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大故事

【建大故事】环能学院王崇臣教授:追寻自我 慢步人生

部门: 发布时间:2015-01-05 阅读次数:

字号大小


“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这是王崇臣老师一直信奉的人生信条。他始终相信,从容的态度是一种智慧的沉淀,只要拥有了这种态度,自然会有丰厚的成长回报,一切都不必急于求成。自2004年硕士毕业进入北京建筑大学工作以来,王崇臣老师始终怀着这样的信念,缓步却坚定地前行,走出了一条与学生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道路,也初步实现了“追寻自我,慢步人生”的职业理想。
经过长期教学经验与科研成果的积累,王崇臣老师于2010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2014年被环能学院聘为教授。在北建大工作的十年间,王老师共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45篇被SCI收录,以第一作者、第一单位撰写的综述论文发表在环境科学领域排名第一的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影响因子15.49)上,可谓成果显著。除了在科研方面取得的成绩外,王老师在教学上也取得了不俗的“战绩”:他先后获得“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二等奖”和“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辅导本科生开展科技活动,在“北京市大学生化学竞赛”和“首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竞赛”中取得了一系列优异成绩(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2项);指导和带领学生成功申得2项“中华环保基金会小额基金资助项目”。
王崇臣老师经常说,他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和学校及学院领导的支持与帮助分不开,也和同学们的理解、尊重、奋斗与努力分不开。在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过程中,王老师深谙教学相长之道,用教学夯实科研基础,用科研带动教学进步,为自己,更为学生铺设了一条走向未来的光明之路。
“新型环境修复材料与技术”课题组是王崇臣老师一手组建的,目前组内共有3位老师、7名研究生和24名本科生在4个不同的研究方向参与研究。无论是研究“用于环境修复的金属-有机骨架”的“Mofer”(该组学生的自称,MOF是金属-有机骨架的简称),还是研究“雨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Domer”(该组学生的自称,DOM是溶解性有机物的简称),无论是研究“土壤污染与修复”的“Soiler”(该组学生的自称,soil代表土壤),还是研究水文化的Water soldier,每个人都非常热爱这个课题组,把这里当成了自己在学校的小家。环科111班的王茀学同学说:“我们课题组就是一个温馨的大家庭,王老师就是我们的家长。在这个大家庭中,王老师不仅带领我们搞科研、学本领,还教会了我们很多做人的道理。”环科121班的朱钿同学说:“最初做项目时,感觉自己什么都不会,是王老师一直支持我、鼓励我,教会我很多东西。不论是学术上还是生活上,王老师和课题组都对我照顾有加,让我在大学里感觉到了家一般的温暖,那种感觉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
无论在科研中还是教学时,王崇臣老师都不忘初心,让自己“慢步”的人生理念贯穿始终,让学生们体会到“等”的妙处,跳出急功近利的怪圈。但越是如此,大家的收获却越是丰厚。环境工程11级硕士生景焕平说:“在实验操作和论文撰写方面,王老师是十分严谨和严格的,一篇论文修改几十遍,对我们来说非常正常。记得我2月份把论文初稿给老师看时被批评得相当惨。他不仅给我提出了中肯的修改意见,还要求我把所有实验重新做了一遍甚至几遍。经过我和老师反反复复的论证修改,论文最终在 8月份投出,于108号被影响因子3.7RSC Advances接收。这篇好事多磨的论文助我将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稳稳地收入囊中,更是对我免初试申请攻读同济大学博士研究生提供了很大助力。如果不是经历了这些事情,我可能永远也不能体会到‘慢’的魅力,无法明白‘板凳须坐十年冷’的精辟内涵。”
面对充满浮躁与喧嚣的社会,面对物欲横流、急功近利的现实,王崇臣老师却带领他的学生们践行着自己奉行的理念——不谋求眼前小利,不急于取得所谓的成果,在自己选定的人生之路上“慢步”前行。

王崇臣教授(前左三)和学生在一起

王崇臣老师心目中的建大精神:
重视实践
治学严谨
开拓创新

王崇臣老师认为的建大师德风貌:
爱校爱生
教书育人
严谨治学




北京建筑大学
西城校区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 邮编100044
大兴校区地址: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永源路15号 邮编102616
京ICP备案:09079300 文保网安备案:1101020003 版权所有 :北京建筑大学

微博账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