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大故事

【建大故事】“做一名革命工程师,建设一个强大中国”——访1944级校友王大明

部门:党委宣传部 供稿:汪洋海容 审核:高蕾 发布时间:2017-12-06 阅读次数:

字号大小


  时间转入深秋,我们告别了夏日里的烦躁,静下心来细细聆听一位年迈的学长讲述他记忆中的母校。“将来世界工学,还以我国为大宗。”老校歌悠扬的旋律回荡于耳边,在北京建筑大学迎来办学110周年之际,我们有幸邀请到杰出校友、北京市第八届政协主席王大明,一同跟随老一辈革命建设者的记忆,回顾学校走过的光辉历程。

 

 

  回顾校史:诞生于方生未死之间 肩负工业救国之使命

  当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国门,沉睡的东方巨龙才稍稍睁开睡眼看向世界,巨大的发展差距让彼时的进步人士颇为震惊,探索民族救亡图存之路成为当务之急。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朝廷制定《奏定实业学堂通则》,这是中国近代颁布并在全国推行的第一部教育法令。《通则》将职业教育正式纳入官方学制,称实业学堂,分初等、中等、高等三级。在此背景下,北京公、私机构纷纷在京兴办实业教育。我校前身,京师初等工业学堂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由京师督学局创办,首开实业教育之先河。

  “当时的中国人认识到中国缺少工学,没有技术,所以被动挨打,”王大明说,“他们认为唯有技术能挽救中国,中国人要学工业、学技术,这样民族才能强大起来,否则还会继续衰弱下去。”一时间,“工业救国”的热潮在社会上广泛兴起,无论是通过购买西方产品、技术,还是通过开设学堂、派遣留学生访洋,实业与科技成为摆脱民族危难实现民族振兴的“救命稻草”。

  西方新鲜事物的源源流入不断冲击着中国封建社会墨守成规的落后传统,在王大明看来,学校伴随“工业救国”而生,在成立之初就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肩负着挽救中国于危难之中的伟大使命。“我总结为学校诞生于‘方生未死’之间,”王大明谈到,“意思是要让落后腐朽的东西加速灭亡,让新鲜进步的事物加速诞生。”

 

  凝练校训:秉持“实事求是 精益求精”理念办学治校

  能有机会开办学110周年纪念座谈会的学校不多,北京建筑大学能延续至今实属不易。在王大明看来,学校饱经沧桑,仍能坚持办学历史不中断,得益于始终秉持“实事求是 精益求精”的理念办学治校。

  据王大明回忆,他当时进入北平市立高等工业职业学校(京师初等工业学堂在民国时期的名称)机械科学习,学校校址在什锦花园,共设有机械工程科、土木工程科和应用化学科,学制为四年。教学安排上,学生前两年学习普通高中三年数理化知识,后两年学北大工学院的教材,前两年每周另设有8小时的工厂实习课程。王大明说,学校办学育人坚持从传授技术、培养应用型人才出发,格外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着重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他当时学习机械工程,去到工厂之后都是从最基础的翻砂、锻工实操学起的。此外,在师资队伍方面,王大明告诉我们,那时学校聘请的老师都拥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多数教师本身就是工程师,学校还聘用了大学教授和留洋专家,进一步充实了师资力量。

  资料显示,清廷在颁布《奏定实业学堂通则》之初,就确立以振兴农工商各项实业、为富国裕民之本计,专求实际,不尚空谈为学堂办学宗旨。在“工业救国”的大背景下,“实事求是 精益求精”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等严谨治学的理念和踏踏实实的作风伴随京师初等工业学堂的曲折历史延续下来,成为学校发展至今一直保留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精神财富。

 

  凝思成长:家风校风指引保家卫国 小小少年立志振兴中华

  王大明进入北平市立高等工业职业学校(简称“市立高工”)学习的那一年他只有15岁,那时他同大多数有志青年一样,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思考国家的前途命运,想为民族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王大明笑着告诉我们,他很崇拜爱迪生,那时自己就想成为像爱迪生一样的人,通过新技术给国家做贡献。而市立高工在当时不仅传授技术,而且能为毕业生提供工作,所以王大明决心考入市立高工成为一名工程师,准备把一腔热血奉献给“工业救国”事业。

  为何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宏大的理想目标,这与王大明所处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密切相关。王大明1929年出生在北平,虽家庭条件贫苦,但爱国爱家、质朴敦厚、民主开放的家风自幼便培养了他积极向上、是非分明、勤奋刻苦、自立自强的品格。王大明的父亲在北平沦陷前,是平汉铁路列车行李员,母亲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家庭妇女,相夫教子,温柔善良,明事理识大体。父母一直鼓励王大明好好念书,学真本事,不搞歪门左道,不给日本人做事。王大明跟母亲的感情很深,无论读书工作,母亲总是背后最支持他的那个人。后来,深明大义的母亲还成为王大明从事地下党工作的交通员,母子二人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工作。

  来到市立高工之后,学校的校风更激励他为民族振兴献才智。“当时的学生虽然出身穷苦,但他们都刻苦上进,并且功课好、人品好,”王大明说,“大家常常聚在一起研究学问,畅谈理想,探讨国家的前途命运。”

  伟大的家风、进步的校风,家庭与学校成为王大明人生旅途中两座重要的风向标,指引他不断前行。

 

  追忆革命:建立地下党支部 奠定学校发展政治基础

  抗日战争胜利后,由于市立高工掌握国家建设急缺的工业技术和人才资源,学校成为共产党和国民党激烈斗争的堡垒。摆在市立高工师生面前的,是到底选择走延安之路还是选择走重庆之路。

  曾有一名老师劝王大明去重庆,为国民党政府效力,但他拒绝了。后来王大明参加学生读书会,实际掌控读书会的共产党员又多次邀请他加入共产党。那时的他对政治、党派不感兴趣,只希望能一心学习,多掌握些技术,所以也没有答应。可是后来的一次张家口之旅,真正改变了王大明的思想,让他坚定理想信念加入中国共产党。

  王大明回忆说,共产党解放张家口后,同学邀约去张家口看看。一路上经历了接暗号、过岗哨,终于到达解放区。“看到解放区当地老乡家的围墙上写着‘中国共产党万岁’的标语感觉很鼓舞精神,”王大明说,“等到了共产党驻地发现,原来还有那么多的一批人跟自己一样,一心为民族的独立和振兴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然而,令王大明意外的是,刚一到地方就挨了指导员的批评。原来,指导员教导他们青年学生要心系国家和民族,不能因为害怕牺牲就放弃参与革命,要懂得舍小家顾大家。“这是我成年之后挨到的第一次批评。”王大明笑着说,“直到那时我才懂得技术为国所用才能体现价值,我要做一名革命工程师。”

  之后,王大明被送到晋察冀城工部训练班学习,为派回北平做地下工作做准备。1946年7月30日,王大明正式宣誓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9月再次返回学校之时,他受命成立第一届地下党支部,并担任支部书记,在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城工部、北平学生工作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这在当时,学校可以算是最早成立党支部的单位之一。

  为了在校内扩大影响,积极争取更多进步学生,王大明率领支部通过选举逐渐掌控学生会自治权,向学生传播进步思想;办识字班,参与民众教育;组织社团,办《晨光》壁报,和中间派同学交朋友。到1948年王大明毕业时,支部党员由成立之初的4人发展到25人,还有23名“民主青年联盟”的盟员,党员和进步学生在学生中占60%,共产党基本控制了学校的大局。王大明说,学校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较早地接受了共产党的领导,为学校之后甚至时至今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1949年2月3日,王大明组织学生在前门大街欢迎解放军入城。在2月4日党中央和北平市委召开的地下党员公开大会上,王大明的党员身份得以正式公开。一段颇具传奇色彩的地下党员经历就此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新中国成立后,王大明先后辗转市经委、市政协、中宣部、全国政协等多个岗位任职。无论走到哪里,他始终牢记共产党人的职责使命,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提出了许多具有可行性、前瞻性的真知灼见。针对国有经济发展,他提出了领导班子要用“明白人”;改革开放之后,他倡导宣传思想工作要“转轨变型”,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轨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全国政协任职期间,他提出国家法律法规制定要关注“弱势群体”的意见。虽然在特殊历史背景下,王大明的观点受到过毫无缘由的批评,他本人遭受了一些不公平的对待,但是历史的轨迹一步步证明,老一辈革命家的理想信念与精神思想永不落伍。王大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最终兑现了自己当年考入市立高工时的理想——“做一名革命工程师,建设一个强大中国”。

  回顾人生,王大明说自己是“两头儿真”。年轻时真诚地参加革命,真诚地信仰共产主义,真诚地希望民族振兴;老年后真诚地回望过去,真诚地反思人生经历,依然真诚地祝福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

  寄语年轻一代的北建大人,王大明语重心长地说,母校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和热爱祖国、实业报国的传统不能丢,要挖掘校史里那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指引学生在新时代努力实现技术创新。





北京建筑大学
西城校区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 邮编100044
大兴校区地址: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永源路15号 邮编102616
京ICP备案:09079300 文保网安备案:1101020003 版权所有 :北京建筑大学

微博账号

微信公众号