象积木一样组装和拆解,方便到国内外去展示,让世界一起见证灿烂多姿的中华传统文化。

  随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和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的召开,文物保护工作提升到了更加重要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首都博物馆时要求,“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

  为了推动文物保护工作,自2005年以来,北京建筑大学石窟保护与发展研究团队(以下简称研究团队)与云冈石窟研究院紧密合作,开展石窟造像的文物信息留取与修复保护设计工作。北京建筑大学副校长李爱群教授介绍说,针对石窟保护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和科学问题进行研究,我校石窟保护与发展研究团队率先在石窟的数字化留存与保护修复、基于艺术价值的表皮分区划分、石窟安全监测、面向石窟复制的结构和材料设计、3D打印等关键技术方面展开系统的研究工作,通过多学科的协作,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记录:让文物讲述历史  

 

  云冈石窟开凿于公元5世纪,是北魏拓拔皇权主持修建的佛教艺术圣地。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为了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云冈石窟研究院希望能通过修缮保护以及等比复制的方式,让洞窟走出云冈,让洞窟全景走到人们身边。但是,云冈大型石窟在复制过程中面临着测绘数据体量大、复制品制作工艺繁琐等问题。在第18窟的保护与复制工作中,由于石窟结构复杂、细节繁琐,传统人工绘制的方式难以获取佛像造型方面的精确数据,也就难以在日后制成高仿真度的复制品。

  其实,在2012年重庆大足石刻千手观音的抢救性保护工程中,科研团队创造性地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于古建保护和高难度现代建筑施工,实现了对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测绘。早期的三维激光测绘技术的研发使科研团队在云冈第18窟的前期数据搜集工作得以顺利推进。齐莹博士介绍说:“高精度信息留取是在为佛像复制建“指纹库”,这也是让技术走出实验室,结合石窟保护课题的有益尝试。”

  在大型复杂石窟文物多元数字化表达技术方面,团队研制了成套的文物空间信息提取、虚拟修复、数据管理与展示等适用于大型复杂文物的信息留取与虚拟修复的工程化应用系统,建立了覆盖文化建模与修复主要环节的技术流程与工作规范。团队发明了基于精密点位测量数据的三维扫描控制定位工具与数据处理方法,解决了大范围文物高精度亚毫米级信息留取的技术难题。在此基础上,团队根据测绘所得数据,建立了由文物正射影像图、骨架线图、特征线划图、三维模型等九大类图组成的文物空间信息多元数字化表达体系。侯妙乐教授说:“文物信息多元数字化通过多种手段对文物典型空间特征进行多视角、多层次表达,是信息留取、修复保护设计及石窟复制等文物保护工作的基础。”  

 

复制:让文物活灵活现  

 

  石窟寺作为佛教建筑的重要组成,因其体量巨大、分布各异且承担着重要文化价值而成为文化遗产保护的难点和重点。研究团队突破了大型复杂石窟表皮分块设计、结构设计、健康监测、材料等关键技术,研制了成套的大型复杂石窟的等比例尺复制的工艺流程与工作规范。

  在佛像表皮复制方面,团队提出基于艺术价值的表皮分块设计方法,通过综合考究石窟的历史、艺术、科技价值,从艺术欣赏价值、工艺雕刻复杂程度、造像信息主体、展观空间感受等多个层面,对石窟表皮进行分块设计。研究团队带头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李爱群教授介绍说:“分块复制需要在掌握佛像的整体艺术特征基础上把握个性化、特色化、局部化的艺术特征,从而有利于日后对复制品进行合理的组合和整合。”

  在佛像复制品的内部结构方面,研究团队提出可为复制石窟佛像表皮设计内部结构骨架的方案。同时,骨架在设计中还兼顾到复制佛像的多次拆卸、安装与运输等问题,保证石窟整体在自重、风荷载作用下的安全性。

  在研讨会同日开幕的“东方第一佛教圣地——云冈石窟展”展上,展出团队作品—云冈第3窟佛像佛首的小样化复制作品,栩栩如生,唯妙唯肖,令人赞叹。

  文物不可再生,但希望能永续保存。随着城市发展加速,受自然灾害、环境变迁以及人为破坏等因素影响,文物的消亡速度愈加增快,对文物进行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迫在眉睫。以云冈18窟的复制工作为契机,北京建筑大学将进一步推进古建筑遗产保护专业发展与人才的培养,为保护并弘扬中华文化遗产贡献力量。

 





北京建筑大学
西城校区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 邮编100044
大兴校区地址: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永源路15号 邮编102616
京ICP备案:09079300 文保网安备案:1101020003 版权所有 :北京建筑大学
版权与免责声明

微博账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