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建大

北京建筑大学团队重新定义生土营建,成果获2019年度世界人居奖—— 中国“土房子”走向世界

来源:中国教育报 供稿:施剑松、高蕾 审核:孙冬梅 发布时间:2019-12-14 阅读次数:

字号大小


  12月13日,北京建筑大学宣布,该校教授穆钧带领团队完成的“现代生土营建研究与推广”系列成果获得2019年度世界人居奖铜奖,这是继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吴良镛以及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加平的项目之后,第三个获得该奖项的中国团队。

  生土,就是从自然界中取出的原状土,无需焙烧,仅需简单机械加工,便可用于房屋建造。其传统形式包括夯土、土坯、泥砖、草泥、屋面覆土等。以生土作为主体结构材料的房屋通常被称为“生土建筑”。

  自攻读博士时起,穆钧便开始投身于乡村建设以及生土建筑领域的教学、研究与实践。2016年,他被引进到北京建筑大学,现为该校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也是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现代生土营建研究科研团队”负责人。北建大为穆钧组建研究团队,设立了现代生土营造科研设计中心。

  自2011年起,在当时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支持下,穆钧率队以甘肃会宁为基地,持续开展生土营建技术与示范推广研究至今。研究团队针对在我国应用分布最为广泛的传统夯土建造技术,首次将现代生土材料优化理论引入乡村建设,通过大量的田野考察和本土化的系统研究试验,有效克服了传统夯土在抗震和耐久性方面的缺陷,并研发出一系列适合我国农村地区的现代生土房屋建造技术、设计方法及其相应的施工机具系统。

  我国西部有夯土建造传统的农村,多位于地震多发地带,加之人们对传统夯土民居抗震性能的普遍担忧,使得基于现代夯土技术的建筑结构体系研究至关重要。

  以团队成员周铁钢教授开展的大量抗震研究成果为基础,在示范建设的过程中,团队派专人驻守现场,在进行技术指导的同时,随时针对施工中产生的技术问题进行优化改进。由于当地村民普遍具有传统夯筑经验,通过这一注重实际操作的培训模式,他们很快便掌握了各种新技术的要领,并积累了充分的经验。

  而对现代夯土在性能方面的提升,建设初期村民们并不以为然,认为“土东西”能有多结实啊。但是随后发生的一件事改变了他们的认知,一段夯土墙因存在施工错误而不得不返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其拆除的村民们,这才信服了新型夯土的“厉害”。

  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周边的村民竞相前来参观。正是通过这种亲身体验,当地村民对这一虽新鲜但又很熟悉的升级版传统技术产生了极大的热情。

  试验结果显示,基于该结构体系下新型夯土房屋,完全可以满足我国地震设防烈度要求,实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

  除了抗震性好,新型生土作为一种建筑材料还具有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优异特性。

  “一般建筑材料的保温层都是靠细微孔洞留住空气来实现对室内外温度的隔绝。当室外热时室内就相对凉,当室外冷时室内的热量也不会散失出去。”穆钧团队成员蒋蔚讲述了生土这款天然的保温材料的原理,“与其他建筑材料不同的是,夯土是一种难得的多孔重型材料,不仅有大量可起绝热作用的细微空腔孔洞,而且又具有十分突出的蓄热性能。在此基础上,只要墙的厚度、密实度、空间大小合适,它的保温性能自然就会很好。”

  就地取材、原料价格低廉、节能环保、保温保湿、可反复利用…… 在发掘、改良和革新传承我国生土建筑传统的过程中,穆钧和他的团队遇到了太多惊喜,也体会了很多思想的碰撞。“唯有回归本源初心,把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藏传承下去,留住我们的根才能走出自己的路。”穆钧说。

  穆钧说,自己一直有一个关于14亿人的“栖居梦想”,“希望有一天,城市与乡村的区别不再是发达与落后、富足与贫困,而是代表着两种相互平行且各富魅力的栖居模式。人们可以在其中根据自己的人生态度和趣味,自由选择理想的栖身之所,为心灵找寻一个温暖的归宿”。

  (文章刊载于《中国教育报》12月14日02版 新闻·要闻)

 

媒体报道截图:

 

媒体报道链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9-12/14/content_574109.htm?div=-1

 

编辑:李小虎





北京建筑大学
西城校区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 邮编100044
大兴校区地址: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永源路15号 邮编102616
京ICP备案:09079300 文保网安备案:1101020003 版权所有 :北京建筑大学
版权与免责声明

微博账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