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建大

街区整治提升:重塑魅力老城

来源:北京日报 供稿:秦红岭 审核:孙冬梅 发布时间:2018-08-14 阅读次数:

字号大小


       北京正在有序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是以疏解非首都功能、整治城市环境秩序、提升城市品质和改善人居环境为目标的综合治理举措。对于集中体现城市历史风貌、承载文化记忆的北京老城而言,“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并非单纯的环境整治,而应坚持将环境整治提升与老城整体保护有机结合,并以此为契机和抓手,扎实推进占老城面积近三分之一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活化利用,重塑魅力老城。


       风貌管控与场所营造:基于城市设计的街区整治提升


       街区整治提升要与维护历史风貌高度契合,需要以城市设计为导向,发挥城市设计在整治提升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北京老城保护而言,城市设计的重要性体现在它作为一种风貌管控和场所营造行为,有助于处理好建筑遗产与历史街区、城市空间环境的关系,从整体上协调城市风貌,营造文脉延续、新旧和谐、特色鲜明的城市空间秩序。
       从城市设计的风貌管控功能上看,依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北京老城保护主要采取“特色风貌分区”的管控模式,将老城划分为古都风貌区、风貌控制区、风貌引导区三类风貌区进行分类控制和引导。北京老城进行街区综合整治时,应从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出发编制街区层面城市设计导则,重点对历史街区平面、立面的传统风貌进行肌理构成的修复,对历史街区的节点、轴线、公共空间、城市家具、路网系统及基础设施进行整治提升。对老城历史街区的肌理修复,既要避免以往的大拆大建和整体搬迁,也要避免类似“补丁墙面”的简化处理,应处理好“破”与“立”的关系。老城历史街区整治适宜采取渐进性、节点式、精细化的干预措施,运用“修补匠”般的微改造方法,拆除影响街区风貌的违章建筑,整治影响城市文脉延续的局部区域,通过城市设计的物质空间要素加以控制引导,对不完整的、碎片化的老城建筑遗产进行“修补”和“编织”,完善街道家具、标识、景观小品设计,挖掘有历史文化潜力的记忆节点,逐步建构风貌协调、肌理承续的老城景观。例如,前门草场三条至十条历史文化街区整治中,由于拆除、清理了大量私搭乱建、违法建设和堆积物,对胡同外立面进行翻修保护,整治修复了一些原本被违建堵塞的老建筑,使历史文化街区的风貌品质得以显著提升。
       从城市设计的场所营造功能上看,创造独特的、充满活力的场所一直是城市设计的核心。其中,公共空间既是城市特色和社区活力的主要载体,又可作为节点空间串联相互割裂的历史文化遗产,营造场所精神。总体上看,北京老城高质量、多层次、具有主题文化特色的公共空间系统有待完善,尤其是老城绿色空间匮乏,适宜步行和公共活动的空间少,一些历史街区的街道环境杂乱,对人们感受老城魅力有较大影响。在此背景下,整治提升的重点要放在营造和提升街区公共空间品质上。在这方面,大栅栏历史文化街区的“大栅栏更新计划”及“北京坊”建筑集群整治项目做了较为成功的探索,但要充分发挥历史文化空间作用,并使之成为有持续活力的场所,还需要进一步营造易于交流和经营的街巷界面,在空间使用与业态设计方面进行多元交错的规划和培育。同时,在老城历史街区整治中,更要用心设计与管理小规模开放空间,如利用街巷边角地建口袋公园、街心绿地、各种小型主题活动场所,这些“小空间”往往与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集体记忆与文化认同:基于老城文脉传承的街区整治提升


       相比于历史文化遗产的整治、修复,更为困难的是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的精神之魂,使之活在当下。“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不仅要着眼于整治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街区的环境品质,更要认识到历史街区的文化传承是北京城市文脉传承的基础,历史文化遗产不仅表现为一种有形的物质实体,更是一种作为集体记忆和文化认同的无形存在。前者体现在保护历史街区的街道格局、风貌特征和建筑遗存,后者体现为一种无形的历史文脉,包括根植于此的礼仪风俗、生活方式、历史事件、伦理观念和地域文化精神等等。只有在保护、整治有形的物质实体资源的同时,通过延续集体记忆和强化文化认同等方式,有效传承老城历史文脉,才能让老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做到“形神兼备”。对此,提出三方面建议:
       一是重视发挥作为公共性记忆手段的社区档案的民间文化传承作用。所谓社区档案,指的是居民自己记录所生活街区的文化传统及重要“人事”,并将其作为档案加以保存、传承的行为。社区档案的载体形式多样,可以是居民保存和收集的影像、照片、口述声音、文本、实物等所有记录媒介。由于社区档案是每一位社区居民都能参与建构的,因而具有极大的自主性、丰富性和真实性,有助于保存一些长期以来被忽视的市井记忆和草根记忆,多方面、多视角地传承北京历史文化和精神基因。例如,位于东四南历史文化街区的史家胡同24号院,早在2013年就成功改造为胡同文化博物馆,该博物馆组织的老照片工作坊活动,邀请居民分享家里的老照片,引导居民进行胡同口述史收集,编撰口述史小册子,实际上就是一种社区档案形式的文化传承。
       二是依靠并调动公众的力量,深入挖掘历史街区的文化内涵,讲好历史街区的故事。当代社会,老城保留下来的作为纪念物和历史见证物的文化遗产,其价值被公众尤其是年轻一代理解和认同,需要依赖融入故事元素的展示、解读和传递,才能让文化遗产鲜活起来。讲好历史街区的故事,与单纯的遗产展示和知识性介绍不同,它提供的是一种欣赏遗产的方式,旨在通过形象化、情境化的故事来传递文化遗产的价值。故事性阐释策略从关注对文化遗产“物”的阐释,转向关注“物与人的关系”,注重挖掘和讲述文化遗产及其场所发生的有意义的故事,唤起人们的文化记忆,使之与我们的过去产生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意识。例如,东四三条至八条历史文化街区整治中,注重突出讲好“东四故事”,开展《东四历史文化街区的记忆》编撰工作,引导居民知东四、爱东四,让东四传统文化得以传承。
       三是通过发展特色文化业态和经营空间事件等方式将文化遗产以“活态历史”场景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居民和游客感受到历史文化记忆的真实存在,强化文化遗产与城市生活的关联性。一方面,可以结合历史街区的特色,定期举办一些节庆仪式、传统民俗和主题性特色文化活动。例如,雍和宫-国子监历史文化街区自2010年开始,于每年9月举办孔庙国子监文化节,并在孔子诞辰日举行祭孔大典仪式,通过再现古代祭孔礼仪场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在北京东四三条至八条胡同,自2009年恢复老北京“报春”民俗活动,至今已连续举办十年。另一方面,通过有老北京元素的景观设计、公共艺术介入和非物质文化创意业态培育,使之成为构成胡同情调的“小零碎”,营造有浓厚京味文化特色的街区氛围,也是强化文化遗产与日常生活联系的有效手段。
       总之,北京老城“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实施过程中,应把历史风貌保护放在首要位置,实现环境整治与古都风貌保护“双赢”。(作者为北京建筑大学教授。本文为北京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基于主题性策略的北京老城建筑遗产资源保护及再利用模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编辑:高蕾

 





北京建筑大学
西城校区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 邮编100044
大兴校区地址: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永源路15号 邮编102616
京ICP备案:09079300 文保网安备案:1101020003 版权所有 :北京建筑大学
版权与免责声明

微博账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